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突然醒来时,发现车里点着煤油灯,姜氏又在继续缝制东西,大宝和小妹拿着她买回来的书,咿咿呀呀地乱读着。
她揉了揉睡得有些昏沉的脑袋,打开窗户看了一眼,又立刻关上,重新闭上眼睛嘟囔道:“原来天还没亮啊……”
“姨姨,不是天没亮,是太阳不见了。”
大宝抬头,脆生生地指正道。
方瑶猛地睁开眼睛,立即戴上面具,再次试着看向外面。
果然,天空灰蒙蒙的,太阳在一层厚厚的黑雾后面,透露出模模糊糊的光晕。
若是她摘下面具,这天就立即变得暗沉沉的,和入夜时差不多的光景。
“这是怎么回事……”她不由疑惑地喃喃自语,她还以为第二天就会恢复……
方瑶再次看向东北方向,那瘴气愈发明显了起来。
姜氏叹气:“两年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不过是晚上,我出去起夜,头顶的月亮一下子就暗了,后面连续半个多月都阴沉沉的……”
姜氏说起这个,就忧心忡忡起来,“那次之后,大祥就发生了大旱,一直到现在……”
方瑶有些惊讶,原来这竟不是第一次发生么。
如姜氏所说,接下来整整一天,头顶的天空都是日月无光,到了晚上更是暗沉沉的。
而路上,流民再次多了起来。
夜晚,车队驻扎时,一个丫鬟模样的女孩怯生生地走了过来。
“请问,你们是要去漳湘县吗?”
第112章 漳公子
风很大,天又暗沉。
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零星的雪花飞向远处的荒野。
小丫鬟一身薄薄的夹袄,小脸冻得通红,可怜巴巴地望着李富贵:“我们也去漳湘县,可否随着各位一同前行?这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因为憋着尿迫不得已出来的阿武娘,裹着毛绒绒的羊皮袄挪出牛车,朝那黑马车瞅了一眼,很是不客气地大声嘟嚷:“还路上有个照应?也不知是谁照应谁。”
小丫鬟原是看李富贵像个领头的,没想到李富贵没吭声,自己就被阿武娘噎了一下,连忙道:“我家公子着急回去参加祭祀大典,若是你们愿意护我们一程,我家公子愿出纹银五、五十两!”
刚要钻进茅厕帐篷的阿武娘立马退出来,两只满是褶皱的耷拉眼儿目光炯炯,“啥?五十两?”
“没错。”
小丫鬟瞅了瞅她,底气足了些,“我家公子就是漳湘县本土人士,可以先付一半银子,到了地方后再付剩下的。”
李富贵有些纠结,因为在路上遇到蒙面杀手的经历,让他对所有主动靠近的人都很是警惕。
只不过这辆黑色马车比他们更早停留在此处,按理来说,他们车队才是后来者。
可这里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闻言便道:“这样吧,我得跟我们家大……大小姐商量一番才行。”
小丫鬟双颊有些泛红,眨巴着一双黑眼睛,可怜巴巴地点了点头。
李富贵返身去找方瑶,隔着车帘,他声音不算大:“大……大小姐,那里有人……”
自从大白天遭遇了杀手,方瑶现在除了吃饭,几乎一天到晚都戴着面具,就为提早发现附近的异常。
外面的谈话,她自然早已听到,回道:“答应她,保持些距离就好。”
方瑶的声音有些大,站在外面不远处等候的小丫鬟都听到了,她抿着嘴道了声谢,没再等到什么回应,只好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马车里。
姜氏将灯芯儿拨了拨,火苗亮了些,略微担忧道:“跟陌生人同路,会不会不大好?”
“姐,就算我不答应,他们到时候还是能跟着,咱们总不能不让人走路啊。”方瑶笑嘻嘻道,“所以,还不如应下,还能赚点儿零花钱。”
姜氏还是不放心:“万一他们跟那些蒙面人一样,冲着你来的……”
方瑶压低声音:“姐,莫慌,若是他们真是冲着我来的,那也不是我不答应就能避开了的。”
“啊……”
姜氏哑然,随即长叹了口气,“那你一定要叫李富贵他们注意些。”
方瑶点点头,忽然问身边的人:“姐,大宝,你们闻到什么臭味了吗?”
大宝和小妹都摇摇头。
姜氏使劲嗅了嗅鼻子,随即疑惑道:“这车厢里哪有甚么臭味,我闻不到啊,出发前都用艾草熏过几遍了。”
“唔,或许是外面的,我出去看看。”
方瑶披上新的羊皮长袄子,取下面具放进随身挎包里,戴上了防风帽。
鼻尖隐约萦绕着的臭味果然淡了些许,但还是可以闻到。
方瑶掀开帘子,跳了出去。
随着凛冽的寒风从背后袭来,那股异味愈发明显。
方瑶往旁边走了两步,从两辆马车间的缝隙往后看,一辆黑色马车正停在三丈开外的上风口。
车帘拉拢着,丝丝缕缕的白色热气儿从车帘缝隙里冒出来,又随着风飘到了他们这处。
“那边儿是谁?”
樊辰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方瑶扭头,顿时默了。
她还以为樊辰这厮定然没有料到温度骤降,每次都穿着飘逸的长衫长袍长褂,这次肯定会过得很狼狈。
谁知,樊辰身上那套做工精良的狐绒披风差点闪瞎她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