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燕国护城军都尉孙祯。
卫遐心道不妙,孙祯作为燕都十万大军的统帅,武艺自非平凡。而且他久在军旅杀伐,招式气势雄浑,绝非他可以短时间解决的对手。可是如果他被拖在这里,很快就有人来将马车挪走,届时城门就会重新关闭,他再想出城就千年万难了。
电光石火间,他别无选择,手中长剑出鞘,刺向孙祯的胸口,希望能将孙祯逼退,让出城门缺口。熟料孙祯竟不闪避,硬接了他这一招,他手中长剑刺破对方衣襟,竟无法再进一步,显然对方内里穿着软甲之类。
与此同时,先前猝不及防的士兵们也反应过来,无数弓箭上弦,森然的箭簇全都对准了他。卫遐心底一凉,今次他可能不仅无法离开燕都,可能还会死在这里。
恰在此时,那辆停在城门口里的马车车顶忽然洞开,一名身着青衣的女子手持长刀,刀光如闪电般刺破黑夜,凌空劈向孙祯的脑袋。同时一道清冷的声音传来:“攻他腰腹——”
卫遐不料竟会在这个时候跳出个帮手,大喜过望,手中剑已先于意识行动,斜刺向孙祯腰腹。
两年前,孙祯拥立长公主乐璎成为燕国女君,立下偌大功劳。后来,六国一统,不少贵族倒台,乐璎也得了不少各国进贡的宝物。其中有一件便是出自越国王宫的银麟龙软甲,穿着轻便,刀剑难入,乐璎念着功臣,便将此软甲赐给孙祯。
越国地处南方,男子身材较北方人要矮上少许,孙祯身材高大,这银麟龙软甲穿在他的身上有些短,腰下两寸无法顾全。但孙祯不喜重甲,又因为是女帝所赐,所以日常都穿戴在身上。平常与人动手,无往不利,今日竟被这不知哪里出现的青衣女子说出破绽。可是上下夹击之下,他只能向后退去,让出城门口最后的空当。
卫遐才松了一口气,那青衣女子已抓住他的手,两人一同冲出燕都城的大门,只留下一阵爽朗的笑声:“孙将军,这次得罪了。这个人我带走了,还劳烦您向我父亲裴国公说一声,说我要出门几天……”
孙祯微微一怔。当初,柳城军裴朗与他一起扶持长公主上位,后来裴朗戍边有功,被封为裴国公。但是裴朗只有三个儿子,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女儿。
而且那青衣女子称呼他“孙将军”,他虽然早年追随乐璎在军中历练,自从担任燕都护城军都尉一职,同僚下属一般称呼他为“孙大人”或者“孙都尉”,而一直坚持称呼他为“孙将军”的唯有乐璎一人。
他微微眯起双眼,那青衣女子竟然是女帝本人,她方才是暗示自己她要离宫几天,知会他与裴朗一声,以免朝中出什么乱子。
可是她为何要从自己手中救走那名“刺客”?两人之间有何关系,一向勤政的女帝甚至不惜为他暂抛国事?
那男子既得到女帝的青睐,又为何会被指认为刺客?
不过,想不明白的事孙祯一向不会多想。女帝对他恩深义重,他也会以忠义回报。有的时候,知道的秘密越多,也意味着更危险。作为下属,只需要做好主君交代的事情就好了。
一名亲卫上前,请示道:“都尉大人,那两人逃走了,是否要追?”
孙祯将目光收回,收了刀:“追什么追,收队。刺客既然离开燕都,就不管我们管了。这次行动结束,我掏腰包,请兄弟们喝酒!”
***
卫遐与那青衣女子离开燕都,足下不停,直到行出四五里地,前方出现一片树林,那青衣女子停了下来道:“好了,我们先在这里歇歇吧,没有人追上来。”
她将树林底下的落叶堆拢了拢,清理出一块干净的空地,然后从背后的行囊里拿出两个馒头,顺手抛给他一个:“吃个馒头,一会接着赶路。我知道从这里再走四五里路,有一家客栈,今晚我们就去那里投宿。”
卫遐接住馒头,垂眸向她望去。这女子面容只是清秀而已,而眉宇间带着一股英气,长发梳成马尾,高高竖于脑后,将弯刀随手抛在一旁,席地而坐,颇有江湖女子的做派,倒不像是国公府的小姐。
她的语气如此自然,就好像她与他非常熟识一样。可是,他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过这样一张脸。当然,他也知道自己记忆不全,未必就是真的不认识。
他问道:“抱歉,在下的记忆可能出了点问题。不知从前在下与裴小姐认识吗?”这女子是从那辆裴国公的马车里出来,根据他下午探听的消息,裴国公应该是姓裴。
乐璎捏了捏拳头,她昨天问他怎么回事,他死活不说。她今天乔装改扮又换了一张脸孔,于他而言可说是彻头彻尾的陌生人,他倒是张口就大大方方就承认自己失忆不认人了。他对她的信任程度竟还比不上一个陌生人吗?
乐璎呲牙:“我不姓裴。”
卫遐挠了挠头道:“可是姑娘不是从裴国公府里的马车出来的吗?”
乐璎:“谁说坐了裴国公的马车里出来就得是裴家的小姐?难道我从燕国王宫出来就得姓燕吗?”
卫遐觉得眼前女子似乎对他有一股莫名怨气,但是对方好歹帮了自己,只好拱手道:“抱歉,是在下失言。”
乐璎看了卫遐这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的样子,心中有些暗爽。她忽然想,从两人认识开始,卫遐就各种演她,很多时候她那内心茫茫然的状态也就和卫遐现在这样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