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心里也是十分看好沈清棠的,一方面是喜欢,另一方面是愧疚。所以也想让她在这个后宫中有立足之地,甚至可以在皇帝的心里也有一席之地。
她虽然不得先皇的宠爱,但依旧是皇后。在先皇的心里也有一席之地,所以她的下半生才会风光无限,安安稳稳。
她希望沈清棠也能像她一般,下半身安安稳稳的。
柳嬷嬷转向了轻松愉悦的话题:“太后,三王爷说后日进宫陪您用午膳呢。”
太后收起心中的思虑:“轩儿也有十多日没陪我用过午膳了,甚好甚好。到时候叫上皇帝和清棠吧。”
柳嬷嬷笑道:“是。”
这两日,萧奕承虽然都会去映月轩,但沈清棠依旧不愿意开门见他。一旦他坚持见她一面,沈清棠就会跪在地上磕头。萧奕承无奈,也只能隔着门同她说两句话。
所以知道太后邀了她和沈清棠一同用午膳,萧奕承心里都有些期许。
去寿康宫之前,换了好几次衣裳。
最后选定了一套常服,常服边角低调的绣着暗纹,金融点缀,青玉缎带,头上戴着精致的藤蔓花纹金冠。
“换那双腾云祥云靴。”
换了三双靴子后,萧奕承依旧不满意,曹德润任命的唉了一声,便去拿那双腾云祥云靴。
皇上还是第一次这么重视穿着呢,换了整整两套衣裳,三双靴子。
待换上这双腾云祥云靴后,萧奕承终于满意,这才浩浩荡荡的朝寿康宫走去。
沈清棠早早的便到了寿康宫,一直跟在太后的身后伺候、闲聊着。
而萧奕承和萧轩之便在一旁的桌上下棋。闲聊之际,沈清棠已经多次感受到一股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等萧奕承从她的身上收回目光时,眼前的棋盘已是死路一条。
“皇兄,臣弟赢了。”萧轩之高兴的站了起来。
萧奕承淡淡的应了一声:“棋艺上涨的很快。”
用膳的时候
萧轩之和他们几个绘声绘色的说着,他在征战时期遇到的趣事。
萧奕承兴致并不高,心中藏着其他的事,所以并没有多认真的听。
所以最后认真听萧轩之绘声绘色讲故事的也只有太后一人。到最后就变成了萧轩之和太后两个人的独角戏。
“母后,你不知道?大硕十分喜欢吃辣,几乎顿顿都要放十多颗花椒。儿臣在边疆顿顿吃辣,刚开始觉得胃疼的难以忍耐,到后来竟然也变得无辣不欢。”
太后担忧的问道:“轩儿的胃无事吧。”
“还有,有一次在战场上打仗,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所有士兵都被吹得七倒八歪的。那已经是我朝和大硕第一次和平的宣告停战……”
萧轩之的性子开朗,一场饭下来几乎都是他挑起的话题。
萧轩之夹起一块红烧鲤鱼放在太后的碗里:“母后,这个好好吃啊。”
太后宠溺的看着她:“你喜欢吃,自己多吃点,不必管母后。”说罢,夹了一筷子四季豆放在他碗里:“这是你爱吃的四季豆。”
萧轩之笑道:“母后对儿臣真好,还记得这是儿臣喜欢吃的四季豆。”
太后笑盈盈的:“小的时候,一碗四季豆有大半碗都到了你的嘴里。”
第106章 紧紧拥抱
沈清棠侧头看了一眼萧奕承,却见他毫不避讳地盯着太后和萧轩之。只是那双眸子里没有了往日的光彩,暗沉沉的一片。
沈清棠似乎在那双眸子里看到了羡慕和渴望。
她同样发现,太后对皇上说话做事都是中规中矩。而对三王爷则更多的是宠溺。
不过也不难找出原因,皇上的性子就比较沉闷,平日里与太后相处也比较规矩,没有了母子之间的温馨和轻松,更像是君与臣之间的相处。
而三王爷性子爽朗,与太后的相处也是十分轻松与自在,三王爷也常会说出一些话,逗太后开心。
所谓爱哭的孩子有糖吃,会撒娇的孩子有人疼。
沈清棠从前也是个有糖吃、有人疼的孩子,可自从姨娘走后,她也变成了没糖吃、没人疼的孩子。
沈清棠至少吃过糖、被人疼过,但萧奕承从小就没糖吃、没人疼。这么多年,他都是怎么过来的?
沈清棠一直盯着萧奕承看,萧奕承似乎察觉到什么,抬起头,漆黑如深潭的眼底对上了她的视线。
沈清棠率先移开了视线。
萧轩之突然看了一眼萧奕承道:“母后,儿臣记得皇兄也喜欢吃四季豆。”
太后微微一愣神,面上露出愧疚之色:“是啊,你皇兄也喜欢吃,但你小时候总抢着吃。”
萧奕承眼神中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失落:“朕现在不爱吃了。”
太后浅笑盈盈:“你皇兄啊,现在最喜欢吃黄鱼羹。”
萧奕承觉得心中苦涩,四季豆是他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萧轩之也喜欢吃,所以他总是会让着萧轩之。
而黄鱼羹是他登基之前最爱吃的。但登基之后,总是寻不到那熟悉的味道,久而久之也不爱吃。
沈清棠特意观察过萧奕承最喜欢的吃食。他是喜欢吃黄鱼羹,不过只能算得上一般。
沈清棠不免有些心疼他,太后记得三王爷最爱的吃食,却独独忘了皇上的。
“太后,皇上最喜吃这东坡豆腐和猪蹄笋。而且呀皇上不喜花椒和蒜,但甚喜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