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人听了,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同情花如月等人吧,也不至于,毕竟是她们自作自受。
但一群女子,这个下场,确实也让人高兴不起来。
大管家是个人精,见此赶紧张罗着安排饭菜。
李老太却要告辞,“大管家别忙了,我们不过是担心侯爷,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如今事情解决,我们也早早回去了。”
大管家还想留人,李老二也说道,“我们来时路上碰到了温先生,他也在等消息,我们总要同他见面说几句。今日知道侯府大门往哪里开了,以后总有来往的机会,不差这一次。”
大管家这才没有继续苦留,众人很快出了府门。
这时候,冬梅说起府里还有些事,要同叶山留下住两日再回山庄。
老太太当然应了下来,接过佳音,嘱咐冬梅几句,这才上了骡车。
骡车走出不远就碰到了温先生,刘志恒是个消息灵通的,温先生赶到刘家,刘志恒就已经得了详细原委。
温先生不再担心侯爷,简单嘱咐李家人几句,又把一些点心吃食之类放到车上,他就匆忙告辞去忙了。
李家人坐着骡车晃晃悠悠出了城,迎着西斜的太阳,慢慢往家走。
佳音坐在奶奶怀里啃点心,想着完成了一件大事,就心情无比的欢快。
她的小胖手举着点心,一会儿给奶奶吃,一会儿又喂爹爹和二伯。
老太太被孙女哄得很快就高兴起来,点着她的小鼻子,“你啊,每次赖着一起出门,是不是就奔着这些吃的呢?真是个小馋猫!”
第236章 不能说的原因
佳音笑嘻嘻晃着小脑袋,不肯承认她是个吃货的事实。
因为相比吃货,她更喜欢财迷这个名头。
方才她可是在冬梅的院子里,留了一千多个香瓜和寒瓜。
这可都是银子啊,白花花的银子,马上就要流进她的荷包了。
只要想想这事,别说手里是点心,就是石头,她都啃得香甜!
李老二把家义和刘扬撵下车,让他们跟着骡车走路,不愿看他们蔫头耷脑的样子。
两个小子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觉得那些女子如此下场是他们害得。
但事情的起因,到底也有他们的错。
之前嘴巴挨了打,这会儿又要走回家,嘴上疼,腿上疲惫,居然让他们心里诡异的好受很多。
就好似他们已经为了错误,付出了代价,就没必要再存在心里了。
当然,谨言慎行,四个字也因为这一次的教训,深深刻印在他们心里了。
村长和赵叔等人都知道李家为何进城,心里惦记,一直等下路口。
终于盼到李家人回来,他们第一句就是,“怎么样,侯爷的污名洗清了吗?”
李老二哪里敢让老人家们跟着费心,赶紧把事情说了一下,简单明了,十几句话就解释清楚了。
村长等人都是长出一口气,“就该这样,侯爷在外征战,可不是谁想泼脏水都成的!”
张神医这会儿背着手,开了马后炮,“我就说不用担心,你们还不相信。叶小子别看平日不出奇,靠山可是硬着呢。”
村长等几个老头儿都是翻白眼,“对,你早就知道,还跑来这里等什么?脖子伸得比老鳖都长。”
张神医气得脸红,努力辩解,“我不是为了陪你们吗,否则我是吃饱了撑的啊。”
李老太赶紧帮忙打圆场,笑道,“我们可不撑,一路都饿着肚子咕咕叫。赶紧让红英张罗几个菜,晚上都到我们家里一起吃饭吧。”
“行,我把酒坛子抱上,咱们权当庆贺一下。”
村长开口应了下来,而赵叔几个原本都是跟着李家一起吃的,也不存在反对这事儿啊。
天黑时候,李家院子里放了两张桌子,李老四又叫了刘镖头一家三口,把两张桌子塞得满满当当就开饭了。
众人一边吃喝一边闲话,说起马上就要来到的中秋,李老二主张给村里各家发点吃喝。
因为还不到发工钱的时候,不好坏了规矩,但过节总要庆贺一下。
村长就道,“那就按照人头发肉吧,一人二两肉半斤细面,家家都够吃顿饺子了。至于鸡鸭鱼肉,各家有多大能耐,就张罗多少。”
李老二点头,“那就听大叔的,各家过日子各有习惯,有人节俭,有人大手大脚,这个时候看出差别,以后心里也有个成算。”
“对,”村长也是如此想,“以后各家日子会越来越好,手里银钱也多,也要常敲打,省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一顿晚饭吃到快二更,眼见就要中秋了,天上月也是格外的明亮。
先前,山谷那边预定中秋过来的客人就不多,李老二索性都推了,让村里人歇息一天,喜欢玩的,也可以到山谷潭水里泡泡。
所以,大伙儿可都盼着中秋呢。
八月十三这日,叶山和冬梅回来了,带了两只箱子和一些鸡鱼肉蛋之类的吃食。
鸡鱼肉蛋自然送到了李家的灶间,李老太听说是叶公子先前吩咐的,也没推辞。
她琢磨着这几日赶紧把手里缝的长衫加紧赶一赶,正好叶公子中秋之后过来小住,就可以穿上身了。
但她哪里知道,那两只箱子才是重头戏,而这会儿已经被她的宝贝孙女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