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家都说你是我的小媳妇,你不嫁给我,别人也不敢来求亲,万一耽搁到十八岁,你还得被官府指婚。我们俩知根知底,多好。”
这算是情话吗?
颜汐心里呸了一声,一点也不够情意绵绵。不过,心里却又有些踏实和安定。
经历两世,她要的从来不是甜言蜜语,只要踏实地过日子而已。
她原本觉得自己两辈子加起来都快三十了,刘衡也太小了,可是看着他满脸坚毅沉稳的样子,心里却觉得安稳下来,她想了想,认真说道,“二郎哥,你要真娶了我,以后什么齐人之福什么的,你是不要想了,我断然容不下的。”
“你这想的……”刘衡有些无语,自己说了那么些,自己都有些脸热了,汐儿难道不该是感动害羞的吗?居然一本正经来跟自己说别想齐人之福?“你真是……真是……”他想想个词来形容,最后抚额长叹,又忍不住想笑,“你真是不解风情!”
难道你自己很解风情?颜汐翻了个白眼,这点求婚的话,说得干巴巴的,要搁现代,他就是注孤生的命好吗?
眼看刘衡还在笑,颜汐有些恼了,“别光笑啊,我可告诉你,你要是想齐人之福,哼,我就让你扫地出门。”钱可都在自己手里捏着呢。
“我也没那想头,我就是一个农家子,我爹以前就是打铁加种地的,哪有那想头啊?我娘早就跟我说过,过日子就是两个人一心一意好好过。”刘衡保证似地说了一句。在他心里,刘大力就是自己的爹。
他没想三妻四妾的话,颜汐想了想,反正迟早要嫁人的,嫁给他好像也行。其实,不嫁给他,自己好像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别的婚配对象。
“行。”颜汐严肃地点头应了,“那等回村里,我们就告诉叔父和婶娘这事。”
等王七几个招待完客人回到内院,听到刘衡说他与颜汐已经决定要成亲了,大家完全傻眼。
就一顿酒的功夫,这两人把终身大事给敲定了?
“我估计殿试后,我十有八九要外放做官的,到时告假回一趟家里,祭拜爹娘,然后再将亲事给办了。”
“那京城这店怎么办啊?”王七听到刘衡要外放,还带了颜汐走,有点急。
颜汐笑了,“七哥,京城这与善卤味店,就交给你打理。不过,要是回村里,你不跟我们一起回去?不带人给顾婶瞧瞧?”
“我……那个……呵呵,还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看上我。”王七一听颜汐的问话,不由红着脸,期期艾艾地说着。五大三粗的汉子,羞得跟个小媳妇似的。
第235章 我陪你去吧
王七扭捏地像个小媳妇,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京郊田庄招了一些农户来帮忙做卤味,王七就看中了其中一个农家女。
颜汐看到过,那女孩不算好看,瘦弱得跟豆芽菜一样。王七往她边上一站,厚度能抵得上她两个。
她家里丫头多家里又穷,给不出嫁妆。她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从十三四岁开始说亲,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人家相中。
她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到明年没定人家,就是十八岁的老姑娘,要被官府指派嫁人了。
这姑娘话不多,做事实诚卖力。
王七现在是卤味店的掌柜的,一年不算分红,光工钱就有百多两银子,在京城也有不少商户人家看中他,想与他结亲。结果,王七一个都没要,居然看中这个姑娘了。
“田娘子长得还没你好看。”阿大是个实在人,开口就说了一句。
王七不高兴了,“去去,好看能当饭吃啊。她心好,干活也是一把好手。我娘当年说过,娶媳妇要娶个能过日子的。”
原来是顾婶当年说过的话,颜汐想想田小翠的为人和性格,除开外貌和家里穷,倒真是没别的毛病。难得田家也不是卖女儿的人家,不图彩礼,还是想给自家姑娘挑个好人家嫁的。
这么一算,两人也是良配。
王七怼了阿大一句,倒是不扭怩了,“我回头问问小翠,要是行,就带她回去,到我娘坟前磕个头。”
刘衡听说是这样的女子,有些讶异,“表哥,你这是拿定主意了?”
“定了,小翠挺好的。”
“行啊,看来要喝喜酒了。”老乌头笑了一声,“定了日子,你可得好好请大家吃一顿。”
“那还不容易,回头我叫两桌席面来大家吃。”王七笑容满面,看着就是十拿九稳的样子。
众人说笑一番离开,王七留下了。
他要带田小翠回阳山村,打算两人先定亲,然后带她回阳山村去成亲。所以,他想跟刘衡讨个主意,看看这亲事怎么安排。
刘衡看他这安排笃定的样子,有点不是滋味。自己这都还没下手,王七居然连成亲办几桌都想过了?
“对了,按照咱们明水县的规矩,求亲可得给信物,你准备好了吗?”刘衡心中一动,想到以前在书院时听同窗说过,明水县这边定亲的习俗,男方得给女方准备件定情信物,成亲前悄悄送给姑娘家,他还没准备呢,不知道王七准备了什么。
王七有点傻眼,他以前忙着干活养老娘,后来又跟着颜汐他们出来了,从来也没听过这习俗啊,摸了摸脑袋,很实诚地求教:“我送过小翠一对银丁香,算不算信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