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罪臣顿时慌了,早晨出门还穿戴整齐,坐轿上朝呢,眨眼间就回不去家了。
不但成了阶下囚,还是必死的阶下囚。
这无论如何,他们也接受不了啊。
这时候有人“冒死”提醒了他们一句,“你们还有什么要交代的,赶紧主动说说,皇上也许还能留你们一命!”
三人有些懵,也有些迟疑。
幸好有一个及时醒悟,赶紧跪爬出列,高声喊着,“皇上,臣有罪,但臣一切都是听从背后之人指使。否则臣哪有如此胆量,为一己之私,置家国于不顾啊。
“太后,太后让臣这么做的!呜呜,臣是一时糊涂,求皇上开恩啊!”
皇上满脸的惊讶恼怒,大骂道“放肆!太后为朕的母亲,怎么可能指使你们勾连敌国!要知道蛮人进犯,逼迫天武迁都,就是因为有这些兵器撑腰!
“若是太后指使,那可是滔天大罪!即便是朕的母亲,也要被惩治!你们这是诬陷,绝对不可能!”
这世上哪有傻子,特别是能立足朝堂之上多少年的官员,恨不得精明的头发丝都带着玲珑窍儿。
皇上这口气急躁,话里话外却都是要治太后的罪啊。
另外两个官员不再犹豫了,赶紧膝行上前,同样喊冤。
“皇上,臣也冤枉啊!之前在川州府私涨赋税也是听了太后的命令,而且收上来的银钱,也都给了太后,臣手里有证据啊!”
“是啊,皇上,您就是给臣一万个胆子,臣也不敢贪墨赈灾的银子啊,都是太后指使的。臣留在京都为官,也是太后答应的!”
一时间,三人为了活命,争抢着说了起来,每一句都是控诉太后。
恨不得把太后说的十恶不赦,而他们就是被迫配合太后的走狗小可怜……
其余文武官员死死低了头,一万个后悔今日怎么没请病假。
先前的猜测绝对没错,常统领的死,蔡太傅的死,根本不是意外,就是皇上开始清理朝堂而吹响的号角!
今日两更奉上~~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树大更招风!
正午之前,大朝会终于散了。
文武百官陆续走出宫门,各个脸色都是不好。
有人焦虑不安,有人眉头紧锁,有人假装平静却失了败。
外边等候的各家长随和车夫,看的都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伺候,生怕哪里出错,在这样明显有事的时候,触了主子的霉头。
有几个官员实在按捺不住,坐到了一辆马车里,小声商议起来。
“今天这架势,瞧着不像那位临时起意啊!”
“当然了,这还用说吗?那位不知道筹谋多久了,今日才统统爆发出来。”
“这是要同太后彻底撕破脸了!”
“既然想彻底撕破脸,怎么方才还极力维护太后呢?”
不远处的另一辆马车里,李老二和温先生、刘志恒也在说起这事。
李老二也是神色不好,长长叹气。
“皇上是越发爱惜羽毛了,明明全天下之人都知道,太后干政夺权多年,皇上如今有确凿证据,想要惩治太后,也算名正言顺。
“但他偏偏还要贪一个‘孝’字,不肯在史书上留下一点儿污名。”
“是啊,看着吧,明日后日……甚至是接下去十日半月,会陆续有人上折子,催促皇上秉公执法,惩治太后,皇上才会勉为其难的动手……”温先生笑的带了几分讽刺。
刘志恒也是说道,“以前还觉得咱们这位皇上,是个仁德的,甚至也算重情重义,不同于以往的帝王。毕竟他容忍太后这么多年,对侯爷,对朝臣和百姓也都不错。
“但如今看来,他不是喜欢‘仁德’,是不得不‘仁德’。如今他的寿数不久,也就不愿再‘仁德’下去了。
“以后啊,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三人心情都是复杂,不只是担心朝政纷乱,护不住自家。
更担心朝堂清理干净之后,皇上下一个谋算的对象就是远在江北的侯爷了……
马车踢踢踏踏,很快到了路口,刘志恒跳下去,赶回家同老父亲禀报,顺道讨讨主意了。
李老二和温先生则回了伯爵府,酝酿了许久的腥风血雨马上就要来了。
未免家里人惊慌,总要悄悄知会一声。
这个时候,尽量降低存在感,小心雷劈某人的时候,别被带累到了。
幸好,家欢经营酒楼,和朝堂不沾边。
书院那边已经封院,李老三和猫哥儿、智敏修杰兄弟、郭文远也都安守一隅,不受影响。
伯爵府这边,婉儿直接称病,不见客也不出门,约束奴仆。
碎金滩那里,有老村长坐镇。正好温泉因为天旱,水流也越来越小,直接关了生意,封住路口,碎金滩就是自成一个小世界,再安全不过……
不只李家如此,这会儿满城的世家豪门,文官武将,都是惊的风中凌乱,慌的一批啊!
李家只是一个外来户,逃荒出身,在这里没几个认识人,就是认识也多半是村里庄稼汉。
但他们不是啊!
多年来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多享受权利富贵。
他的儿子娶了他的女儿,他的外甥女嫁了他的侄儿,甚至他的小姨子送去上官家里做美妾……
偶尔嗨皮起来,一起结伴喝个花酒,吹个牛,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