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一句话没说,赶紧给他张罗饭菜。
屋角热茶的暖笼里,放了温热的小米粥,还有十几个肉包子,统统端上桌子,穆珝一口气吃了三四个才说了话。
“你别急,事情不算严重。”
佳音给他换新茶,点头应道,“你先吃饭,再急也不差这一会儿了。”
今早,她要出宫回家的时候,就没见穆珝的影子。
她还以为他是有事耽误了,但回家听说北征军军粮出事,立刻就猜到他很可能昨晚就听到消息,跑去打探了。
果然,穆珝吃饱喝足,就仔仔细细同她说个清楚。
“五更天的时候,江边那边送来紧急密报,皇上在贵妃宫里,免不得就动静大一些。我觉得不对劲,偷偷过去听了听。
然后又跑了一趟江边码头,京都四处也都打探了一下。”
他喘了口气,往日明亮的眼睛,都有些暗淡了,显见累的厉害。
“这事很奇怪,确实不是寿康宫那位动的手,她的几个狗腿子,有能力在军中动手脚的,都很老实。想必他们这会儿也在纳闷,是谁抢了先。
“但这事,影响极其不好。北征大胜,夺回江北,江山一统,这样的泼天功劳就像一头肥猪,群狼环伺,谁都想分一块块肉。
“如今有狼已经开始动口了,就像发了一个信号,以后会有更多狼加入。可以躲过一次,但谁也不能保证次次都能平安无事……”
佳音脸色不好,抬头示意一下御书房方向,低声说道,“是我错了吗,我觉得那人不是太用心。”
穆珝也是皱眉,嘴角时常挂着的痞笑早就没了,换上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我以为只我一人,有这个感觉。幸好,你也这么想。那人不能说不用心,下令彻查,重新征集军粮,他都做到了。但只是中规中矩,挑不出错而已。而恰恰挑不出错,其实就是错!”
佳音点头,心里终于觉得轻松一些。
她不愿意把人心往险恶之处想,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想。
这在她心头,是个沉重的负担。
幸好,还有人同她一般心思。
“穆大哥,以后我们要常住宫里了。义父和我爹出征在外,我们帮不上,但起码要尽力,保他们不必腹背受敌。
“无论是谁,想要对他们不利,我都不会允许。
“所以,不管我们以后如何,起码这一次,我希望你能和我并肩作战,绝不相负!”
佳音伸出手,穆珝低头,目光扫过她青葱一样的手指,毫不犹豫的握了上去……
今日两更奉上~~
第九百九十六章 同甘苦共命运!
豆蔻少女,一头黑发挽着,只插了一根玉钗。
昏黄的烛光透过玉钗,落在她脸颊上,盈盈生辉,美得动人心弦。
穆珝心头跳的如同有鼓在擂动,让他血脉喷张。
这样涉及无数人生死的大事,若是其余女子碰到,恐怕各个都要惊慌,抹着眼泪。
但眼前的少女,却如此坚定,如此斗志昂扬。
她说要和他并肩作战,那就……战!
初夏的暖风,从来不会错过这样的美丽时刻,它悄悄从窗外钻进来,老老实实做了个见证。
世上的一见钟情,从来都是见色起意。
想要长久和牢固不破的感情,必定是同甘苦共命运!
夜深了,屋子里的灯火熄灭了,又剩了佳音一人。
但她依旧没睡,直到小狐狸的白色身影钻了进来。
佳音抱了小狐狸,一边喂它葡萄,一边嘁嘁喳喳聊了起来……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还是军粮被毁这样的大事。
北征,不但承载着皇上想要一统山河的雪耻,更是百姓们收复家园的愿望。
这么多年,多少人家的老人垂死之际,都在念叨着江北的家乡和故人啊。
想要埋回祖坟,想要在家乡得到祭拜,是他们唯一留下的遗言。
新亭侯带着北征军,年年北下,一点点把蛮人往北驱赶,像磨盘一样,消耗掉蛮人的有生力量。
付出了无数鲜血和性命,终于到了今年决战的时刻。
举国上下,无不在盼望,在关注。
结果,居然还有人在这样的情形下,在新都人的眼皮子底下,给北征军下绊子,想要北征军饿着肚子和蛮人拼命。
何其狠毒,何其卑鄙!
“这是叛国!”一个茶楼里,中年文士重重把茶碗砸在桌子上,气的是脸红脖子粗。
同桌几个友人,也是气的厉害,纷纷应声。
“就是,若是知道谁在背后动如此卑鄙手段,我定然写三十页讨伐书,让他九泉下的列祖列宗都无颜投胎!”
“此等恶贼,实在该千刀万剐,可惜我等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否则定然亲自护送军粮北上。”
“兵部那些酒囊饭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动手之人?”
但也有人说道,“会不会是蛮人派了斥候过来,意图让我们互相怀疑,扰乱新都啊?”
但立刻就有人反驳道,“不可能,这几年侯爷已经在江北拉开了三道防线。蛮人想悄无声息过来,根本不成。
“此事即便丢脸,还是不得不说,一定是我们天武出了内奸。”
各个市井街头,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