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也微微点头。
穆不弃肩头一沉:“既然这样,那……就听永安侯跟俞监军的。我先告退了。”
他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俞星臣想了想:“让他留下是对的,这里的事情也是千头万绪,而且三魁四旗二十六帮派的那些人,也是龙蛇混杂,要把他们都捋顺了,也是一件棘手难处的大事,只凭穆将军一人也是不能够的,幸亏之前薛督军留了老关赵宇等几位相助,还有藏鹿山所派的得力之人,倒还能应付过去。”
杨仪听到这里,便道:“俞监军。”
俞星臣应了声:“何事?”
杨仪道:“去定北城,我不意外。但是,为什么十七赶得那么急,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俞星臣屏息。
杨仪盯着他道:“我不懂,既然不是十七有碍,那还有什么事是你所不能提的?”
俞星臣喉头微动:“我不是有意隐瞒,只是不知……如何说起。”他想起了穆不弃的那句“这种事情永无良机一说”。
“实话实说。”杨仪拧眉:“你知道我不喜欢被人蒙在鼓里。”
沉默,俞星臣道:“先前朝廷命人运送了一批棉衣、饷银,并粮草等,往定北城去……不料中途遇到了流民袭扰。”
杨仪惊疑:“然后呢?”
俞星臣道:“辎重等都给抢掠了大半,甚至护送的军士也给杀了几个,其中还有……”
杨仪想站起身来,不知为何有点儿使不上劲儿,她好不容易摁着椅子把手起身:“你说。”
俞星臣道:“杨、杨家……”
杨仪一阵犯晕:“是二哥哥?二哥哥随军来了?他出了什么事?”
俞星臣摇头。
杨仪瞪着他:“那就是……大哥哥?他可还好吗?”
“不……”俞星臣深吸了一口气,转开头去。
她着急:“‘不’什么,不是大哥哥,还是他‘不好’?”
“不是他们。”俞星臣的声音极低。
杨仪的眼前突然漆黑一团:“那是……”她的呼吸急促,心里知道剩下的似乎只有一个选择了,但无论如何说不出来。
作者有话说:
黑鱼:我不敢说
11:我不敢想
17:……千万等我!
锋锋的到来的喜悦被冲淡了~戚峰:我来的不巧了(哭)千头万绪,各种心情,慢慢捋顺……三更君不一定能捋出来,大家早睡哈~(づ ̄3 ̄)づ╭
第489章 一更君
◎雪菊为祭,并非亲生◎
当初杨仪定下要往北境之事后,杨府之中,阖府大惊。
老太太,包括高夫人,以及邹其华金妩,无不劝她,但都知道她决定的事情,如何能劝得动。
杨佑维想同她一起,杨佑持也提过此事,都给杨仪拒绝。
因为杨仪知道此行艰难凶险,她不想拉这些人涉险,毕竟杨佑维是家中长子,金妩又才怀了身孕,禁不得什么波折。
对于杨达杨登,杨仪却没什么说法,毕竟杨达是一贯的“谨谨慎慎”,而杨登也是中规中矩,又是家中主事的长辈们,并不用她多话。
不过……杨仪心里其实是有一点不太自在的。
因为所有人都苦劝杨仪不要往北境,只有杨登没有开口,甚至就算在她离京的时候,杨登都只是淡淡的。
当时杨仪人在局中,不明所以。
但事实上,这情形,就跟薛放要往北境,而她毫无表示是一个模样。
只不过薛放当面问了她为什么不表现出一点“依依不舍”,而杨仪,则是在心里隐隐约约有这么一点“异样”,可却不曾出口问过杨登什么。
毕竟虽然她回京后,经过一系列波折,跟杨登之间父女关系缓和,甚至亲近了许多。
但就算是从小养在身边的父女之间,也未必就亲昵的无话不说,何况杨仪的性子本就是冷静自持,当然不会去做那种类似撒娇似的举动。
何况她自己心里那种“异样”感觉还只是模模糊糊呢。
对于杨登的“平静”,她没正经想过。
毕竟当时杨登自己也是一团“乱”,顾莜出事,入御史台又被搭救出来,杨登才知道顾莜背后种种暗算杨仪的行径,甚至一时想不开“落水”。
在这种极度复杂的情绪下,杨仪也不会指望杨登对自己的离开如何“哭天抢地”的不舍。大家只平静相待,反而自在。
杨仪并不知道杨登自己心中的想法。
甚至从俞星臣口中得知真相,她依旧想不通杨登心里在想什么。
在杨仪离京之后不出两日,杨登已经跟太医院林院首主动请调去北境。
林琅对此很是不解,猜测问他:“你是因为永安侯去了,不放心她?”
杨登摇头道:“不全是为了她,我……半辈子蹉跎,懵懵懂懂,只是现在,想干点儿自己真正愿意去做的事。”
林琅疑惑道:“你在太医院里做的极好,这次京内鼠疫,若不是你提前备了那许多药,岂不是会乱了阵脚?你留在京城,等我退了,这太医院首座的位子,我看……少不得还是你的。”
杨登笑笑:“大人,这若是在以前,我自然就动心了。可是现在,我所想要的不是这些。”
林琅道:“你知道去北境意味着什么?盗匪横行……你若觉着永安侯身边缺少医官,其实我也正安排着,少不得陆陆续续再送些人过去相助……不必非得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