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这处小院在城南位置,进门就是一处小花园,然后是客厅、书房等处,后面是一进小院,带了正房和两间客房,客房又各有两间厢房。小院边上不远处就是灶房,后面还有一个园子,环境清幽,很适合静心读书。
平安帮着安置好以后,又笑着对颜汐说,“颜小娘子,听说您厨艺好,这边的灶房里各色东西都是齐全的,您只管用。要买什么,可以吩咐这边的婆子帮您去采买。”
“多谢小哥了。”颜汐直觉充当小厮,上去递过一个荷包。没想到平安居然不接,“我家公子吩咐,小的不敢领赏。”估计是陈有福体谅刘衡家境一般,吩咐下面人不许拿他的赏钱。
姿态做足了就好,颜汐也不会去硬塞,人家不要,她就收回来了。
三人略一商量,裴秀住了东边的客房,刘衡住西边的客房,颜汐就住西边客房边的厢房。
三人安顿妥当,平安就离开回去复命。
这屋子果然像那老家人说的一样,都收拾地很干净。三人只要归置好各自行李就行。
颜汐跑到灶房一看,灶房门边就有一口水井,灶房里锅碗瓢盆、米面粮油都有,还有一把新鲜的青菜。那老仆带了一个婆子过来,看到颜汐在灶房,那婆子说道,“不知道三位何时到,就不敢多买鲜菜。您看要我再去买些什么菜不?”
颜汐人生地不熟,路上也累了,不想再走路,数出一百文钱,请这婆子帮忙再买几斤肉、买几个鸡蛋,还有应季的丝瓜、毛豆、生菜等蔬菜,“要是有菱角、橘子等时鲜的零嘴水果,也麻烦帮我各称两斤。我也不知道永州物价,若是不够您跟我说。”
那婆子一算,一百文钱买了之后,还能有些富余,“够了够了,这还能剩下一些呢。”
“接下来要麻烦了,剩下的钱,就给您和老伯打杯酒喝。”颜汐是按照同安府的物价估算的,就算有剩估计也就剩下一二十文左右。住在陈家院子里,总得给这两个帮忙的一点好处。
她这么上路,那婆子笑得更热情了,“多谢小娘子赏,灶上要有什么活计要帮忙的,您只管吩咐我。外面要跑腿,我家老头子尽可去。”
颜汐又道了谢,两人走开,她先掏出自家带的一块咸肉洗干净,香菇干泡开,焖煮了一锅咸肉菜饭,等婆子送来她要的蔬菜后,她做了个丝瓜蛋汤。
三人终于到了永州,吃完饭,梳洗之后,躺到床上,都是沾枕即睡。
歇息好了,安顿之后,第二日陈有福就上门来探望了。
刚好颜汐做了花生酪,三人吃完早饭,一人一碗吃点点心,陈有福进门,就闻到一股甜香味,“哎呀,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汐儿啊,你又做什么好吃的了?要还有,可给我盛一碗。”
他与颜汐见了几次,说自己与刘衡是平辈论交,颜汐就叫了他一声陈大哥。
听到他叫嚷要吃的,颜汐放下碗,赶紧去盛了一碗出来,她想着下午给刘衡两人当点心,就多做了些,够陈有福吃的,“陈大哥,你尝尝我做的花生酪。”
“嗯,软糯香滑,这小点好像是北方的风味。”陈有福尝了一口,对刘衡说,“我就说院子给你住是住对了,时不时我还能沾光来吃点东西。”
“陈大哥要是喜欢,每天来,我一起做。”
裴秀跟人约了访友,看陈有福来了,吃完花生酪,笑着招呼一声出门了。
陈有福趁颜汐收碗到灶房去,冲刘衡眨眼,悄声说了句“艳福不浅”,刘衡瞪了他一眼,正了脸色,也低声说,“陈兄,这种玩笑还望勿再开,我娘拿汐儿拿闺女一样看。”
他神色太严肃,陈有福也是有眼色的,连忙转了话头,“好好,以后不再玩笑了,我也拿汐儿当小妹妹看可好?”
“多谢陈兄。”
陈有福知道刘衡性子有些板正,略聊了几句,约他一起出门逛逛。
第111章 乡试的热闹
接下来几日,裴秀和刘衡除了读书之外,也都时不时出门。刘衡还跟着陈有福参加了两场诗会。
刘衡一心读书考试,对作诗什么的不在行,主要是凑个热闹,见识一下其他人的文采。
当然也是为了互相交流,消息灵通些,也能方便一二。几次下来,也算有些小收获。至少他知道了当下风头最盛的几位应试士子,他们是什么身家背景。还听闻了此次主考官姓魏,是承元十年的进士,笔下文章花团锦簇,很得圣上赏识。
陈有福对于这位主考来历显然知道得更多些。他跟刘衡说过,这位魏大人的家乡的确是永州下辖府城。他如今是京城刑部侍郎,岳父是当朝首辅。他还拿了两篇魏大人和两位副考官的文章给刘衡看过。
考前看看考官们的文章,能提前了解他们的文风喜好。
陈有福大方的分享,也是一种帮助了。刘衡很是感激,颜汐还特意做了两次点心,让刘衡送去当谢礼。
乡试前后,是非也多。比如也有考生因为会文时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成为笑谈。
刘衡参加文会从不与人争强,他今年十五,年纪也算小的,反而还得了谦逊有礼、少年有为的名头。
颜汐也出门看过几次热闹,有一次闲逛还逛到了平王府的外面,远远看着王府门前守卫森严,也不知那个少年到底是不是王府的那位倒霉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