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红英和赵玉茹也跟着查漏补缺,一时间屋里更热闹了。
八国使节归来,让泉州港口更拥挤了,自然全城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于是,李家的请柬送出来,人人也没觉得惊奇。
毕竟这一个多月,李家四处采买,要给孙儿补办迎亲礼,迎娶金佛女王的事,几乎谁都听说过两句。
最先响应的,当然是唐家和岳家了。
唐老夫人听说家安回来,早就想来李家看看了,这次可有了借口。
她带了孙女,拉了一车的干货儿到了李家。
李老太同她玩得好,也没客套,收了东西就拉着老姐妹进了屋子。
船队从新都带来的好吃食,直接摆了一桌子。
文玉也被艾贝和文娟几个拉走,去看新都送来的新书和首饰布料了。
没一会儿,岳夫人也登门了,同样没有空手。
众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就更热闹了。
李家这么多人手,操办亲事又是一个月前就开始了,哪里需要唐家和岳家帮忙呢。
但人家来问一声,就是把李家放心里了。
李老太吩咐整治饭菜,留唐老夫人祖孙和岳夫人吃了午饭,又歇了晌儿,过了日头最烈的时候才送她们离开。
唐老夫人和岳夫人得了两罐子蜂蜜做回礼,文玉则得了两本新游记,外加两匹料子。
唐老夫人和岳夫人被哄得眉开眼笑,完全不觉得这回礼轻薄。
李家的蜂蜜看着普通,外人不知道难得之处,但她们可太清楚了。
每日早晨喝一杯蜂蜜水,对于她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最头疼的如厕问题就变得轻松极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她们总觉得皮肤也变好很多。
文玉也同样高兴,嘴角一直挂着笑。
不是她贪图李家送的东西,而是喜欢李家人的周到和热情。
虽然老少几十人,住在一个大院儿里,却从来没有争斗吵闹,和和气气的,让人忍不住羡慕。
岳夫人先上车走了,唐老夫人实在忍耐不住,扯了李老太说了几句悄悄话,得了李老太的准信儿,她几乎要拍手笑起来。
末了,乐颠颠回家了。
今日两更奉上~~
第九百九十二章 栓紧盟友的纽带
成亲这日,艾贝穿了大红嫁衣,坐上了花轿。
家喜也同样一身大红喜袍,骑着白马,一路把艾贝从驿馆接到了家里。
一路上,无数闲人聚着看热闹,更有孩童拍着手吆喝。
李家也没小气,扔了两筐铜钱和无数喜饼喜糖,惹得更多人凑过来,挤得水泄不通。
幸好家义和刘扬带了一群兵卒,吆喝着帮忙开路,护着队伍,倒也顺顺利利。
李家在酒席上从来不吝啬,整治的菜色,可以说是整个泉州城都知道的色香味俱全。
而且每次都有创新,会有让人惊讶又喜爱的菜色出现。
这一次,陶红英琢磨了一个多月,把菜谱的压轴大菜-佛跳墙,献了出来。
昨晚,灶院的角落就搭好了灶台,半人高的陶罐架上去,小火炖煮,待得新娘子迎进门,香味已经飘得整条街都能嗅闻到了。
以至于拜堂时候,家喜可以清晰听到艾贝肚子发出的咕噜声。
他极力忍着笑,把媳妇儿送进房间,就赶紧去找文娟,“嫂子,快给你弟妹张罗点儿饭菜吧,否则她就要成为天武第一个饿晕的新娘子了!”
文娟笑坏了,催着家喜去前边敬酒,她则带了丫鬟,亲自去取了一碗佛跳墙,配了米饭和两个爽口小菜给艾贝送去了。
艾贝刚取下发冠,眼见文娟这般,欢喜的一把抱了她。
“嫂子,你可救了我的命了!”
丫鬟们也是忍不住跟着笑,新房里倒是喜气洋洋。
而今日道贺的客人们,也因为专注于美食,没有一门心思灌新郎,让家喜逃过“一劫”。
待得酒足饭饱,客人们要告辞了。
李家还额外准备了道谢的伴手礼,男客们是每人两瓶子果酒,由金佛国特有的一种果子酿造,味道清香宜人,微醺不上头,特别适合小酌。
而女客们则是一人一对儿香包,锦缎做底儿,绣着金佛特有的花纹,装了金佛的一种干花儿,冷香幽幽,提神醒脑,夏日里嗅着极舒服。
众人都是欢欢喜喜收下,然后心满意足回家去了。
李家众人累的人仰马翻,但更多是心安。
特别是李老太,儿孙们陆续成家立业,她这个大家长肩头的担子就越来越轻了。
金佛太远,三日回门这一说就没了。
但到了这日,赵玉茹还是亲自带了儿媳妇到街上转了一圈儿,给她买了不少喜欢吃的玩的,算是安慰。
艾贝感动的眼泪汪汪,抱着婆婆嚷着要一辈子在李家。
她生性聪慧,也比普通女子要果决坚强,否则也坐不上金佛女王的位置。
但说到底,她有今日,大半还是形势所迫。
父亲病弱,弟弟幼小,世家虎视眈眈,她不能杀上王座,她们一家子谁也活不了。
若是她生在李家,有人疼爱,有人庇护,世上也就没有金佛女王了。
来到天武这两月,做了李家孙媳,她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可惜,在金佛,她还有太多责任要担负,逃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