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知道自己说的话也没什么用,毕竟这是宫规。
于是又听过了盛贵人的脉,觉着已趋于缓和,才道:“娘娘已经无大碍了,我会吩咐他们,将这副药一天两回,连服三天,至少可以……将娘娘体内的积寒打散。”
盛贵人挣扎着爬起来,要给她行礼,杨仪摁住:“使不得。贵人且保重为要。”
从后宫出来,已经过了子时,天空中星光稀疏。
偌大皇宫,寂静无声,蔺汀兰陪着杨仪回东配殿。
杨仪垂首,并没有做声。
此时此刻,她突然间想起了小甘。
假如小甘跟了宣王,以后,会怎样?做侍妾妃嫔,都是身不由己,外面看着风风光光,花团锦簇,但那些苦楚,外人谁知。
果真还是小甘心里有数。
不由轻笑了声。
蔺汀兰不知道杨仪在想什么,只知道她有心事。
忽地听见她一声低笑,略带冷意。
蔺汀兰问:“杨侍医笑什么?”
杨仪想的入神,见被他察觉,便道:“没什么。小公爷勿要见怪。”
蔺汀兰道:“杨侍医似乎不愿跟我多言,是我哪里得罪了?”
“不,”杨仪否认,却确实谨慎地:“我只是担心,要是盛贵人再多喝几回那避子汤,只怕她这辈子……都不能再……”
蔺汀兰没听她说完便道:“对她来说,这也未尝不是好事。”
杨仪惊讶:“好事?您可知道我在说什么?”
“你是说她再不能有孕,是不是?”
杨仪止步看他。
蔺汀兰道:“皇上摆明了不想再有其他子嗣,她如果能够一劳永逸……自然就少受了罪。毕竟她是皇上宠爱之人,以后也不能出宫,只有这一条路……”
他戛然而止,因为他看见了杨仪眼中透出的暗暗怒色。
“多谢小公爷相陪,”杨仪淡淡垂眸:“我认得剩下的路,告退。”
拱手行礼,转身加快步子。
蔺汀兰咽了口气,还是忍不住唤道:“杨侍医……”
杨仪充耳不闻,走的飞快。
蔺汀兰站在原地,咬了咬唇,终于追上了她:“杨仪!”
作者有话说:
17:姐姐不喜欢你,走开!
小蔺:嘤嘤嘤!
17:嘤多几声,我爱听~
啊,三更君……冲鸭!!!
第330章 初七三更君
◎这还用说吗?我想你呀◎
蔺汀兰追到宫门处,抬手挡住杨仪。
杨仪低头望着小公爷横在跟前的那只手,修长苍白,仿佛哪里见过。
她抬头看向他面上,双眸之中光生影动,却又云遮雾绕。
此刻,前头有四名提灯笼的太监,身后则有两个东配殿的宫女,因见这情形古怪,都不敢靠前。
蔺汀兰未曾开口,杨仪先垂了眼帘。她道:“小公爷见谅,我是有些累了,所以想快些回去歇息。小公爷原本是职责所在,不过现在距离东配殿只几步远,不必相陪。请了。”
她的声音平静,淡淡说了这几句话后,转身。
蔺汀兰忍了又忍,沉声道:“你知道我没说错。”
杨仪的背影仿佛闪了闪,但仍是没有止步。
蔺汀兰看着她远去,皱眉,懊悔地攥了拳:为什么要多嘴,为什么要说些她不爱听的话。
他本来只是想多跟她说几句话而已,如此简单。
杨仪回到东配殿,还是有点气难平。
因为承宠就要喝避子汤,明知道伤身还是要喝,因为无法拒绝,不能选择。
甚至会承担无法挽回的后果。
可那不是蔺汀兰的错,他只是说了真相。
大概,是当时他说那种话时候的冷漠态度,刺痛了她。
杨仪反省,自己不该对蔺汀兰那样。
——毕竟他是“小公爷”,新任的蔺统领。
而不是什么别的……她认识的、可以“颐指气使”的人。
不是,当然不是。
深深呼吸,杨仪让自己平静下来。
她重新到了桌边,拿起那本《玉函方》。
只有在看书的时候,心情才会平和,外间值夜的宫女见她仍是不睡,面面相觑,又不敢进来劝她。
杨仪又看了半个时辰,掀到了最后一页。
有些突然,这明明像是没有写完……
她不太相信地把最后两页翻来翻去,最后不得不承认,原来这一本也并非是全本的《玉函方》。
不过……遗憾之余,杨仪仍是庆幸,毕竟能看到半本,已经算是极幸运的了。
她意犹未尽地,想从头开始再翻看一遍,却无意中发现,在最后一张的书页上,模模糊糊似乎有几行字。
只是这字仿佛被水浸洗过似的,很不清晰。
杨仪好奇,忙凑近了灯下细看,依稀认出是:
某年某月,于某洞府观抱朴子《玉函方》真本,竭尽所能,只忆写半部。
杨仪断断续续读出这一行,大为震惊。
又见底下似乎还有两个小字,她眯起眼睛看了又看,第一个似乎是个“齐”,第二个,却明显些,像是个“翁”。
“齐……翁?”杨仪茫然,喃喃念了声:“哪里有这么一号高人?”
她琢磨不到,便将这本放下,去另外两本上找端倪,但《参同契》跟《千金方》的首尾,却都没有别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