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着哈欠儿掀开帘子,仰头望了望,满天繁星。
这几日,她戴着面具发现,镇扬县上空的黑雾又逐渐散去,飘往了其他方向。
册子也时不时拿出来悄悄看看,上面还没有新的线索。
方瑶重新躺了下去。
她有些不大明白,为什么召南那么诡异,可面具上的黑雾都在往北方聚集。
忽然,后面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方大师!”
方瑶猛地坐起身,是楚南的声音。
她以为自己大抵是不会和楚南再见面的了。
到现在她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楚南在见过她“真面目”后的表情,可以用惊恐和幻灭来形容。
甚至直到她连夜离开楚府,楚南从头到尾都未再跟她讲一句话。
很快,马蹄声越来越近,追了上来。
李富贵连忙“吁”了一声,马车停了下来。
方瑶披上外衫,掀开车帘,外面坐在马上的人果然是楚南,他身后还跟着十几个侍卫。
她顿时紧张起来,莫不是她又有什么跟灵兵啊扯上关系了吧?
“小侯爷,你这是……”
“这是我父亲要我交于你的通行文书。”
方瑶惊喜地接过楚南手中的东西。
虽说这荒年乱世流民甚多,各地人口管理不甚严格,但更多的都会像是郦阳县那样的情况。
可有了这个,他们以后若是在别处想进城,只需要将通行文书拿出来即可,也算是替她省了不少银子。
之前她就拿了郦阳章县令的通行文书,但只能在相邻的几个县城使用。
楚西侯怎么也是个侯爷,他开具的东西,那自然是更好用。
方瑶将东西收好,抬头冲他真挚道:“辛苦小侯爷亲自替我送来文书,还得麻烦你代我向楚西侯道谢了。”
楚南望着那张明**人的小脸,有些移不开视线。
这真是那天夜里跳起来打人的,还要替父亲管教女儿的悍妇吗……
最后千万情绪,只汇成了一句话,“方大师,一路平安。”
第106章 大人也得靠吓唬
楚南并没有停留太久,便驾马离去。
方瑶拿着文书喜滋滋的,并不知晓自己曾经给一个从小生在富贵人家的贵公子,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车队顺着官道一直走天亮,才离开了县城的区域。
镇扬县这次受灾确实有些严重,除了西河村外,邻近的村子也都遭了殃。
官道两旁的田埂同样被啃食的光秃秃的,偶尔有零星几个农民,在地里捡些死了的蝗虫回去。
但更多的是拖家带口的流民,他们得知镇扬城外有灾民救济点,纷纷结伴前往。
“娘,我饿……”
路边一个大半的孩子黑漆漆的眼仁儿,直勾勾地盯着方瑶他们一辆又一辆牛车。
“这些车里都是会打人的官老爷,快回来,咱们去县城。”
一个浑身脏污的妇人连忙扯了孩子,低头离开。
方瑶沉默地拉上帘子。
官道附近的流民难民尤其多,路上那些人望着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求,叫她不敢直视。
这沿途的风景若是再看下去,怕是会叫人心情抑郁。
窝在马车里昏昏欲睡许久,车队终于找到一处地方休整。
方瑶一睁眼就看到姜氏还在编东西,伸了个懒腰,忍不住道:“姐,你也下去活动活动吧。”
“你带大宝和小妹下去转转就行。”姜氏手中不停,“趁着现在车子不晃悠,我多做一会儿,到时天冷了你和孩子们就都可以用上了。”
方瑶有点暗自后悔,这些日子她想了诸多小点子,除了让老木匠做衣架,又想到让姜氏他们再做些像她那个时代,帽子围巾面罩三合一的多功能挡风帽。
结果姜氏似乎太认真了,只要马车晃得不厉害,她就拿起针线和皮毛。
方瑶不止一次发现,因为马车突然的颠簸,姜氏针头扎进肉里的意外。
现在马车停了,姜氏更是像屁股长在了车里似的,坐在那儿缝缝补补起来。
“姐,现在还没到十一月呢,你这么着急做甚。”
“你这丫头,莫要以为这几日天气看着还暖,到时冷下来,你哭都来不及。”
方瑶知道再说也劝不动她,小妹又黏糊得紧,她只得带着俩孩子先出去。
在车上颠簸了大半天,大多数人全都下来活动筋骨。
日子逐渐昼短夜长,牛车走得又慢,未免路上耽搁太多时日,方瑶和大伙儿商量过。
之后北上的途中,白日都是随意吃些提前做的干粮,待夜晚找到了合适的露营地,再好好生火做饭。
现在是晌午,主要是让累了大半天的牲畜们歇息歇息,再吃些粮草。
大伙儿现在都三三两两地拿出窝头、干馍,就着酱菜和水吃。
方瑶大声问了句:“水都是熟水吧?”
“大师,放心,烧得熟得不能再熟了,还差点烫坏了我的水囊呢。”负责烧水的二丫娘拍着胸脯保证。
方瑶满意地点点头。
几日前小妹夜夜哭闹,说是肚子疼,后来在镇扬县城找来大夫,才知是肚中长了虫子。
开了副药好说歹说地哄着小妹喝了下去,不日竟真的打下了两条将近三尺长的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