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牛奶之类的,现在寻常人家谁喝的起?
魔镜不服气的反驳:“这些食材这个年代都有,只是你家没有。”
“你是嘲笑我穷买不起呗?”
魔镜见许问有些不高兴,避重就轻,提示道:“你也可以选择你有的食材做。比如这个鸡蛋软饼配小米粥。”
它说着镜面上出现了鸡蛋软饼的详细食谱。不仅有食材明细,比如六十克面粉,两个鸡蛋。还配了生动的步骤图,生怕人看不懂。
许问啧啧称奇,夸它:“没想到你还有点用。”
魔镜骄傲的一扬……镜面:“那是!”
许问睁开眼看了看还在熟睡的冬生,轻手轻脚离开卧室。
这是她这一两年来睡得最踏实的一觉。
没有家人没有舍友,虽然有个小冬生,但他睡觉沉不说梦话不打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许问再也不怕说梦话会暴露什么。
家中院子里也有一口水井,许问打了水从浴室里拿了崭新的牙膏牙刷刷牙洗脸。
路远征真的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连雪花膏都给许问准备好了。
一想到路远征,许问鼻子又有点酸,连忙甩甩头忙活别的。
再惦记也于事无补,何必让自己平生难过。
许问先打扫了一遍院子,从水井里打了水泼湿青石砖地面,这样防止扬灰还能降温。
又试着按魔镜给的食谱做了一盘鸡蛋饼。
别说,破镜子还挺好使。
第一次使用魔镜的许问表示勉强可以给个五星好评。
在等小米粥熬好期间,许问坐在灶台边一边烧火一边数钱一边对账。
路远征临走留给她的钱一共是二百二十块零两毛。
许问暗暗咂舌,原来路远征还是个大款?
娶媳妇儿没外债竟然还有剩余?
路远征跟她结婚可花了不少钱,给许家的彩礼钱是一百九十九块。
还按时下流行,准备了三转一响和七十二条腿。
酒席也算丰盛。
虽然账本上写得清楚还欠着供销社和部分社员一部分钱,但是收的礼钱即使还完债也还剩余不少。
许问数了一下,礼钱一共收了五百六十七块,欠着一百四十八块七毛钱。
一部分是供销社里的烟酒钱,还有些是跟社员们买鸡鸭鱼肉的钱。
虽然不允许个体经济,但是偶尔可以特事特办。
比如结婚。
像路远征跟许问结婚,一摆就是二三十桌,怎么可能一下有这么多肉票粮票。
所以像红白事允许找社员们先借下他们自留地里的。
这种借一般都是还钱不还物。
吃都吃了,上哪还去。
许问手里现在一共有七百八十七块钱,减去欠债的一百四十八块七毛钱也还剩六百三十八块五毛钱。
许问啧了一声,“以为挑了个穷小子没想到嫁了个隐形富豪。”
六百块在七七年可是一笔巨款!
许问曾经看过一个统计,现在的一块钱约等于四五十年后的二百二十块。
按这个算法,她手里这六百块相当于十四万还多。
“原来结婚还能发家致富!”许问自嘲地勾了勾唇。
她手里这些钱才是真正的血汗钱。
是路远征出生入死换来的。
按照路远征的意思,他一个月津贴有四五十块。
但是津贴也是从少到多涨起来的。
平均一个月按四十块算的话,一年还不太到五百块。
冬生三岁多,也就是说路远征大约攒了三年多。
一千五百块除去生活必须开支之外,大约也就一千二百块左右。
不过听路远征说他们一年会发十三个月工资,而且立功了也会有奖励。
就按一千五百块来算,估计也都拿出来娶她了。
许问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路远征对她过于好了。她受之有愧。
许问灭了火,找了个新本子重新记账。
想着得把花的每一分钱记清楚。
“麻麻!”
许问听见冬生叫人,应声走进里屋。
冬生揉着眼坐在床上,本来一脸不高兴,看见她转悲为喜,“麻麻,我还以为你走了。”
许问摸摸他的头,“不会走,以后我们都在一起生活了。”
冬生猛点头。
“你会自己穿衣服吗?”
“会。”
“那你自己穿衣服,我去盛饭。”
早晨天气不算热,许问搬了个小桌子放在天井里,跟刚洗完脸的冬生面对面坐在桌前。
一人一碗小米粥,桌上一盘鸡蛋饼,还有盘凉拌黄瓜。
冬生狼吞虎咽。
“吃慢点!没人跟你抢。不够我可以再做。”许问见冬生要噎到,倒了一碗凉白开给他。
冬生用水顺下去,才开口:“麻麻做得太好吃了!有麻麻真好。”
“那我以后天天做给你吃。”
“也不用天天。爸爸说你得上学。上学就没法做了,等你放假给我做。”
“好。”许问应着,心里却盘算着,冬生已经三岁半了,按年龄该上幼儿园了。
可生产队没幼儿园,得去公社。
这事回头还得跟大伯和小叔两家商量。
慢悠悠的吃完早饭,冬生抢着洗碗,许问先去把锅刷干净,又教着冬生重新洗了一遍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