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喊着李老四,“打水好好洗洗,别离福妞太近,孩子鼻子灵,小心嗅到血腥气害怕。”
李老四应着,就寻地方洗澡去了。
等他回来,村里人已经有了决定。
除了那三家,只有张石头的妹妹一家也跟了出去。
他们也有点脾气,都没用人撵,当时就挑着担子,拿着包裹,到远处点篝火,另外宿营了。
李老二见此,就喊了李老四,联合村长,开始统计村里老少人数。
最后,全村包括李家和张神医在内,总共九十七人。
其中能干活的半大小子十二个,需要照顾看管的小孩子八个,老人包括赵叔等人在内是二十二个。
剩下妇人二十,青壮三十四。
也就是说,清水村的逃荒队伍,需要吃饭照顾的老人孩子最多,能干活,能拿刀的青壮少。
这现状,真是让人想叹气。
商量了足足一个时辰,李老二才开始宣布众人的分工。
十二个半大孩子,由三个手臂残疾的老人家带着,负责每次宿营时候,捡柴火和打水。
八个小娃娃,平日放上骡车和驴车,有赵叔等三个瘸腿老人家看顾,就是宿营时候,他们都要一直看着。
这样,妇人们不用分心,就要负责所有人的早晚两顿饭,遇到机会,还要挖野菜,补充粮食。
其余老头老太太们则负责看管东西,筐篓包裹等,还有喂骡子和毛驴,晚上也要跟着轮流值夜。
当然,他们只是辅助,主要还是青壮男人们。
白日要守在队伍外侧,护卫老弱妇孺,晚上轮班警戒。
至于吃饭,各家按照人头每天交粮食到大灶。
等粮食都吃完了,再商量怎么办。
这般分下来,人人都有事情做,没人能偷懒摸鱼,也没得把李家人累死。
村人七嘴八舌问询,确认自己的差事后,不但没觉得麻烦,反倒心里很有安全感。
有事做,就证明自己有用,有用的人才能活。
这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的真理。
第93章 试探
这一晚,不论众人辗转难眠,还是兴奋低语,黑夜很快就过去了。
几乎是天边刚有一丝亮光,整个营地就忙了起来。
妇人们忙着做饭,原本家家都有小锅,这会儿烧上六七个就够了,甚至还能分出一个给小孩子熬小米粥。
男人们整理行囊,套车,去河边装水。
老头儿们吆喝着半大小子,当小兵一样训练他们拿棍子如何打人,打哪里最疼,半大小子们兴奋坏了。
很快,众人吃了饭,重整行囊上路了。
这一次,虽然还很生疏,但队伍明显不一样了。
前边骡车,后边驴车,中间都是妇人搀扶着老人。
男人们挑着担子,走在两侧,柴刀和镰刀挂在筐上,阳光下雪亮。
整个队伍,就像一个椭圆形的蛋。
偶尔有旁人想插进来,都被排挤了出去。
有人脾气不好,还要骂两句,村人立刻举起柴刀,那人就迅速让开了。
整整一日,只有中午休息了半个时辰,众人顶着太阳,保持这个队形,走出了足足五十里。
这比昨日可是快了太多,就是原本追在后边的胡老三几家,也被甩的没了影子。
倒是有聪明人,看出这个队伍不一般,一直紧紧跟在几十丈开外,借光同行,不必费力开路了。
日落时分,众人又寻了地方歇息。
不是众人吃不了苦,实在是队伍里老人孩子太多了,赶夜路又太危险。
这个时候,稳妥第一。
中午众人喝水吃干粮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远远观望,犹豫是不是要上前。
不难猜出,这些人必定是没粮食了。
不管是想付银子买粮食,还是讨要,众人都不想理会。
之前大旱,千里赤地,粮价翻了几倍。
除了大户人家有存粮,其余普通百姓几乎都空了米缸。
倒是地里补种了一些菜蔬豆子一类,但这般逃荒,根本带不出来啊。
所以,几乎所有逃荒之人的担子都没什么粮食。
这才几日,大人还好,孩子们已经面黄肌瘦,更有老人倚在路边,坐下就起不来了。
清水村众人硬着心肠,尽量不看不听。
村长恨不得磨破了嘴皮子,一遍遍嘱咐众人。
“都收起你们的好心,绝对不能给任何人干粮或者粮食。咱们只有这么几十人,路上同行的,前前后后简单一划拉就是几百。若是知道咱们有粮食,都会跑来。到时候就不是讨了,是抢!”
“对,谁敢给大伙招祸,就直接撵出去。都什么时候了,自己命都保不住呢,再烂好心,就去跟别人一起走!”李老四也是高声附和。
先前杀了刘家兄弟,他满身是血的模样,实在太深入人心。
如今他在队伍里说话,可是比村长还管用。
就这么连敲打带劝告,一日走下来,倒也平安无事。
但晚上要支锅做饭啊,这才是最大的危险时刻。
众人特意远离了官路,多走出二里,寻了个小山坳。
这里打水不方便,但众人却很喜欢。
因为这里隔绝了大部分的视线,易守难攻,只要把山坳前边护住,就不怕有人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