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衡抬头看到他那样子,跟瘸子说了几句,瘸子将桌上的两笼肉包子打包打过来,“这位军爷,我家公子看您行色匆匆,想是要赶路。馒头虽好,到底干了些,我们有新做的包子,您要不拿几个尝尝?”
“萍水相逢,这怎么好意思。”何校尉客气了一句。
“相逢就是有缘,些许几个包子,不用客气了。”
那何校尉一听,拎了包子,看看瘸子,“兄弟以前当过兵?”
“十几年前当过,跟北戎打仗伤了一条腿,就退下来了。”瘸子也不隐瞒。
“原来跟北戎人干过,好,回头你们要是到应城,可以来找我,到时我请兄弟喝酒。”何校尉倒是个直爽性子,冲刘衡抱拳行礼,“在下何明全,军务在身,先告辞了。这位大人既然要去新野赴任,明日一早赶路,到下午就能到新野了。”
刘衡起身回礼,那何明全显然是真的急着走,转身就离开了。
第266章 新野县县衙
第二日一早,刘衡一行人按照何明全说的,一早就离开驿站赶路。
刘进宝带着其他人南返回到澄州境内,准备开茶棚的事。瘸子跟着刘衡一起到新野去。
官道上半天不见人,好不容易看到一块界碑写着“新野”两字,显然是进入新野县境内。
这新野县的路,跟之前走的官道不能比,一路上坑坑洼洼,马车轮子几次陷进坑里,还好人多抬出来。
颜汐只觉得自己不停颠簸,都有点想吐了。最后索性不坐马车了,下车走路,还比坐马车舒服些。
路差也就算了,更觉得人烟稀少。
偶尔碰到有人在路边耕种,大多还都是老弱妇孺,都看不到几个青壮。
最瘆人的,是越往县内走,路边居然新坟座座,隔个二三里居然就有几座飘着白皤的新坟。
这闹一次匪患,出了多少人命啊?
耕种的人们听到马蹄声,会惊讶地抬头看一下,待看到刘衡这一行人只是路过的,又麻木地调转头忙活。除了碰上两个孩子跑过来,追着马车讨吃的,再没别的动静。
走在新野这条官道上,时不时还要靠山走一段,黑魆魆的山遮天蔽日,寒意阵阵。
颜汐头一次觉得大山原来也挺吓人的。也不知是不是受匪患传言的影响,生怕山里就冒出一群土匪来。
颜柳看颜汐有些紧张的样子,靠近颜汐,下意识摆出了一副保护姿态,“小姐莫怕。”
颜汐嗯了一声,自己这边这么多人呢,不怕不怕。这样想着,感觉放松了些。
这块地方是真穷,来之前她还找了地理志看过,说新野靠近大海,有几个官方盐场,北方几个州府都靠新野盐场供应。所以,新野县交通繁忙,百姓依靠盐场还算衣食周全。
她还觉得这地方不错,再穷好歹可以弄到海鲜吃啊。可看眼前这景象,难道北戎打过来,将新野的盐场占了,人都杀光了?
照理说是肯定不可能,盐铁都是官府管控的。新野这盐场要是被北戎占了,这边只怕已经是战场了。
她想了半天想不明白,索性先放下这念头,反正时间久了总会知道的。
因为马车几次陷坑里,拖慢了行程。为了不在荒山野地里过夜,他们一群人路上就停下吃了点干粮当午饭,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太阳快下山时赶到了新野县城。
新野县是辽州的大县,治下有九个乡十八个镇,共计一万多户,近十万人。而且还有两处盐场,朝廷盐铁司专门派人管辖,专门在盐场干活,做晒盐、运盐等事情的盐民就有将近一万人。
县城里各种与盐相关的行当不少。
可是,新野县城里,看着百姓们大多无所事事,衣衫褴褛。这些人看到刘衡这群人,最先反应居然是跑,跑了几步看他们不追,才又停下来远远观望。
他们想找人问询都拉不到人,要是追上前硬抓一个过来,又怕把人吓到。只好按照经验,沿着县城主街往里走,往县衙方向行走。
幸好,新野县衙果然就在主街边上。
这时候快到下衙的时间了,两个衙役无所事事地坐在衙门口的台阶上。刘忠孝咳了一声,上前跟那两个衙役说道,“我家大人是新上任的新野知县,快叫县衙主事的人出来。”
那两个衙役正在打盹,听到刘忠孝的声音,吓得跳了起来,待听清是新县太爷来上任了,一个叫了声“稍等”,就往县衙里面跑。另一个则站在门口,就打量着刘衡这一群人。
很快,县丞、主簿等人,带着几个人急匆匆出来,“不知大人到衙,下官们有失远迎。”
刘衡说了几句客气话,跟着这些人往里走。
新野县的县衙看着有些破旧,但是没有兵火痕迹。县衙前面是一照壁,照壁后就是牌坊,牌坊再往里才是大门,大门的两侧就是八字墙了。
所谓“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就是取自这县衙大门两侧的八字墙。
八字墙上经常会张贴一些告示、榜文之类的公文。现在这墙上斑驳一片,显然有些时日没有张贴公文了。
再往里走就是仪门,仪门后便是县衙中最大的一进院子,院中树立一座小亭,亭柱上刻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
戒石碑下有甬道往北,通往县太爷办案的公堂。公堂之后有二堂三堂,两侧是县衙办事处。再往后就是知县生活的内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