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被九姑看到,一胳膊夹俩就给提留回来了,除了力气大,这么多年也没看出与他们有什么不同来。
怎么就,听着太爷爷和爷爷口中的九姑,完全说的是个陌生人的感觉。
老四晃晃荡荡的往回走,明天去县城,问问大小子他们是怎么个章程。
还有二小子,老爷子那个态度,怎么着也得给带点银子傍身吧。
可是一想到家里那一对母女,心里就有些膈应,这都什么事儿。
不过听那意思,九丫头这是找到了,为什么还不回来?气量未免有些小了。
人不是没事吗,至于不回家吗?
还什么文有状元之才,武有将帅之能,简直是笑话,真真的好笑。
自己学了这么多年都不敢去下场应试,看几本书就有状元之才了,练了几下把式就有将帅之能了。
真真是没见识。
想起那个小时候跟自己说话都打结巴的小丫头片子,跟老爷子说的完全不是一个人。
自己每次回来看到她都是灰头土脸的,小姑娘家家的,就应该像小十那样的。
干干净净的,十指不沾阳春水,才像个姑娘家的样子。
平时绣绣花、练练字多好,整天往外跑像啥样子。她娘说的也没错,这么多年在外面逛荡,跑的心都野了。
手里握着这么些个好东西,家里这么问都没吐口,嘴可真够紧的。
可见小九他们是猫着味儿了,要不也不会跟她这么折腾。
说回来,这九丫头这是什么时候跟家里生份了。还有了私心,惯得她。
是,这几年家里多亏了她支应着,可家里也没亏了她。
看看谁家大姑娘天天的抛头露面的,说过她什么。
再说了,可也不能遇到点事就不回家。
有本事一辈子别回来,出了这么一趟子事儿,看谁还要她,能得她。
一个姑娘家家的,将来真要是嫁人了,没个娘家在后面撑着,你以为日子是那么好过的。
就因为她,小九以后这就等于除族了。说到底她还有什么可委屈的,还不是她自己平时不检点招来的,怨得了谁。
一个姑娘家家的,这都几天了还不知道赶紧回来。
一天天的,还想咋滴!
第七十一章 来人
老爷子是没听到,要知道心里是老四这么想的,估计那大鞋底子就扇过来了。
老四背着手一路摇晃着往回走一路埋怨,刚进院子就感觉后背有点发凉,赶紧窜进屋里。
进了屋,看着屋里一个个没有点欢喜气儿的几个人,又是一阵心烦意乱。
一堆的破事儿,烦死了。
这么多年从没操心过这家长里短的事儿,恁烦人。
九丫头也真是的,太不懂事儿了,多大点儿事儿?看看把家里折腾的人仰马翻的,这么着她心里就舒服了吗?一点儿也不懂事儿,还不赶紧的回来,真让外面人都知道她有这么一遭就好了?
是她出去有脸面还是谁有脸面?不知道个轻重。
后院老爷子和老太太看着老四就这么着甩着手跟着走了,心下一片冰凉。
这老四这几年怎么长成这个样子了,平时没事的时候也没发现有啥不妥当的。
无情无义,毫无担当。
哪有一点作为一个父亲的慈爱之心,哪怕问问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为啥没跟着回来?这要是让孩子知道,心里怎么过得了这个坎儿?
就是两旁式人,出了这样的事儿,也得上前关心关心。他倒好,就这么甩着袖子跟没事儿人一样走了。都不如后院这几个孩子,忙前忙后的跟着找人,那份担心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不是装出来的。
可他倒好!
那爷仨刚走到院子里,徐未诚就忍不住悄声问爷爷“爷爷,九姑真的找到了,没事吧?”
“没事,受了点伤,得养一阵子才能回来”
“九姑还受伤了?我能去看她吗?”
“过几天再说,今天的事儿先别跟你媳妇说”
“知道了”
大伯看着老四的背影,那可是他亲闺女,问都不问一句。都不如一个孩子,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没说话,也自顾回去休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安排去县城的三个人聚到老爷子这屋,听老爷子交待示下。
老爷子就一句话,多听多看多记少说话,做到不问不说最好。
又从自己的小匣子里给拿了五十两银子,徐辰初说啥不要,说自己手里还有。
老爷子说道“你们是你们的,把这个拿着,照顾好他们俩,吃好住好”正说着,大伯和大伯娘进来,脸色不太好看。
“小七和他媳妇跟你们一起走”大伯娘冲着儿子说了一句就不在说话,坐在一边生闷气。
大家莫名其妙的看着大伯,大伯看了媳妇一眼,心说这事跟我又没关系,怎么还把我给怨上了?看大家都看着他,叹了口气说道“老四想给小九拿点银子,问他媳妇要,他媳妇说家里没银子。”
老四不信,就给她算,说家里至少有五百两银子。老四媳妇说那些银子这几年陆续都被小九拿走了,家里真是没有了。
这不就又吵了起来。
大伯没说的是,他听那话音,自己默默的跟着算了算,哪止五百两银子,少说也得有千十来两银子。算完了自己那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了半天,那么些银子,放在一起得有一大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