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流水席,就是三天不撤席,不论什么身份,更不需要送礼。只要来了就可以坐上桌吃一顿。消息一出,四邻八乡都纷纷赶来凑热闹。
村里的媳妇们,生怕娘家人不知道,还有连夜托人捎信回去,让娘家人来吃席的。
这几年风调雨顺,没人饿死,但是鸡鸭鱼肉却是没几家舍得多吃的。这种流水席,就是大家补油水的好机会了。
阳山村从晒谷场到村口这一条路上搭凉棚摆流水席,祠堂里和刘氏母子的院子里另外摆了正经席位。这些席面,是请贵客和女眷们坐席吃饭的地方。
开席第一日,县太爷再次大驾光临,刘族长、刘衡等人到村外迎接,一路将县太爷迎上首座。
洪县令让人送上贺礼,拉着刘衡坐到自己边上,连声说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本县当日觉得你非池中物,如今一下场就点为甲等廪生。听说你考场上还是底号?”
“让太爷见笑了,真的是手气不好,学生不懂考场规矩,进去后才知道底号。”刘衡腼腆一笑,“侥幸未失了太爷颜面,过了院试。”
考场上,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而师生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每场考试后,主考官就是考中之人的座师。学子们从县试到殿试,一路层层向上,殿试取中的是天子门生,会试的主考官更是官场各派势力的必争之位。
刘衡县试是洪县令取中的,洪县令也算是他的座师。当然县试的座师实在位置太低,没多少人当回事。
他这话的意思,自然就是认了洪县令为座师。
洪县令对刘衡的知情识趣非常满意,哈哈一笑,亲切地拍了拍刘衡的肩膀,“你未辜负本县的期望,为明水县、为本县争光了。”
今年同安府院试甲等一共录取了五十人,明水县有两人进了甲等。对知县来说,这可是难得的政绩。
随着洪知县到来,白里正、何地主、牛员外,还有附近的举人、秀才等人家都来道贺。知道太爷亲临了,这些人家的男人们自然都亲自来了,女眷这边则有亲临的,也有派丫鬟婆子送上贺礼的。
王氏在家里,一听说牛员外竟然还有脸来,恨得啐了一口,跟颜汐说,“他家怎么有脸来登门啊。”
牛员外这次没带着牛夫人,带了他的二夫人。
这二夫人一到刘家的院子,先向王氏行礼,又拉过颜汐说道,“这就是颜小娘子吧?之前夫人得了失心疯,老爷延医问药,夫人情况还不好,如今只能在家休养。老爷让奴家来向夫人和小娘子道歉,之前失礼之处,还望勿怪。”
说着,她将一对玉镯、一支金簪子送了过来。
这二夫人妖妖娆娆的,说话娇滴滴的,颜汐一看就估计出身是风尘的。
她接过礼物,“二夫人客气了,夫人既然是神智有些失常,我们哪里会见怪,只望她早日养好身子。二夫人,快请入席吧。”她请二夫人坐到了女眷那边的席位里。
三叔婆的娘家大嫂也来了,一看二夫人进去了,凑过来跟王氏等人八卦。原来牛夫人的亲生儿子死了,这二夫人养了一个儿子,现在牛夫人关在府里,府里是二夫人当家。
王氏没接话,只管自己走开了。碍于三叔公家的面子,她没把三叔婆的娘家大嫂打出去,但是一想到她带着牛夫人到青龙镇的事,一句话都不想跟她多说。
颜汐看王氏走开,连忙跟了过去,“婶娘,犯不着为这种人生气。我们什么事都没有,她们的日子却不好过,这不就是报应了吗?”
三叔公之前赶到三叔婆的娘家,数落了她大嫂一顿。听说她差点被休了,后来认错之后还被关了几天祠堂。
王氏听到颜汐劝慰的话,叹了口气,“那牛夫人心肠太毒太可恨,落到那下场也不可怜。只是看到这二夫人的样子,我就觉得这世道,女人总是吃苦,喜新厌旧的负心人哪都有。”
她说着看了颜汐一眼,“以后汐儿嫁人,婶娘要帮你把好关。咱们要找人品好、知恩感恩、厚道老实的后生。”
第67章 刘衡被训诫
王氏提起婚事,颜汐能怎么办?
“婶娘,人家还小呢。”她只能低头跺脚,一把年纪了,还得装害羞,真是太难了。
王氏笑了,“其实,按我的私心,你嫁给二郎最好。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一起过日子我放心。”
她将颜汐买来时,刘衡病重,正是朝不保夕的时候。那时她没想着让颜汐当童养媳。
现在,刘衡身子好了,还考上秀才了,汐儿聪明能干又贴心,她觉得让颜汐做自己的儿媳妇,自己真是再满意没有了。
可刘衡曾说过别看颜汐才九岁,她心里拿得定主意,聪明又有成算,不能拿她当孩子看待。
朝夕相处了这么久,她对颜汐真的是又敬又爱。敬的自然是颜汐的聪慧自重,爱的是她的善良贴心。
儿子交代不能轻看,她心里又实在喜欢,言语里就试探起来。
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意,媒妁之言。只要颜汐愿意,儿子那边自己开口,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今天来的女眷里,有好几个言语都试探结亲之意。
但是,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若汐儿能愿意,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王氏说完,就看向颜汐。
听到王氏这提议,颜汐不由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