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甘说这话是有来历的,别说是官宦人家的女孩儿,她自己出身亦如是,从小各种教养不说,等家里犯事她进了教坊地,更少不了的就是吹拉弹唱,只要不是太蠢笨的,她所认得的那些女孩子,几乎个个都被迫成了“才艺双绝”。
杨仪道:“你越来越会胡说了。赶紧睡吧。”
先前巫知县请杨仪过去吃饭,杨仪因为毫无食欲,又想他是请俞星臣他们,自己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料巫捣衣亲自过来,竟是个言语极为温和,神态极为婉娈的女子,让杨仪觉着自己若还推拒,简直不近情理。
小甘不言语了,杨仪一时还睡不着。
听着外头雨声哗然,心里还惦记着河堤的事。
忽地又想起自己在京城内跟杨佑持商议、发往海州给俞星臣的那封信,却不知道到了没有……
看俞星臣那样平静,难道是没有收到?亦或者就算收到了也没在意?
又或者,先前他在沁州出了事,那送信的人会不会以为……俞大人没了,那信自然也就……
杨仪思来想去,突然间又想起今日在席上,听琵琶曲的时候那种异样心境。
当时薛放陪她离开,俞星臣突然起身,那一会儿,杨仪竟有种奇异的错觉。
就仿佛两人并不是在今生,而是在前世……彼此通明。
那种感觉让她情何以堪,所以竟连回头看他一眼都不曾。
怎么会呢?杨仪抬手摁在胸口:为什么会有那种怪异的感觉!
就在杨仪朦胧将睡的时候,细微的脚步声从门外响起。
杨仪跟小甘自然毫无知觉,外间的黎渊虽躺着不动,眼睛却瞥向了门口。
脚步声停在门边上,然后轻轻地叩门:“杨侍医……”是个丫头的声音。
黎渊纵身而起,悄然来到门口,把门打开:“怎么?”
他悄无声息过来,声音压低,身子遮在门扇后面,把那丫头吓了一跳。
定了定神后,还以为是“小甘”,忙道:“我们知县大人心口疼的老毛病犯了,雨下的大请不到大夫,不知能不能请杨侍医……”
黎渊道:“不行!睡下了!”
丫头呆住,黎渊把门一掩,回头,却见杨仪披着一件外裳,她问:“怎么是巫知县有事吗?”
黎渊道:“不用管,睡觉。”
杨仪本来就没睡沉,起初还朦胧,听到那丫头开口,就醒了。
此刻道:“别这么不近情理,何况病症有轻重缓急。”
她说着就穿好了衣裳,回头见小甘才醒来,便道:“你困着不用起,就劳烦小黎吧。”
她知道黎渊必定会跟着,故而这么说,可小甘哪里放心,一个激灵彻底清醒,赶紧下地跟着过来:“我才是姑娘的丫头,他又不是。”
风吹着雨,廊下都是一片淋湿了。
小甘紧紧地搀扶着杨仪的手臂,生怕她不小心滑倒。
黎渊跟在身后,却不停地转头看向廊外雨幕。
正往知县院子走去,却见有一队人正从前方经过,杨仪隐约瞧见一人竟是陈献,不由道:“十九!”
隔得太远,雨声又大,陈献竟没听见,还是小甘扬声道:“十九爷!”
陈献蓦地回头,见是杨仪,赶忙打伞跑了过来:“仪姐姐,这么晚了,你怎么没睡,出来做什么?”
杨仪道:“知县大人有疾,我去看看。你们在做什么?”
陈献拧眉,终于叹了口气:“牛仵作被人杀了!”
“什么?”杨仪心头一震:“牛仵作?”
先前薛放叫人去牛仵作的居处找人,一无所获。
薛放觉着事情不对,本想吩咐衙役,多找些人遍府搜寻。
但目光所及,薛放将插在门口的灯笼取下。
单手撑了伞,踏水走到井边。
这口井,正是之前牛仵作存尸首用过的。
井口不大,黑洞洞的,灯笼的光有限,竟看不清什么。
廊下,两个衙差挤在一起,不知他要如何。
只听薛放道:“把灯笼拿过来。”
衙差战战兢兢靠前,总觉着没有好事。勉强把灯笼跟着探进井中。
电闪雷鸣。
其中一个衙差好奇且又心怀侥幸地、壮着胆子向内看了眼。
他看见的,是在雪亮电光之下,一张双眼瞪大、惨白的脸,他缩在井内,似人似鬼,又似乎要随时跃出。
那衙差白眼上翻,一声不响地往后倒下,竟是活活吓晕了过去。
作者有话说:
发现有宝子才看过《大唐探幽录》发出由衷感慨,欣慰,看文也是需要眼缘的,顺便推荐一下这本完结文哈~
虎摸小伙伴们~鞠躬!!!
第266章 二更君
◎黑鱼之怜香惜玉◎
验房外的小小院子冲进好些人,又被无数把伞撑着,几乎挤满了。
之前薛放发现了牛仵作的尸首在井内,即刻让那两个衙差去叫人。
县衙的仆役、值守的衙差们来了几个大胆的。
只是这井大小只容一个人进内,尸首上又没有绳索之类的,很难往外捞取。
天黑雨大,又加雷声电闪,这差事很不容易干。
最后只得做了一个套索下去,勉强吊住牛仵作的头,慢慢地向上拉。
但因为大家害怕,且力不能从心,绳索不住晃动,尸首也时上时下,时左时右,简直让人害怕要么绳索断了,要么尸首的头颈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