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一年杀个两三次猪来维持日常的猪肉需求——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吃不完,他们可以杀更多。
但是人总是一山望着一山高,总是不满足,吃肉自由后,季星就想吃炸鱼干,于是两人经常去池塘捞鱼吃,偶尔还去海边来一顿大餐。越锦想用藕做菜,莲子煲汤,于是两人又种了莲花,平时用来欣赏,关键时刻用来吃。
另外两人还在塘里种了茭白和菱角,虽然玉城的夏天真的很热很热,但幸运的是这些水生植物还是能好好地生存,因此池塘的妙用真的是很多很多。
但是超乎季星的预想,上个月赵灵犀去了稍远一点的地方,嘴馋的她从那里的住户处带回来了很多小龙虾和河蟹河鱼,因为她知道季星家里有池塘,还特地要了些鱼苗,于是,家里的池塘迎来更大大繁荣!
季星十分感动!
“小越,咱们把池塘扩大一些吧,不然都不够养了哈哈哈哈!”
越锦略为无语地看着嚣张大笑的季星,感叹着对方这几年真是越来越放得开了,情绪非常外露。
不过,也挺好的,大家有话直说,不必担心有什么误会,越锦很喜欢。
他揽住季星的肩膀,亲昵地腻歪了一会儿,笑了笑:“你说的算。”
鱼苗和小龙虾还放在桶里用制氧机养着,两人趁着傍晚温度降了下来,带着工具和充电式的大灯出门去扩大水塘了。
没办法,白天的温度太热了,根本不敢离开空调房。
原本用来灌溉的储水坑是一个直径大概十米的大坑,而现在两人要将它增大一倍。
这可不是个很轻松的活,因为新挖的池塘并不能马上养鱼,所以他们只能先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先挖,然后用上几天的时间进行消毒清理和沉淀,等水质合格可以使用后再将两个池塘之间挖通。
两人大致画好了边界线就开挖了,发电机和挖地机嗡嗡地响,其实季星有些担心会吓到隔壁的鱼们,毕竟养鱼的一大要求就是要安静,不能有太多噪音。
不过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暂时让鱼鱼们忍忍了,挖好后就会安静下来。
越锦开着挖地机将地表被晒得梆硬的土地打松,季星开着挖掘机将这些土运走,两人配合默契,效率也惊人,只用了两个晚上就挖好了一个一看就很专业的鱼塘,这还是挖到十二点就不挖回家的原因,否则一天就能干完了。
什么?你说为什么不干完?
季星理直气壮:“我这年纪,不能再熬夜了,都奔三了,必须好好保养,不能通宵。”
她还强势将今年才二十三岁的越锦也拉回家,跟她一起进行养生大业——当然,回到家后也到了三点才睡觉这事就不能对外人道了。
池塘和进水出水口挖好后,两人开始着手消毒。
在池底撒上适量用水溶解的生石灰,泼洒均匀后暴晒三天——其实季星觉得一天就能晒好,因为他们查阅的书籍说的可是春季挖鱼塘,不过他们为了保险还是晒了三天。
接着,两个人用耙子将池底的土翻动,这样可以让消毒作用更好地挥发,药性浓烈的情况下,还要再等待几天才可以开始施肥。
没错,鱼塘是要施肥的。
书上说新挖的水塘泥土缺乏营养,因此必须施肥才能满足鱼类生长的要求。
季星和越锦在挖池塘之前就将鸡鸭鹅的粪便掺上一些其他的东西开始发酵了,因为气候很热,所以没用几天就已经发酵完成了,直接将这个肥料和池底的泥土搅拌一下就算施肥完成了。
以上所有步骤全部完成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人终于开始注水了。
将带有水草和浮游生物的河水注入,养上两三天就可以放隔离网了。
因为除了巴掌大的昂公鱼以外,其他的鱼都属于是可以养到很大的大型鱼,这些鱼是不适合和小龙虾一起养殖的。因此两人提前准备好了隔离网,将小龙虾和螃蟹与其他的鱼类分开,以免出现各种问题,毕竟两人也不是专业的。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是连通两个鱼塘的时间了。
将中间薄薄的隔断土层去掉,两个小鱼塘变成了一整个大鱼塘,鱼塘大了,生态也会变得丰富。
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才将鱼塘搞定的两人也没怎么犹豫,率先将小龙虾和河蟹放了进去,同时移植了大量的水草,因为小龙虾和河蟹都会吃水草,所以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看着在水里悠闲活动的小龙虾,季星搓搓手:“跟你说,我小时候经常在我外婆家后面的小河沟旁边钓小龙虾,那时候每天都能钓十几二十只,谁都没有我钓得多。”
越锦好奇道:“小龙虾怎么钓啊?”
季星嘿然一笑:“这你就不懂了吧……钓龙虾特别简单,只需要一小块肉,一根棉线和一根竹竿,一个丝袜就行。”
季星很怀念地给越锦科普自己钓龙虾的丰功伟绩:“把一小块肉,不拘是什么肉都行放在丝袜里,把丝袜绑在棉线上,棉线绑在竹竿上。把丝袜撕个小洞放在小龙虾出没的水沟里,小龙虾就会被肉吸引跑来,但是它一伸钳子,钳子就会粘挂在丝袜上,这不就钓上来了?”
越锦:“……哇,真是个好办法。”就是小龙虾会很郁闷了。
越锦以前没见过也吃过小龙虾,因此他不太明白季星的乐趣,不过越锦吃过龙虾,之前两人出海,没多久就捞到了龙虾,清蒸都非常鲜美,两者都叫龙虾,想来味道应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