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耳聋眼花,已经看不清人的脸,狰狞着问:“你怎么可能是赵诚!赵诚死在了延嘉殿,我亲眼所见,怎么可能……”
周聿昭吓得立刻跪在地上,连头都低垂……
赵诚丝毫不惧,看着她笑起来。
“是吗?皇祖母大约是大梦一场,梦里朕死在你的延嘉殿了。可自阿姐北上入京,朕一直和阿姐同住,不曾去过皇祖母的延嘉殿,想来皇祖母记错了,延嘉殿究竟死的是谁了……”
他说完也不等地上的人告罪,厌恶地看了眼床上的人,转身便出门去了,
明鹤先生当年大胆和他说,阿姐和他都是早夭之相,居然逆天改命。
可偏偏他们都活的好好的,他曾怀疑过,但没当回事。
老虔婆果然害过他们姐弟。
他面无表情站在廊下看着远处的景致,好久才平复的心情出了院子,赵幼澄正和康亲王妃说话,见他来了,赵氏起身他摆摆手:“快做吧。在皇祖母这里不讲这些虚礼。”
赵氏清浅笑了下,但没说话。
赵幼澄隐晦问:“皇祖母怎么样了?”
“人有些糊涂了。其他人就不方便见了,小心惊着了,老夫人进去看看皇祖母吧。”
赵氏半个时辰后出来,面色凝重。周聿昭至今跪在周太后的屋子里。
赵诚仿佛此刻才想起了,和吴顺说:“忠义候还在皇祖母那里,皇祖母病重,他是最难过的。让他回去吧,他这份孝心,朕替皇祖母领了。”
赵氏不动声色看他一眼,根本不敢多嘴,她今天听到的话实在大逆不道,她需要回去和丈夫商量商量。
她终于知道,今日为何来了这些人,赵诚大约是故意让她来的。
朝中时不时会有迎太皇太后回宫的声音,当年先帝驾崩的下的口谕,一直让人讳莫如深,康亲王亲办的,所以康亲王的名声至今都被人诟病。
赵诚和赵幼澄姐弟两人却至始至终都毫无意外,可见两人早知道太皇太后已经糊涂了,甚至说了一些不能为人知的胡话……
她转头看了眼细细和赵诚嘱咐的赵幼澄,目光深了深。
倒是难得了。
赵幼澄则是在嘱咐赵诚,刚才皇祖母说了什么不要计较。
赵诚在她面前很少违她的意思,他满口答应。赵幼澄也知道他不想看起来那么听话,很多时候他都背后处理了。
周聿昭跟着赵诚等一行人出了西苑,赵诚让吴顺送赵幼澄惠太微宫时,仿佛顺便说:“忠义候进宫,朕有事交给你。”
周聿昭今日过的提心吊胆,他做梦也没想到老娘娘能糊涂成这样……
赵幼澄听着赵诚召周聿昭进宫,她回头看了眼,但最后还是没说话。
吴顺随她进了太微宫,还特意看了趟裴霁,笑着说:“奴才回宫后,陛下定然会问起小郡王。”
裴霁已经认得吴顺了,见了他只管伸手。
吴顺抱了下裴霁,这才告退,临走前又说:“殿下放心,陛下说了‘朕的阿姐是大周的大长公主,将来是要同朕的皇后协理宫中事。’殿下只管放心,今日的事情和陛下不相干,和殿下也不相干。”
说完吴顺就转身出了太微宫。
赵幼澄也知道,今日的主角是康亲王妃,阿弟大约是让内阁拿个主意,最好是让宗室都知道。
总而言之,就是事情宗室做,赵诚要名声。
所以赵氏和康亲王说起今日的见闻,尤其关于太皇太后骇人听闻的胡话。
康亲王问:“陛下和婉淳公主都知道?”
“看样子是早就知道了。”
赵氏也觉得这些话有些难以出口。
“怎么会糊涂成这样,口口声声说亲眼见到陛下死……在了延嘉殿……”
“还有谁在?”
“忠义候也在,大约也是早就知道的。”
其实这是冤枉周聿昭了,周聿昭只知老娘娘糊涂了,并不知道她居然糊涂成这样。
康亲王皱着眉问:“今日去的人……”
“只有我见到了太皇太后。”
康亲王什么都没说,最后点点头说:“我知道了。”
赵氏急着问:“你知道什么了?”
康亲王又担心她说漏嘴,嘱咐道:“不要和母亲提起,这件事就此打住。太皇太后的事情容我想想。”
赵氏问:“朝中不是有迎太皇太后回宫的声音吗?”
康亲王:“你看陛下,有想迎接的样子吗?”
赵氏隐隐约约猜到了。只是她没想到陛下小小年纪,这里面的弯弯绕理的清清楚楚,而且已经递到了康亲王这里。
她惊愕看着丈夫。
康亲王看着她说:“现在相信,陛下早慧不是虚名了吧。”
“那忠义候……”
“他不重要。”
第132章 清理
周聿昭确实不重要, 就冲太皇太后今天说的胡话,陛下要杖杀他都不为过。
赵幼澄倒是不在意他,她回了太微宫, 裴岘晚间还问:“太皇太后怎么样了?”
赵幼澄犹豫了片刻,才说:“你觉得, 阿弟……”
她问到一半,又不说了。
她觉得赵诚的早慧,有点吓人。
他年纪小, 本不用这样。可他偏偏不让皇祖母好过, 偏偏让她的丑态众人皆知。
裴岘只是她的一个眼神就猜到她要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