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翌未有隐瞒,将青城的原话如数转达,而后便静默不语。
崔景桓听罢,眸中不禁划过些许复杂:“他当真如此说?”
“臣不敢有隐瞒。”丰子翌垂眸应答。
崔景桓沉默良久,末了轻叹一声:“罢了,此事就到此为止吧!”
说到底,终究还是先帝先存了打压舅舅一家的心思。作为臣子的青城方可揣摩上意,出谋划策……
思及此处,这位年轻的帝王心中不禁浮上一抹悲凉,但同时,也是惊醒。
“皇上若无其他吩咐,微臣便先行告退了。”丰子翌道。
“去吧!”
丰子翌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等等!”
丰子翌停下脚步,恭声道:“皇上有何吩咐?”
崔景桓盯着他瞧了一会儿,末了轻咳一声,道:“如今大局已定,各方还算安稳,子翌可有成家的打算?”
“咳,是这样,金陵几个世家托人求到了皇后那里,俱是打听你……”
“皇上,”一向循规蹈矩的丰子翌竟然直接拦下了他的话,婉言道:“微臣感念皇上知遇之恩,然,臣此生已无成家之念,怕是要辜负您的美意了!”
他这话虽是婉拒,面上却是一片决然之意。
崔景桓不由一怔,继而低叹一声:“你心中莫不是还放不下那位?倘若真是如此,朕亦不是不能为你破例……”
“皇上多虑了,臣心中只有苍生,没有私情。”说这话时,他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半分波澜。
崔景桓见状也只能摇头叹息作罢,“罢了,朕往后不会再提此事。”
“谢皇上体恤,臣告退!”
丰子翌同往常一样离宫,就连身边最亲近的小厮也瞧不出半分异常。
直至进了马车,在这一方小小的空间内,他才卸下所有防备,缓缓松开了紧攥着的手心,神情怔忡地望着上面的血印发呆,像是完全感觉不到疼痛似的。
“大人,咱们直接回府吗?”小厮在车厢外问道。
“不,去四方书局。”车厢内,丰子翌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低沉,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厚布似的,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除了府上和宫里,自家大人最常去的便是这四方书局了。因此,小厮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架着马车朝书局去了。
马车停在了四方书局门口,小厮敲了敲车厢:“大人,到了。”
车厢内却迟迟未传来回应,小厮有些迟疑:“大人?”
“去城外。”
“啊?您不去书局了?”小厮有些摸不着头脑,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但很快,他便察觉到自己的多嘴,于是连忙往回找补:“那个,大人,咱们从哪个门出城?”
“都可。”
离四方书局最近的便是东门,于是小厮也没多想,驾着车就往东门而去。
出了城,小厮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家大人似乎心情不太好。于是也没敢多问,驾着马车慢慢悠悠地在官道上走着。
丰子翌一直没说要去哪儿,小厮也不敢把车驾得太快,就在他纠结着要不要再问一嘴时,忽而瞧见了路边的一家茶棚。
“大人,前面有个茶棚,咱们要不要下去歇会儿脚?”小厮试探着开口。
隔了好一会儿,车厢内才传来自家大人的声音:“可。”
丰子翌出城本就是临时起意,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在这茶棚里竟遇上了一个他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人——
茶棚中三三两两地坐着不少人,可他偏偏一眼就瞧见了那道熟悉的绿色身影……
程苒和青珑魏乘分开后心中有些烦乱,便没有立刻返回温泉庄子,牵着马在官道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直至瞧见这家茶棚,进去点了一壶茶水。
若说那经久未见的二人,偶见间于途中相逢,大抵会觉得惊喜非常,可那终究是寻常的故人。
于程苒而言,丰子翌大概就相当于昔日留在心头的一根银针,不会常常想起,但偶尔还是会觉得刺痛。
到底是曾经认真喜欢过的人,哪怕只是一厢情愿呢!
丰子翌一直站在原地,程苒也坐着没动,两个人分明只隔了几丈的距离,中间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小厮也认出了程苒,错愕不已:“程,程姑娘?”
“老板,再拿两个茶碗!”程苒朝里面正忙碌的店家喊道。
“好嘞!”
丰子翌带着小厮走上前来,坐在了程苒对面,小厮端起茶碗,自觉道:“大人,程姑娘,你们聊,我过去看着马车。”说完便一溜烟儿地跑了。
两个人对坐良久,却又一时无话。
第四百五十三章 番外篇之程苒
“许久不见啊,丰子翌。”程苒笑了笑,弯弯的眉眼像是皎洁的新月一般。
丰子翌袖中的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末了却只是点点头,道上一句再寻常不过的:“是啊,许久不见。”
“你……这段时间都去哪儿了?过得还好吗?”他听见自己轻声问道。
“还不错!梁州,大漠,苗寨,水乡,零零总总算下来也跑了不少地方,你还真别说,这外面的世界的确是要精彩许多。”在谈起这些时,她眼中都是带着光的,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喜欢这样的日子。
“你呢?”程苒本是随口一问,话一出口又觉自己问的实在多余,于是自嘲地笑笑:“噢不对,我原不该问这话的,你如今已是正二品的左都御史,皇上的左膀右臂,坊间到处都是你的传闻,想来定是过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