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他家人。”颜汐忽然发现自己身份有些尴尬,以前她还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刘衡的妹妹,现在却莫名有些心虚,可要说是未婚妻,好像也怪,只好含糊了一句。
颜柳塞了小二一角银子,“小二哥,我家公子怎么样啦?”
“那刘举人,哎,听说关进去受了不少刑。”小二压低声音说了一句,没再如刚才那样夸张地夸夸其谈,反而多了几分朴实,“两位小娘子,你们到这打听,也打听不到什么的。衙门里的事,怎么可能乱传出来啊。那刘举人,我听说是个好人……”
小二指指茶楼外,“那些乞丐,都是受过与善茶棚恩惠的,都想守在这儿呢。可惜,他们帮忙喊冤,衙门里的大人也不听啊。”
颜汐听说刘衡受了不少刑,只觉心口好像被一只手抓住,闷闷的,有点钝痛。无须假装,她就带上了几分焦虑和伤心。
“小二哥,你帮忙送些馒头和热水给外面的那些人吧,就说我们家谢谢他们,请他们务必保重自己的身子。”颜汐拿出一锭银子,“请你们掌柜的多费心,每人分两个馒头,再准备些热茶,这天冷。”
“哎。”茶楼小二连忙跑去找掌柜的,将这事说了。
掌柜的听到有人付钱,让人抬了热茶出去给乞丐们吃,又每人分了两个热馒头。
乞丐们连声道谢,掌柜的可不敢居功,“你们也别谢我,是刘举人的家人说这天冷,让你们务必保重。她感激大家,只是心中伤心,不出来面谢了。”
“我们这算什么,刘举人是好人啊,一家人都是好人。”
“就是,好人蒙冤,可不能被人害了。”
乞丐们没想到刘举人的家人都这时候了,还想着要给他们一碗热茶一份馒头,冲着茶楼里行礼。
颜汐没有出去,只是在茶楼中站在,冲外面还了一个福礼,让阿大出去将乞丐们扶起来。
外面的人看不见,但她这礼却是郑重真心,久久之后才起身,坐回茶桌边。
茶楼中的举子们不由低声议论起来。
“那刘衡就是开与善茶棚的东家,这次也被攀咬入狱了。”有人同情地叹息。
“他名列二十六名,怎么会是攀咬,我看不冤枉。”一个矮胖的举子却是咬牙切齿,“说不定就是假仁假义!”
“你怎么这么说话?那刘举人开的与善茶棚,行善积德。远的不说,就这次赶考,多少人曾借阅了茶棚里的题选书籍?更别说买不起书的地方,这两年不少人都靠着与善茶棚的书来增长学问。”有人听不下去了,厉声斥责了前面说话的那人。
“做好事就不作弊啦?榜上有名靠的是真才实学,谁知道他的才学怎么样?”
颜汐转头,看向说话的那名举子,拿出了一本文稿,走过去将文稿放在桌上,“我二郎哥是有真才实学的,你看,这是他写的文章,看过的人都说他的文章写的好。”
“我可不信!”矮胖的举子拿起文稿,一翻开就看到文章下有人点评,“咦?抚州的吕才子竟然也夸这文章?”他再往后翻了几篇,带上了赞叹之色,“果然是好文章,而且,这么多人都与我看法相同啊。”
坐他边上的举子拿起文稿翻了翻,只见这本文稿上,这次赴京赶考的举子中,好几个有名的才子都点评称赞,那举人看完文章,也点头说道,“这样的文章,榜上有名也是实至名归。”
颜汐惨然而笑,“那余平洪,不过是我二郎哥昔日的同窗,现在受刑之下,胡乱攀咬无辜。”
“余平洪?”有一个举子讶然问道,“小娘子,你说的可是同安府明水县的余平洪?”
“就是他,他说是我二郎哥买了考题送他的。可是,大家读书明理,眼明心亮,自然能够判断,我二郎哥会试的文章现在还可查看呢,他平日练笔之作,和会试的文章,难道不是水平相当吗?要是真买了考题,难道不该做出一篇绝妙文章,博个名列前茅吗?”
颜汐红着眼眶,视线从眼前的举子们脸上一一滑过,“难道说,只要上榜的都是看过考题的?那三甲几百人,不是人人都看过考题了?”
第220章 热血再涌动
颜汐含愤问是不是三甲上榜的,都是看过考题的。
这当然是不可能,要是考题泄露得几百个举子都拿到题目了,那这会试也太儿戏了。
矮胖的举子起身,惭愧地冲颜汐道歉,“小娘子,刘二郎真才实学,刚才我言辞无状,多有得罪。”
“哪里,您也是此次舞弊案的受害者。”颜汐连忙回礼,“跟我二郎哥一样,您也是受害者。只是您幸好逃过一劫了,我家二郎哥,却没有您的运气。”
落榜的是运气好的?
众人都为落榜而愤愤不平,现在听颜汐这么一说,相顾茫然,好像——也真有点道理。
这刘衡要不是榜上有名,也不会被牵连入狱了吧?
“小娘子,你坐在这儿也不是法子。”那个矮胖的举子有些同情起来,热心地说道,“你们家里就不能设法托人鸣冤?”
“我家都是白丁,哪有什么人好求告的。”
“你们与善茶棚,听说这些年帮了不少人啊。”矮胖的举人指指外面的乞丐们,“你看,那么多人都帮你们呢,刚才不是还有仁兄说很多读书人借阅过你们茶棚里的书,受惠于茶棚的?这么几年,总有人能帮忙说两句话求个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