【江冶】:谢谢,不用。以前试过,我没有表演天赋。
距离上次和余妍见面,过去足有半年。这半年,他和理查德竟然发展成了网友,有事没事聊聊近期的计划。
有时候,也会谈到她……
江冶仰起头想着,回忆起慈善夜那个恶作剧般的吻,忍不住泛起嘴角。
当时媒体都在猜测他与余妍复合,八卦传得满天飞,他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痒,倒给余妍带来不小的麻烦。
想起她当时抽身离开时的不近人情,江冶的笑容收敛,吐出两个字:“活该。”
余妍接拍《捕梦网》的消息没有造成太大的轰动。官方没有预热,只是在某个平平无奇的日子扔出一个平平无奇的消息。
《捕梦网》的导演和编剧都是新人。有大公司的投资,不少人觉得是华影影业会决定投资完全是看在余妍加盟的份上。
另一头。
看完摇滚乐演出的余妍随人流从音乐厅里出来。
头发染成了脏金发色,修剪后的碎刘海挡住半边眉眼,她的面庞暴露在阳光下有种病态苍白的美感。
机车外套,包臀短裙,双层choker,马丁靴。她已经极力在往摇滚人这个标签上靠。
造型适配度很高,与以往的形象相比来说算得是很有颠覆性。然而站在一群狂热的摇滚乐粉丝中,这装扮还是克制了点。
天气乍暖还寒。
余妍跺了跺脚,拿出一支烟,看到一群站在街角吞云吐雾的青年,打算收起来的动作一顿,给自己点上火。
管他的。她想。
隔着一条街的朋克女青年冲她挑眉一笑,举起手中的烟致意。几分钟后,穿着黑色束胸的女人走过来,指了指余妍背心上的人头喷绘。
“这是安卡?没想到还能在街上看到有关她的东西。”女青年直起身,绕着她走来走去,一只手递烟到唇边,问:“听了多久?”
余妍答:“我?一个月。”
话音落下,两人一同笑起来。
女青年说:“我们晚上有个派对,要来么?”说完,微微侧身,街对面的四个青年向这边打招呼。
余妍迟疑地摇头,含笑道歉:“谢了,不过我下午还有很多事要做……”
“没事。”对方爽朗一笑,摆摆手小跑着走了。
不是推脱的说辞,余妍确实很忙。
她得在三个月之内成为一名像样的摇滚乐歌手,即使理查德没有这么要求过。
在安卡的那个年代,摇滚更像是情绪的宣泄口。有的著名摇滚乐队的贝斯手甚至都不会弹贝斯,主唱唱歌跑调到十万八千里。
安卡也不是什么传统的实力唱将,活着的时候无人问津,去世以后众人才惊觉这位女歌手独特的烟嗓和惊人的创作天赋。
电影里有很多LIVE HOUSE的现场,为了演好这些重头戏,余妍在声乐方面的学习下了很多苦功夫。
然而下午的录音情况进展得不是很顺利。
主题曲的演唱效果差强人意。
“不够摇滚。”理查德把耳机摘下,“你的嗓音很好。只是听起来不够摇滚,没有那种自信。我不知道为什么?”他把询问性的目光向身旁的录音师。
“感觉就是……放不开。”另一个人说,“你有听过DEMO吗?”
余妍扯了扯唇:“听过。”
江冶的原版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论爆发力,她唱不到他那个水准,更别提男性嗓音特有的低沉磁性。
录音师很刁钻地说听她唱这首歌的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只被蛛网缠住的小虫子。
余妍头一回感到气馁,这种气馁来自于自身天赋的不足。
第67章 歌手朋友
新时代广场到处都是给钱就能上的广告屏。
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自掏腰包到异国打广告,只为找个面子。
中文广告强势地闯进眼帘,不同肤色,五官各异的人木着一张脸,漠不关心地从荧光下走过。
驱车拐过一个街角,见到的又是豁然不同的景象。狂热的粉丝们把十字路口堵得水泄不通,警察艰难地维持秩序,确保车辆能正常通行。
余妍降下车窗。
大屏幕上的江冶与她遥遥相望,手扶麦克风,半张脸埋没在余晖中,轮廓渡着一层光,充满神性。
太阳落下山的一刹那,《梦境捕手》荒凉旋律的响起,让人头皮发麻。
人群躁动,随着旋律,异口同声地吟唱着同一首歌。
真正的现象级歌手。
跟唱的这群人未必有几个真正了解江冶,却都能个个把他大热的歌曲唱个遍。
心里有一秒钟的微妙变化,余妍不得不承认——舞台上的他光芒万丈。
而她,站在十字路口,被风吹得灰头土脸,像个失了方向的旅人。
这种丧气在接到导演的电话达到巅峰——理查德在电话里说,如果实在不行,就找专业的女歌手来演唱。
余妍很挫败。
她明明也没有五音不全,高音转音都能唱好,怎么就是不对味呢?
特意联系上给不少顶级歌手做过声乐导师的雷吉斯。
听完录音,雷吉斯停下摇晃的脑袋,意犹未尽地问道:“谁写的歌?这音乐风格实在太‘安卡’了。”
余妍将最后一片口香糖塞进嘴里,而后抖了抖外包装壳上的代言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