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如果能是全套的就更好了。
只不过考虑再三,叶曼还是没有推沈浅菲出来。
但是她也不说是谁。
这就为将来埋下个伏笔吧,等菲菲成长到大家不觉得她是个孩子不再轻视她的时候。
那么,就可以让人知道那套被省里著名的数学老教师爱不释手的一套卷子,是出自一个高二学生的手里。
这是很打脸的。
人的思想有的时候是非常奇怪的。
你不说他们会自动带入对方是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学科很优秀的老教师,只不过对方不想声张罢了。
如今都一九八七年了,下海经商停薪留职,都已经不是陌生的词汇,从南到北,一股改革的浪潮已经席卷了整片华夏大地。
还是有点心思的,都扑通扑通的下了海。
就像有人说的,这时候下海赚了钱的,他们的孩子都是未来的富二代。
机遇大把,老师也是,要吃饭要养家要生活的。
尤其现在老师的工资普遍不高,有的地方还会压工资。
甚至可以半年都不开一回工资。
想点偏门赚点钱,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所以这件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对方让沈浅菲继续按照数学的类型在弄物理化学英语语文。
其他的学科看情况而定。
等周四早晨的时候,沈浅菲已经弄完了数理化三套卷子。
叶曼大早晨就过来,有些心疼,可是这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真的要是出版了,菲菲是可以分到钱的。
且以后如果扩大印刷,菲菲得到的钱只会越来越多。
这真的只是一个开始,毕竟还有高二高三呢。
因为马上就要开学了,所以教委和出版社联合起来,准备在开学之前印刷出一批先内部销售,然后再放到新华书店售卖。
没用几天的时间,这件事办得就这么顺利,这在平时是想都不敢想的,不过叶曼还是告诉了沈浅菲。
“……说来也巧,我去省委大院的时候,正好碰见了杜先生,他也要去那里办事,还顺便带我去找了小徐。”
第92章 回家
“阿姨,你当时怎么和杜叔叔说的呀?”沈浅菲忙问道。
“菲菲,我没说这套卷子是你弄的,可我感觉他好像猜出来一般,真的是很奇怪,你该不会是和他们不小心提过吧?”
沈浅菲摇摇头,她怎么会和他们说这些呢?
不想了,一会见到就能知道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好事,况且我们的东西,我敢说放在全国也是一等一的,菲菲,这是我争取来的五百元预付款,后续正式出版,根据发行量,出版社会给你分钱的。”
沈浅菲也没有客气,这时候的她,脸上满是笑容。
昨天下午的时候,她也买了不少东西,都是家里用的,香皂,毛巾,牙膏,牙刷,给妹妹买的小姑娘专门穿的小背心内裤还有头花发卡和一些学习用品。
给外公带了十斤的散酒。
给外婆买了她爱吃的槽子糕,给妈妈买了擦脸的雪花膏。
想要买肉的话,去乡里就可以买到新鲜的乡下自己喂的土猪肉。
所以,她没买猪肉,却特意给洛洛买了五斤鸡蛋糕还有二斤糖果。
如今是一九八七年,市场并没有完全盘活,就像一些粮店依然是要凭粮本和粮票供应的。
这些要到九十年代以后,才会彻底消失在这片大地。
所以有不少是万奶奶用她家的粮本和粮票换来的。
万医生今天有台手术,她不能来送沈浅菲,不过她的东西准备的特别有诚意。四大罐麦乳精四袋糖果,还有上面撒着核桃仁和花生碎的香喷喷的桃酥。
这个是要在特供商店才能买到的。
暂时在市面上都看不到。
还有从南方寄来的腊肠腊肉腊鸭腿。
沈浅菲推辞不过就只好收了下来,其实她也是很愧疚的,她到这里来说是给青青补课,虽然她也的确做到了。
青青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成绩突飞猛进,基础愈加的牢固,只要继续下去,说句实话,明年和她考同一所大学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可是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忙自己的事了,经常半天半天的出门,万奶奶那么忙,还要她换着花样的做饭做菜。
这些沈浅菲都记在了心里。
然后叶曼阿姨又塞给了沈浅菲五十元钱。
这一趟省城之行,沈浅菲的手里就有一千多元钱了。
极大的缓解了家庭的窘迫情况。
大包小包的,站在柳家大院的门口。
然后一台黑色的小汽车缓缓的朝这边开过来。
沈浅菲看着堆在脚下的东西,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杜海下车和叶曼打了招呼。
还有不舍得让沈浅菲走的柳青青,他也笑着打趣了几句。
然后动作迅速的将这些东西放进了小汽车的后备箱。
他并没有和沈浅菲坐同一趟车。
回元宝村一共两台车。
后面跟着的是特保人员。
然后沈浅菲和黎显之坐在车后座。
沈浅菲不动声色地瞄了一眼端坐在旁边的黎显之,不过是两天的时间没见,自然不会有什么变化。
不过,他的脸色却比那天要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