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凝神听着他的分析,只觉着字字句句分明。
听到最后,笑道:“原来你说我合适,是对朝廷没有威胁的意思。”
“倒也不是这么说的……”俞星臣望着她恬然之中带几分灿烂的笑意,她很少这么笑,而此刻这笑影,竟无端地让俞星臣想到了薛放……
这难道就是“近朱者赤”……不不,不该这么想。
“那是怎么说?”杨仪问。
俞星臣平复心绪:“你方才的话过于自贬。而皇上大肆封赏你,也是为嘉奖鼓励,让世人知道,朝廷不会亏待任何一位有功之人,哪怕是女子。”
杨仪听了这句,想起林琅跟自己像皇帝请示广召贤才的话,她含笑点了点头:“若拿我当招牌以励天下之人,倒是一件好事。那我以后却要去住了。”
俞星臣道:“当然该住。”
杨仪看向他,她没说,但眼中已然透出几分感谢之意。
俞星臣跟她目光相对,也看出她笑影里那摇曳的一丝嘉许。
其实,皇帝赐这宅子给杨仪住,还有一个理由。
但这个理由,俞星臣却不能说。
他脸上的笑意,因为想到这个,而一点点收了起来。
那曾是他的致命心病。
杨仪发现俞星臣的神情变化,以为他又觉不适。
便道:“回头让灵枢给你拿几副人参养荣汤,公务虽忙,但身子更重要,你还是把那心思多放几分在自己身上吧。”
俞星臣定睛,一股不可说的酸涩从鼻子里上冲。
他竟无法按捺:“杨仪……”
刚唤了声,马车缓缓停住。
第411章 二更二更君
◎决裂,食髓◎
马车停下。
俞星臣听到外间说话的声音。
原来这会儿功夫,已经到了巡检司。
他的喉结吞动,一时失语。
杨仪却望着俞星臣:“你方才是不是有话说?”
俞星臣的舌头都僵涩了:“我……”
他深吸了一口气:“我是想说,顾二夫人的事情,不知将会如何,总之这些日子,你多留意。”
杨仪这才明白:“你难道觉着她还会对我不利?说来奇怪,当时我没回京,那些杀手前赴后继,恨不得我死,但我回京后,反而消停了。”
俞星臣道:“这妇人的心思很难猜……不可不防。”
停下来。俞星臣垂眸。
这些话不是他原本想说的,但却是他本来打算说的。
当时俞星臣跟杨仪在宣王府说那些话,按照他的做派,是有些不太谨慎。
毕竟那是王府,耳目众多,此种机密,至少该等离开之后再行商议。
但他并没有。
杨仪没察觉拐角处的人,俞星臣身旁可是有个灵枢的。
吁了口气,俞星臣对杨仪道:“总之你不要怠慢,知道吗?”这话像是贴心的叮嘱。
杨仪点头道:“知道了,只是……小郡主的事……”
俞星臣道:“会派人去追踪的,放心。”
说完了能说的,俞星臣起身下车。
杨仪看着他的背影,又道:“别忘了人参养荣汤,或者也让蔡太医给诊脉看看。”
俞星臣回头,目光闪烁。
这一瞬间的回眸,只因两人之间的相处,竟是难得如方才一般“平和”。
没有任何剑拔弩张、针锋相对,杨仪一句叮咛,竟让他想起了那个曾经对他无微不至,百般关怀的人。
可惜,当时只道是寻常。
杨仪见他注视自己:“怎么了?还有事?”
“没,”他的嘴张了张。只是一笑:“我是说……好。”
俞星臣开门下车,灵枢扶住了他。
巡检司门口众人看到俞星臣从永安侯的车中下来,都觉诧异。
俞星臣站住了,再回首,见杨仪自车窗边望着他。
他举手行礼,仪态端方,除了脸色依旧苍白,看不出任何异常。
直到凝视杨仪的马车离开,俞星臣刚要回身,灵枢道:“大人。”
俞星臣目光转动,却见在街对面站着一个人。
竟是一身赭红的锦袍,皂靴,马尾长发,发端也用红色丝缎系着。
乍一看,真是鲜衣怒马的风流少年郎。
初十四。
跟俞星臣四目相对的瞬间,初十四挑唇一笑,笑影里透出几分了然,就仿佛在说:捉了个现行。
俞星臣一看到他,顿时想起那夜在酒楼门外送别时候,他说的那些刺心的话。
眼神立刻冷了几分。
初十四却很没眼色似的,他负手踱步走了过来:“俞巡检,好巧啊。”
俞星臣没好脸色,一边转身一边淡淡道:“初军护怎么在此。”
初十四道:“我本来是在这附近闲逛,因靠近巡检司,便想过来看看新鲜,没想到看见了……”
“看见了什么?”俞星臣问。
初十四歪头看向他面上:“你有马怎么不骑,跟人挤一辆车很舒服么?”
俞星臣道:“多管闲事也是你的兴趣所在?”
初十四仰头大笑:“我只是这么巧的遇见,多问一句罢了,俞巡检何必把我当作敌人一样?你要清楚,我是对你最好的一个人了。”
俞星臣已经走到门口,闻言止步:“这话何意?”
初十四扬眉:“你不信?那也算了。对了……你不打算领我进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