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嫁女,有个两三千两嫁妆已经是丰厚,颜枫给颜汐准备的嫁妆可是价值千金啊。
一时间,辽州城内都是艳羡不已。
徐主簿带着妻儿来送嫁。颜汐第一次见到徐主簿的妻子何氏,何氏据说是何明全的族妹,家中小商贾出身,没什么架子,说话爽利。
“汐儿,别怪舅母一直没来看你。我一直在新野,可你舅舅总是推脱……”何氏一看到颜汐,就先说了之前未能见面的事。
颜汐不由笑了。
之前刘衡那死要钱的架势,估计把徐主簿都给吓住了。
有徐主簿夫妻来了,颜汐的亲事就有长辈主持了。
六月十八,黄道吉日,宜嫁娶。
颜汐头三天就搬到了颜枫买下的宅院,到了成亲这日,一早就被何氏带人叫醒,请了全福人开脸、梳妆,换上了县主的袍服。
刘衡请了裴秀夫妻来做长辈,一路吹吹打打接了新娘子。
颜枫背着颜汐,一步步从闺房往外走,在鞭炮鼓乐齐鸣中,他微微侧头,跟颜汐说道,“汐儿,以后有事要记得,你有家,我和小柳会一直在。”
颜汐本来觉得自己这成亲,不过是走个形式。听到颜枫这话,她忽然就鼻子一酸,泪流满面,是不是嫁人,都是这样的滋味?
颜枫将她一直背到花轿前,喜娘将轿门打开,颜汐坐进轿中。他直起身子,看着刘衡,“好好对她,不然,我不会饶了你。”
刘衡冲着颜枫郑重点头,有些话,大家都没有说,却心里都懂。
若是当年书生意气,他也许会气恼颜枫竟然有这念头。但是,如今,同甘苦共患难之后,他只感激上苍,幸好,是自己先一步认识了颜汐。
当轿子抬起来,耳边鞭炮声震得自己耳朵都要聋了,颜汐就觉得轿子颠得自己头晕想吐。
刘衡是辽州知州,应该住在知州府里。可是一想到这是崔同和住过的地方,颜汐就觉得膈应,所以她自掏腰包将知州府的几个房子给整修了,正院更是除了房子没扒掉重造,其他里里外外都翻修了。
这轿子一路摇摇晃晃到了知州府,到下轿子时,要不是刘衡扶了一把,她差点摔倒,这要摔倒,可真要丢人了。
两人手里各执红绸一头,不过,刘衡走得很近,两人跟并排走一样。
走进正厅中,颜汐就跟木偶一样,在喜娘搀扶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刘大力和王氏都不在人世了,刘衡和颜汐就拜了两人的牌位。等到送入洞房时,颜汐就觉得自己折腾得真是饿了。
不过仪式还没完,一群人在洞房中起哄,让刘衡掀盖头。
刘衡拿起秤杆,挑起红盖头,四目相对,两人忽然一愣,朝夕相处的人,换上新嫁娘新郎官的衣裳后,好像互相之间都不认识了,竟然都有些脸热起来。
喜娘让颜汐坐在了床西头,刘衡坐在床东头,还有人上来,把刘衡的衣裳下摆盖在了颜汐衣裳裙角的上头。这意思是说以后两人过日子,丈夫为尊妻子为卑,妻子要顺从丈夫的意思。
颜汐眼神在衣裳上溜了一圈,又用眼睛余光看刘衡。
刘衡也跟着她一起看了衣裳一眼,嘴角咧开,露出了笑容。
颜汐微微撇嘴,压着我?没门!
“新娘子好漂亮,知州大人好福气啊,都看得不错眼了。”喜娘笑着打趣。
洞房里除了裴师母,其他都是刘衡下属家的女眷。刘衡是辽州知州,这些人都仰仗他吃饭。所以,不管真的假的,反正好话吉祥话不要钱一样往外倒,颜汐觉得自己被夸成天女下凡了。
这群女眷自然很有眼色,陪着说笑了一阵,就被裴师母请到外面去坐席。
刘衡这新郎官自然也要到外面敬酒陪席,不被人闹一场是回不来了。
新房里,就剩了颜汐和两个丫鬟。
这两个丫鬟,是颜汐到辽州后买的。两人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一岁,家人都死于叛军之手。
刘衡说颜汐身边没有丫鬟不像话,颜汐就买了这两人,大的取名吉祥,小的取名如意,就做自己的贴身丫鬟。这两个与其说打理日常琐事,还不如说是颜汐培养的左右手,买回来后就先去跟账房学打算盘记账,又跟着刘忠孝媳妇学了规矩。
新房里没别人了,吉祥到厨房说了一声,刘忠孝媳妇送了一碗鸡汤面。
颜汐这一天就早上吃了点,早就饿死了,一碗鸡汤面,几乎片刻就下肚了。吃饱了,人感觉也轻松了,就想起了何氏昨晚塞给自己的小册子。
她知道古代女子出嫁前,娘家要做点必备教导。何氏作为长辈,代了母职。
何氏递给她小册子时,还有点不自在,只嘱咐了到了新房没人的时候翻看。现在吃饱喝足,颜汐决定好好看一下。
这一翻开来,不得不说,这图画的还很逼真,她两辈子都是正经人,压根没看过这个,一下看得面红耳赤起来,最后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这也太难了。”
冷不防边上有人说道,“不难,有我呢。”
第358章 一折千重浪
一夜春宵苦短,洞房被翻红浪。
等到第二天颜汐起来,才相信了现代流传的那句话:有些事男人是无师自通的。
刘衡身上的酒味儿,夹杂着他身上独有的墨香,在她鼻端环绕了一夜。以至于起身之后,觉得自己身上,都留着刘衡的酒气和墨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