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徐玉容的名声在,京城中高门大户议亲的时候,就有所顾虑了。
徐大夫人又是好强的,一心要挽回面子,想要等储君之后将女儿送进宫,但是圣上迟迟不立,女儿的年纪已经耽搁不起。
今年,徐元香已经十七岁,都可算是老姑娘了。
徐大夫人再想挑人家,发现门第相当的人家里,都没合适郎君了。她觉得女儿婚事多舛,带着女儿去月老庙烧香求神,结果徐元香就碰到了刘衡。
徐元香虽未明说,心里也觉得这必定是天赐姻缘。刘衡的装束一看就是在京赶考的举人,独自到月老庙求姻缘,肯定是还未婚配。若是他今科得中,自己许配给一个进士,也算不辱没徐府门第。
所以,知道今天是金殿传胪、跨马游街的日子,她以散心为由,带着家中仆妇们到酒楼要了一间雅座。
小丫鬟还在嘲笑隔壁的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徐元香也觉得那人有些异想天开。不过,她到底不像丫鬟那样口出恶言,淡淡一笑后,低头端起一杯茶水抿了一口,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也不知道那个少年举子会不会得中进士,要是能名列三甲之一,祖父和父亲必定会欢喜的。
“小姐,小姐,你看那个状元,就是上次在月老庙遇上的那个举子啊!”那日在月老庙陪在身边的丫鬟如意,看清骑在马上的人后,兴奋地叫小姐快看。
她是小姐的贴身丫鬟,当然最知道小姐的心思。
徐元香心头一颤,也探头往外看去。
她不能像丫鬟那样百无禁忌,直接就探头出去,所以只是微微靠近木窗往外看。
果然,那个骑在高头大马上,身挂红绸头簪红花的少年郎,正是月老庙曾撞到自己的那个年轻举子啊!
如今他一身绯红官服,更衬得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鬓若刀裁;细看五官,眉如墨画,鼻如悬胆,通身气质一看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难得少年得志不见轻浮,端坐马上微微羞涩的样子,可见心性淳朴稳重。
“如意,今科状元是谁啊?”
第242章 这是桃花运
徐元香一看到刘衡,只觉真是姻缘天定,一个状元郎,自己若是嫁他,也是相得益彰了。
她轻声问丫鬟,“如意,今科的状元是谁啊?”
“刚才听楼下有人叫,好像姓刘……小姐要想知道,奴婢去打听一下。”
“说什么胡话,我打听这个做什么?”徐元香粉脸微红,恼羞成怒地横了丫鬟一眼。
如意嘻嘻一笑,“奴婢想知道,奴婢去打听了回来跟小姐说闲话。”
她刚想出去,听到隔壁那个称状元夫人的人又在大叫,这次叫的是“二郎”。
王七看到刘衡骑马过来了,高兴地大叫“二郎,我们在这儿!”又冲边上嗤笑的人骄傲地说道,“那是我表弟,嫡亲的表弟!”
听说这人是状元公的表弟,边上人倒是犹疑起来,难道还真这么凑巧,看个热闹就碰到了状元公家的亲戚?
“你是他表哥,那为何说状元夫人?”
“因为我表弟的未婚妻在这儿啊。”王七昂头示意。
“今科的状元郎是与善茶棚的东家,听说他之前因为舞弊案蒙冤入狱,他家人为他到金殿鸣冤,难道就是他未婚妻?”有熟知八卦的,马上想到了之前京城轰动一时的大案,还有因为那件大案而被人称道的刘衡的家人。
这群人里只有两个女子,看着年纪略大些的那个,刚才称呼坐着那个小娘子为小姐,那坐着的这个就是刘状元的家人了啊。
原来是未婚妻,难怪舍生忘死为他鸣冤啊。
众人心里霎时脑补了一出夫唱妇随、生死不弃的悲壮爱情故事。
颜汐看到这些人的目光有点汗,她鸣冤的时候真不是为了生死相随,只是想要救人而已啊。
“二郎,二郎,我们在上面!”王七已经懒得搭理众人,眼看刘衡骑马越来越近,大半个身子探到窗外,拼命招手叫喊。
刘衡骑在马上,锣鼓声震耳欲聋,他压根听不到人声,只能不停抬头寻找颜汐一行人。
忽然,他看到御街边上站着的阿大和阿二几个,阿大和阿二一人肩上扛着阿寿,一人扛着阿喜,方明义几个就紧紧贴在阿大阿二的边上,他们都冲着刘衡又跳又叫。
刘衡看到方明义不断指楼上,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酒楼的二楼,果然看到颜汐几个正站在窗户边看着自己。
他下意识勒马停下,冲颜汐露出了笑容,抬起胳膊冲他们招手,示意自己看到他们了。
颜汐看到他笑容满面的样子,促狭地拿着自己的绣帕在窗外挥舞了几下,作势欲丢,又收了回去,掐了酒楼插瓶的一朵桃花丢了下去。
她的手劲不足,那支桃花压根就到不了刘衡面前。
颜枫看着颜汐满脸带笑,眼看那桃花呈现下落姿势,拿出一枚铜板击在花枝上。那支桃花马上改变方向,直接冲向刘衡怀里。
刘衡拿起一看是一枝桃花,不由汗颜。想到汐儿常说的桃花运,这是取笑自己被丢了那么多绣帕香囊,走桃花运吗?
他想要掏点东西送回去,伸手一摸,摸到了一直藏在身上的那段姻缘绳。
这姻缘绳求来后,他特意定做了一块很小的平安玉牌当坠子,玉牌上一面刻着“刘”字,一面刻着“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