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绎到了苏杭,先是以雷霆手段,将那些背主的人都揪了出来。
这些对于生意有一定主导权的掌柜,可都是姜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才得以培养出来的,为的是替姜家看着各地的生意,可不是为了让他们趁着主家不注意背刺一刀的。
而这些人,几乎都是姜家的家奴。
可以想象,那几家为了诱得这些人背主,确实是舍得下本钱,要不然也不会让这些姜家的家奴敢于背主了。
奴才背主,那可就太好处理了。
姜绎认下了这些人接的那些订单,但同时,也没有饶过这些人,不仅敲锣打鼓的将这些人直接发卖出去,在发卖之前,甚至还特意问了针对姜家的那几家要不要将这些人收过去。
这场针对姜家的阴谋,到了后来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再怎么说也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讲,姜绎如此举动,可不就是把那几家的脸皮都给撕了下来,再狠狠踩上几脚么。
到最后,那几家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不得不花了大价钱将这些姜绎不要的家奴给买了过去。
若不如此,将来他们再想做什么,又哪里还有人会相信他们许下的承诺?
“姜家培养这些掌柜也花了不少的银子,还别说,把他们发卖出去,倒也算是能回个本。”姜绎笑着道。
再后来……
那几家都觉得,姜绎会这般大张旗鼓的发卖这些背主的家奴,不过是姜绎无计可施之下的恼羞成怒,只是为了恶心他们。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反而更放心了,甚至以着猫戏老鼠一般的心态,看姜绎是如何做那困兽之斗的。
所以,后来姜绎先是将姜家库房里存着还没用完的生丝悄悄放出去卖了个好价钱,待姜家海船将大量生丝运回来后,又再以同样的手段将这些来自海外的生丝卖出了一部分,那几家的掌事人才会疏忽大意,并未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不对。
等到他们察觉到不对,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这几家确实也算是有实力,几家联起手来,也能够拿出巨额的银子来给姜家做局,但他们能拿出来的银子也是有限的。
最开始他们拿出来的银子倒是堪堪能将苏杭一带市面上的生丝都收入囊中,让姜家陷入无丝可用的困境,可后来,当再有生丝源源不断地被人投入市场,这几家就开始力不从心起来。
也就在他们吃不下这些生丝的时候,姜绎又极为高调地宣布了,姜家自海外运回了大量的、足以解了这次燃眉之急的生丝……
如此一来,生丝那被炒到了十几倍的高价,顿时就雪崩了。
若说这几家手里握着的生丝,原本是价比黄金,那么后来就与废物差不了多少了。
在这场生丝之争中,其实很多人心里都存着一个疑惑。
那就是,以姜家这么多年来的底蕴,若真的找不到解决之法,那么姜家到底能不能够拿出那么多的银子来亏。
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姜家根本就没有落到那一步。
但那联手给姜家下套的几家,却是一定受不住这样赔的。
所以……
“我启程回京的时候,那几家没有办法之下,只能将手里那大量的生丝,以比从前的市价还低的贱价卖给了姜家……”
“从今年起,苏杭的商场上,那几家是不复存在了。”
姜绎最后笑着给这场商场上的战争下了个定论。
听他说完这种种,众人才轻轻舒了口气。
第369章 姜家的前路
杨氏轻轻叹了一声:“商场如战场,这其中的诡谲之处,半点不比战场上来得少……”
姜家人都轻轻笑了笑。
身为姜家人,他们早已习惯了。
姜家这一路走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类似的困境更是经历了不只一次,姜家先辈们留下的手札之中像此类事件可是不少。
而这些经历,这些先辈们留下来的富贵经验,其实才是姜家人最宝贵的财富。
杨氏这时又看向姜延和陆氏:“也不怕你们笑话,想来你们也知道了,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这次还做出了糊涂事,竟然想着在这件事之中去捞上一笔……”
她连连摇头。
就穆从文和孙氏赵氏这样的头脑,想在姜家这里占便宜,只怕是被人坑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然,这次是孙氏赵氏等人咎由自取。
她们就不想想,姜家能从大安朝开国之时一直传承至今,牢牢稳住大安朝首富的地位,会是易与之辈吗?
明明这婆媳俩也都是国公府出身,怎的就能如此眼皮子浅呢?
杨氏也是不解。
陆氏这时轻声安慰道:“老祖宗,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已是古稀之年了,就不要再为着这儿孙之事伤神了吧……”
杨氏笑着点头:“没错,我也想开了,就由着他们折腾去吧,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我如今啊,只想好好看着圆姐儿和珺哥儿长大……”
“本该如此。”陆氏笑道。
几个长辈说话的时候,姜绎朝着姜娆和穆珩使了个眼色,然后去了偏厅。
姜娆有些疑惑,但还是与穆珩一起跟了过去。
“哥,有什么事?”姜娆问。
姜绎微微沉吟了一会儿,道:“阿妩,明远,你们说……若是把姜家的部分产业上交,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