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明日之后,徐氏在京城就成为各家拒绝往来户了。
而徐家的女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怕议亲要难上几分了。
“皇伯母慧眼如炬。”卫城赞了皇后娘娘一句。
皇后娘娘笑了,“你这孩子,哄你皇伯父开心,又拿空话来哄我?”
“城儿倒是真话,他在我面前不止一次提过你慧眼如炬,宫内让我后顾无忧,皇后辛苦了。”天启帝帮卫城说了一句。
皇后娘娘这下笑的更开心了。
她与天启帝多年夫妻,当然看出来圣心已属意卫城。这个侄儿亲娘没了,与亲爹又不亲。若真是他继位,自己将来在后宫中,日子好坏就全赖他了。
所以,她看卫城厌恶徐氏父女,自然要帮着踩一脚。
忠亲王带着秋家班离宫后,京城中消息灵通的马上就听说《秦香莲》进宫给帝后演过戏,还得了赏钱。帝后夸奖秋家班这戏演得好。
第二天,秋家班接到的邀请单子如雪片般飞来,原本对看戏没兴趣的人家,如今怎么也要风雅一回,叫戏班子来唱一出,看看得了圣上叫好的戏。
还有文人看完之后,为秦香莲写了悼词,歌咏秦香莲的可怜身世和坚贞贤惠。
与之对比的,就是皇后娘娘说徐家不会教女、徐氏毫无贤良淑德之态。
徐玉容听说这评价后,在府中直接就晕了过去。醒来之后,想要进宫请罪,无奈皇后娘娘压根不传见,倒是让人送了一本《女戒》给她,让她回家好好诵读。
这简直是大庭广众之下,将徐玉容剥光了衣服羞辱啊!可是,那是皇后娘娘,徐玉容还得下跪谢恩,带着《女戒》回府去,一回到府里,气得又哭又闹,跟疯了一样。
魏桓这时也无心哄她,因为早朝之上,御史弹劾魏侍郎治家无方,修身齐家治国,自身不修,家都不齐,哪有资格在朝中治国?
他只能在早朝上代妻请罪。
徐首辅也被御史弹劾。他自然也有亲信学生为他当朝辩驳,但是,这次,不止是御史们弹劾,连宗室们都来凑热闹。
最后,徐首辅涨红了脸下跪请罪。
天启帝从徐家之事后,对他本就有些不满,昨日听忠亲王的话后,不由深思:自己是不是对徐廷之信任太过了?
“朕昨日看戏,听到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不谨,危害百姓。你们两个回家去好好想想。”
“臣领旨谢恩!”徐首辅和魏桓,早朝之上,被天启帝一句训诫,都是心中一凉。
第191章 痛打落水狗
徐玉容这次被皇后娘娘训斥,造成她被整个京城的贵族圈排挤了。原本私交还好的夫人太太,现在也不敢再与她走近。
毕竟,有句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种时候,颜汐可没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他们还不能去与徐玉容当面硬碰,但是,颜汐借着与善茶棚,早就收集了不少徐府、魏府的资料。而且,也随时准备好了进攻。
皇后娘娘训斥徐玉容后没多久,有三家人家哭着敲响了京兆府衙门的鸣冤鼓,状告魏府草菅人命、虐杀奴婢。
在古代,奴婢的命值钱吗?当然不值钱,荒年的时候可能一个大饼就能换到一个奴仆。
但是,奴婢的命可以随意夺取吗?颜汐研究了卫国的律法,按律法来说,奴婢的命还真是值钱的,律法规定主人不许无故虐杀奴仆。
魏府里徐玉容身边的丫鬟,在外面买了好几茬,这些人不是全都签的死契,有些人只卖身五年、十年即可赎身。
可是,徐玉容妒心奇重,身边丫鬟长相略周正些,跟魏桓有个眉来眼去的,轻则打个半死卖出府,重则直接打死以儆效尤。而她自己想要物色给魏桓做妾后来又反悔的,更是没命活着了。
卖孩子的人家,有些是孩子卖出去再不管了,可有些只是想让孩子到大户人家镀个金,回家好高嫁的;也有出于无奈卖掉后来想要给孩子赎身的。
徐玉容打死的奴婢里,就有后面两种人家。
这些人家也有到官府告过,最后不了了之的。
颜汐让老乌头到处打听,从京城到魏家村,再从魏家村一路回京城,细细查访下来,终于找到了两户人家。
这三户人家,有两户是想给孩子赎身发现孩子没命了。
还有一户是一对父子无赖。他们就指望女儿到大户人家做通房做姨娘,女儿卖进魏府后,开始还托人送钱回家,后来托人回家求家里人救命,再后来就杳无音信了。
一家人闹到魏府,魏府打发了他们两百两银子,一家人就回家享福了。可是坐吃山空,又是好吃懒做的,金山银山都能挖空,何况只有两百两银子?几年下来早就花完了。
父子两个早就想再去魏府打秋风,可是不敢去啊。老乌头找人一怂恿,父子俩就大着胆子上门了。
魏府自然不肯一个奴婢给两次钱,这父子两个就闹开了。魏府管家让护院来打,这父子俩一路鬼哭狼嚎跑到了京兆府。
三家人家汇聚到京兆府鸣冤,两户人家哭得真心实意,无赖的父子俩能说会道,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魏府听说之后,大管家赶到京兆府,拿出官府的报案文书,跟衙门解释这三个奴婢都是因为偷窃财物才被打死的,是“谒杀”,当年在京兆府曾经报过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