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比较模糊的照片马上引起了薛绾绾的注意力,那好像是一只双头冰蜥。
薛绾绾忍不住快步上前,站在照片前方细细端详。
这张照片是以仰视的角度拍的,在这个角度下,背景上的冰川看着完全就是直角。而一只双头冰蜥正在冰川上往下爬,抬起的爪子带着试探的意味。
双头冰蜥之所以会有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们有两个蜥蜴状的头。
它们身上的鳞甲偏向于冰蓝色,只有腿部和腹部一些区域有着更深一点的颜色,颜色上接近山岩。而在背部与头部的中间则有着一些尖刺结构,这些刺就是雪白色的。
双头冰蜥的配色使得它外表乍看上去就像是一块被积雪覆盖住的山石,形成了很好的拟态效果。
从这张照片就可以看出来摄影师的照相技术不错,这张照片不仅很清晰,还将双头冰蜥那种小心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双头冰蜥会进化成三头蛟,之后再进化为九头冰龙。
网友们就曾经戏称,双头冰蜥的减肥之路就是它的进化之路。
双头冰蜥说实话有点方头方脑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个头的关系,使得它头部的存在感很强,这就显得头有些大。
而在进化之后,三头蛟的身材一下子就变得纤细些了。薛绾绾个人认为,主要是脖子变长变细了,就显得它头没那么大了,九头冰龙也是同理。
这张照片上并没有写下编号,薛绾绾也就只有开口问了,“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最近也有双头冰蜥出没吗?”
“我看看——这张照片啊。”老杜走过来,“这张照片还是我两年前拍的。那时候我去外头测量粒雪线,没想到就碰上了这家伙,这才有的这张照片。”
“碰到了,然后呢?”薛绾绾感兴趣道。
“哈哈,那还有什么然后啊,我当时就紧赶慢赶回观察所了。”老杜道,“像是我们这样在这种地方工作的人,看异兽的眼色比看机器重要。有时候机器是不灵的,但异兽基本上还没有判断错的例子。你还别说,我碰到它那天,当天晚上就有暴风雪了。”
薛绾绾点了点头,又问道:“像是双头冰蜥这样的异兽,观察所都是怎么观测的?它看着也没其他照片了啊。”
“像是这一类的危险异兽,一般的观测准则都是不靠近的。”老杜介绍道,“当然这里面也得分不同的情况。像是非洲草原那一片地区,虽然危险等级差不多,但是地形却差太多了。”
“在那里视野开阔,配上足够的光学仪器就可以用肉眼来进行观察了。这法子在雪山这里就完全不管用,我们对九头冰龙族群的观测基本上都是先收集它们的活动踪迹,再通过计算机科学估测它们的族群数量。”
“九头冰龙是雪山里体型最大的异兽,生态位很高,是我们观测的主要目标。根据研究九头冰龙族群的数量变化,就可以为雪山生态的研究提供很多数据。”
“那在念青唐古拉峰这里,九头冰龙基本分布在那片区域呢?”薛绾绾再次问道。
“我带你看看地图。”
老杜说着,带着薛绾绾来到了一张木桌前。
“看,这就是唐古拉山脉。”
这是一张等高线地图,老杜先点出了纳木错的位置,再移向山脉。
“这一片山区的山峰基本都是五六千米以上,念青唐古拉峰在这里,四座山峰,纳木错就在主峰这。”
“看这个等高线就知道了,念青唐古拉峰有很多峭壁。而沿着等高线画线的话,就能看到明显的三条山脊,那就是西面东面和南面。”
“这四座山峰都受到强烈的第四纪冰川作用,西北方向这里是最陡峭的,等高线很密。这里只有像是雪绒绒或是雪兔子草这一类的异兽存在,就是登崖羊这一类攀登能力非常强的异兽也不会轻易去那里。”
“南北侧的峡谷里是冰川,又有冰墙又有裂缝,险恶万分。”
“而北坡这里也是冰川,但基本是横向的。”
“九头冰龙族群也并不是只在主峰这里活动。根据我们的观察,它们的行迹会流动在山脉之中,形成一片领地区域。雪山上资源没有陆地上丰富,这也使得九头冰龙的领地范围很广。”
“而根据我最近的观测情况,只在刚才说到的冰川附近发现过它们族群的踪迹。”
这番话的意思无疑就是告诉薛绾绾等人,如果真要去找九头冰龙,就得亲身去冰川带附近冒险了。
薛绾绾一时沉默不语。
罗杨和张钧豪两人的脸色也不好看,两人对视了一眼之后只默默地看向薛绾绾,像是只等着她拿主意。
毕竟,这一次的行动是以薛绾绾为主的。
是专业登山员也不意味着他们就对雪山毫无畏惧。
没有登山队会毫无准备地攀登一座高峰,只是很少有人会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而已。
到了这时候,薛绾绾只愈加清晰地感觉到,登山员现在对自己只存在一个辅助作用了。
他们两者之间的宗旨本来就是相悖的。
登山员的经验更多的是在求生,但薛绾绾现在却不能只把安全放在第一要素上了。
“我去会更安全一些。”薛绾绾开口道,“我还有焚烬龙来做保险,实在撑不下去了也能让它至二级带我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