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打了电话过去,无数次的对方正在通话中,显然是连电话也被拉黑。
事情太突然,完全没有一点预兆。
他想马上回国,
但接下来的研讨会流程很紧凑,而且他还要做汇报。
四天的时间,周之越都没能联系上许意。国外的事结束,他订了最早的一趟航班回国,直接回到学校对面那套公寓。
打开门,发现里面大部分东西都还在,但房中似乎还是空了不少。
许意已经离开了,还带走了所有属于她的东西。其余的,比如他送给她的礼物,还全都留在这里。
周之越开始犹豫,要不要去苏城找她,但又打开手机,看到她最后发来的那条信息,觉得就算是问清楚,大概也改变不了结果。
此时,赵柯宇打来电话,约他出去喝酒。到了酒吧,周之越脸色阴沉,立刻被猜出毕业季分手的遭遇。
赵柯宇安慰:“诶呀,毕业了,90%的情侣都会分手,有什么呢。剩下9%,也会在毕业后的三年内分手,这很正常。"
周之越喝了很多,垂眸说:“我想去找她。”
赵柯宇:“她不是已经回家了吗,你打算找到人家家里啊?”
周之越没说话,又灌了一杯酒。赵柯宇递烟给他的时候,他还下意识想拒绝。但转念一想,许意已经不管他了。
"你知道她家在哪吗。"“可以查。”"别,兄弟。我劝你还是算了,看开点吧,做人要往前看。"
两人来的是一家小酒吧,赵柯宇朋友刚开的,没在包间,能清楚听到邻桌的对话。
旁边那桌是两个女人,也喝了很多酒,说话声音盖过了音乐声。
其中一个人说:“妈的,我都快烦死了,前男友怎么都阴魂不散的!”
另一个人:“是啊,我前男友也是,分手就是分手,还非要问清楚原因,老娘就是不想说才直接赠送拉黑套餐的好吗。"
“问清楚又能怎样,帮他积累失败经验好找下一任吗。”
"服了。诶卧槽,我前男友又给我打电话了,傻逼吧,我这手机号又不能换,拉黑了还换着电话给我打,这种能不能报警啊。"
"给他挂了。装什么深情,我前任还发消息问我,不是说好的以后每年都陪他过生日吗’。呵呵吧,都分手了,谈恋爱时候的保证一律作废都不懂。"
赵柯宇朝他扬扬下巴,"听到了吗?"
周之越:"……"
那次,喝完酒,他回了趟学校,把毕业手续办完,跟联系好的硕导沟通。
他没再回学校对面的公寓,开始重新申请国外的学校。分手后的日子,像是又回到了大学之前,但比大学之前还要无趣。
由奢入俭难,跟许意谈了三年,周之越已经不习惯独自一人的生活了。
在MIT读了三年硕士,毕业后,他留在导师的项目组继续工作,研究一些合作课题,每天两点一线,生活单调至极。
他刻意把每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满,但到了夜里,还是不受控制地会想起许意,想起以前跟她在一起的日子。
这样的生活又持续两年,导师建议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许能有留校的机会。与此同时,赵柯宇也联系他,说最近芯片行业在国内也是风口,想跟他一起投资开一家芯片公司。
赵柯宇家里是做药品生意的,他对药品行业也是毫无兴趣。两个选择摆在周之越面前,几天后,他回复了赵柯宇,等美国的项目工作交接完,他就回国。
那时,他自己都没想明白回国的原因。
就好像,心里总有一件放不下的事,隐约觉得,如果就这样一直在美国发展,会留下永远的遗憾。
夏天快结束时,周之越打包行李,搭乘回国的航班。刚回国,各种事情都很多,搬家、招募员工、应付长辈。
这年,周亦行也刚高考结束,跟他一样考到了北阳大学。
一切安顿下来之后,已经是一个月之后。在周亦行开学前,两人一起回了趟老宅。
老宅在北阳的西北角,开发区在东北角。周亦行白天刚去报完道,要他顺路送他回学校。
周之越开车载他到校门口,就匆匆离开。已经过去五年,学校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变化。
校园里,已经学校周围的方圆两公里,到处都是他和许意当年的回忆。他们一起散步走过的路、对面小区的那套公寓、不远处的生鲜超市.
他快速离开大学城这片,路上,周亦行打来电话。
“哥,你看下我的身份证和校园卡在不在你车上啊。我放口袋里的,现在不见了,可能坐你车的时候掉出来了。"
周之越靠边停车,扭头看了眼,座椅上果然有两张卡片。"在。我去学校门口,你出来拿。"
周亦行:“诶不行不行,快熄灯了,我出去来不及。哥你能开车给我送进来不?”
周之越调转车头,回到北阳大学。
刚开进去没多久,被保安拦住,告诉他现在开学季,宿舍楼那片学生多,不能把车开过去。周之越烦躁地揉揉眉心,停车,拿着两张卡片往男生宿舍走。
走到楼前,他没看见周亦行,拿出手机给他打电话。
刚接通,周之越突然感觉不远处有个很熟悉的人。他缓慢地转过头。
像是宿命般的相遇,但那一瞬间,周之越还以为是自己最近睡眠太差,产生了幻觉。十字路口的另一端,一盏幽黄的路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