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点头:“既然如此,哀家也不负了你的好意。”
“哀家记得你本是贵人,为何会变成答应。”
“皇上宠爱璟妃娘娘,有一次错把嫔妾认成了璟妃娘娘。许是怕璟妃娘娘知道后不悦,便……降了嫔妾的位份。”
张答应像是想起了伤心事,拿着帕子掩住半张脸,两眼通红的。随后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又故作善良的开口:“不过,嫔妾能有几分像璟妃娘娘,也是嫔妾的福气。”
柳嬷嬷在一旁听着一肚子火气。
她承认她更喜欢璟妃一些,之前也是对张答应无感。但张答应怎能张口就来?
分明是张答应自己扮做璟妃的模样邀宠,被皇上识破罢了。张口闭口璟妃,但此事是跟璟妃娘娘无半分关系。
璟妃也真是晦气,摊上个这个人物。
太后不知真正的情况,故作心疼张答应:“皇帝未免也太感情用事了。”
“太后娘娘切莫因为嫔妾而与皇上闹不愉快。”张答应诚惶诚恐的起身,俯身:“太后,都是嫔妾多嘴了。”
“你无错,快起来吧。”
柳嬷嬷欲言又止。
夕阳慢慢地坠下山去了,满天红霞,好似天女撒下一件红衣裳。路边的花草树木好似都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一群鸟儿从天空掠过,在视野里留下一串美丽的剪影。
张答应带着太后逛了行宫凉爽的几处。
第195章 太后谈话
太后瞥了一眼柳嬷嬷,淡淡道:“你有什么就说吧。”
这一路上,柳嬷嬷都不知欲言又止多少回了。柳嬷嬷也跟在她身边几十年了,柳嬷嬷一个动作,她就知道在想什么。
柳嬷嬷抬眸道:“太后是真的相信张答应所言。”
太后嘴唇微翘,指甲缓缓滑过茶盏斐漏芙蓉花盖,让人看不出心里所想:“你觉得呢?”
柳嬷嬷不敢言语。
太后啜饮一口茶,意味深长道:“你跟在哀家这么多年了,还不了解哀家?”
想当年,她也是一步步从低位升上来的。经历过的大风大雨,恐比她们喝过的茶都要多。从嫔到贵妃到皇后,再到现在的太后。
她只是年纪大了,并不是傻了。那些想利用她的蠢笨嫔妃还没那个本事。
后宫里的女子怀着什么心思,打着什么主意,她最清楚不过。
更何况,仅凭一人之言,她又怎会怀疑自己的儿子,反而去相信一个毫无名头的宫妃?
过了好半晌,柳嬷嬷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俯身道:“太后英明。”
柳嬷嬷对自己也真是无话可说了,太后是什么人?能被一个小小的答应给瞒了去?
她也是瞎操心了。
太后笑着问:“说罢,张答应究竟是怎么惹恼了皇上。”
“奴婢怕污了太后的耳。”柳嬷嬷垂头,这件事情真要说起来确实不大好听。
太后什么荒诞之事没见过,什么流言没听过。她今日非要知道张答应做的那些糗事了,太后不容拒绝道:“说罢。哀家听着。”
柳嬷嬷深吸一口气,“奴婢听说,张答应多次模仿璟妃的一言一行。并多次在月下衣衫单薄、矫揉造作、凹显身段。故意引皇上前来。”
这可不是柳嬷嬷夸大其词,张答应衣衫单薄、矫揉造作、凹显身段,可都是不少人亲眼所见的。
只是,张答应尖着嗓子说她就是皇上的棠棠这些话,柳嬷嬷还是没能说出口。
太后饮了一口茶,压下心底微微的惊愕。
张答应果然好大的胆,作为后宫的嫔妃,在外面就衣衫单薄、矫揉造作、凹显身段。
她见过最甚也就是抚琴邀宠,轻歌曼舞邀宠。凹显身段的确确实实还是第一回 见。
“皇后就没让她好好学学规矩?”
柳嬷嬷道:“回太后,皇后扣了张答应三个月的俸禄,撤了张答应半年的绿头牌。”
太后冷嗤一声。只打雷不下雨又有什么用。
太后眉目间的春水不在,微微蹙眉:“你去传话,让明贵妃看着办。该罚就罚。”
言罢,柳嬷嬷正想下去吩咐。又听到太后略显疲倦的声音:“让清棠来用晚膳。”
柳嬷嬷应了一声。心里却叹了叹气,太后到底还是受了张答应的影响。希望太后、皇上和璟妃能如往常般吧。
群山在夕阳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暮色已经模糊起来了,堆满着晚霞的天空,也渐渐平淡下来,没了色彩。
沈清棠到了寿康宫,便见柳嬷嬷候在院子里像是在特地等她。
柳嬷嬷知道太后也是真心喜欢沈清棠,同样,她也是打心底欣赏沈清棠的,也不希望太后和沈清棠被旁人挑拨了去。
柳嬷嬷希望沈清棠和太后能像往常一样,随后,笑着道:“娘娘,您见太后之前。奴婢还是要多嘴吩咐几句。”
沈清棠点头,含笑道:“柳嬷嬷且说着,清棠都听着。”
“太后本不想管后宫之事,也不想过多管皇上之事。但后宫难免有几个多嘴之人来嚼舌根,还望娘娘能和太后娘娘能好好说说。”
“娘娘还怀着身孕,太后自然不舍得怪罪娘娘。”
原本沈清棠还在疑惑,太后怎么好端端的来找她用膳。如今听柳嬷嬷一言,心里有些了然。原来是后宫之中,有人对她不满了。告状告到太后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