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她们宁愿被摔死摔残废也不想被别人救下来?
京都虽然不会天天有惊马的事发生,可也不是没有。
府上的老爷夫人,少爷小姐,哪个出门不是骑马坐轿的?若是万一哪天出门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没人出手相救,真的摔死摔残了,那可怎么办?
毕竟没有人想好心出手相救,却被人怪罪不是。
就算没那么严重,只是一点擦伤,夫人说不定都会生撕了她。
不说这些,萧二姑娘的那些话,但凡传出去一星半点,老爷夫人绝对会让她一家老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这后果可不是她想要的。
曹嬷嬷只能硬着头皮往回补救,伸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巴,“都怪老奴不会说话,老奴不是这个意思,可不能怪罪人家镇国公世子。”
看着曹嬷嬷自扇了几下嘴巴,萧锦悦这才拉长音调淡淡地“哦”了一声。
见萧锦悦没再扯着这话题说下去,曹嬷嬷心里松了一口气。
想到今天来的目的还没达到,曹嬷嬷可不会就此罢休。
“二姑娘,您毕竟是我们府上未过门的少奶奶,如今却闹得满街流言蜚语,我们大少爷头抬不起来,夫人也被气得躺下了。”
“我们老爷到底是户部的官员,不管是我们老爷还是夫人,我们全府上下非常重视规矩礼仪。二姑娘以后毕竟是要嫁到我们府上来的,规矩礼仪上面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为了避免以后再闹出什么难听的事,我们夫人说了,请薛夫人请一个教养嬷嬷来府上,好好教一教二姑娘的规矩礼仪。”
看了眼薛氏难看的脸色,曹嬷嬷心里总算是开心了起来,声音都高扬了不少。
“都说京城居大不易。我们夫人一向心善,最是怜贫惜弱。如今虽然被气得都起不来床了,可那颗菩萨心肠不变,依然最会体谅人家的难处。
这不,担心薛夫人刚从北边上京不久,府中银钱怕是不凑手,特意拿了二百两私房银子出来,一再叮嘱老奴,要我务必要带过来交给薛夫人,请一位教养嬷嬷来,好好教一教二姑娘的规矩礼仪。
我们夫人还说,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再穷再苦,那也不能亏了孩子。那些该学的,可得好好学起来,否则呀,耽误的可是孩子的将来。”
萧锦悦冷笑,“曹嬷嬷说,你们夫人心善?”
曹嬷嬷点头,“那可不是,我们夫人心善着呢。”
“是吗?不知李若茜从翠烟山庄回去后,可有跟她娘提起过,山上的那两个人形焦炭可还好端端地躺在那里呢。”
曹嬷嬷脸上神色惊疑不定,这位二姑娘特意提起那两个被雷劈死的地痞流氓,难道是知道了背后雇凶的人正是她们夫人?
“曹嬷嬷,你们夫人有一颗菩萨心肠?不知这话,你们可有问过菩萨,他老人家是否同意?”
曹嬷嬷脸色变了又变,这话让她怎么答?
她前一句刚说她们夫人心善,有一颗菩萨心肠,人家紧跟着就提醒她别忘了买凶杀人的正是她们夫人。
这跟一耳光狠狠地打在脸上有什么不同?
曹嬷嬷假笑着道,“二姑娘说什么呢,老奴怎么听不懂。唉,人老了,脑子就是不好使了,还望二姑娘莫怪。”
装模作样的叹了一口气,紧跟着话风一转,对薛氏道,“到底是我们夫人的一片心意,还望薛夫人收下这笔银钱。”
被一个下人跑到府上一而再地嘲讽,临了还被当做乞丐一样施舍。要不是被女儿一再阻拦,薛氏早吩咐让人用扫把将曹嬷嬷轰出去了。
第67章 银子(一更)
曹嬷嬷眼看薛氏气得手都在发抖,心中不免得意起来。
瞥到薛氏身上半新不旧的衣裳,还有头上素净的步摇,眼中的鄙夷毫不遮掩地露出来。
好歹是一位官家夫人,穿的还没有她一个下人的衣服新,双手也是光秃秃的,没有半件饰品。
她一个伺候人的嬷嬷都有一双金镯子呢。
看来夫人说的没错,这个薛府说得好听是一个官家府邸,可实际上穷得连老鼠都懒得光顾了。
看到曹嬷嬷眼中的鄙夷,萧锦悦眼中的冷光一闪而逝。
“曹嬷嬷,你们夫人真的让你带了二百两私房银子过来,让我娘给我请教养嬷嬷?”
听到萧锦悦开口,曹嬷嬷本能的头皮一麻,这位萧二姑娘牙尖嘴利的,她实在是怕了她。
硬着头皮转头一看,却发现萧锦悦双眼亮晶晶地等着她回答,眼中明晃晃的讨好让她一怔。
瞬间回过神后又不免得意起来,同时心中又升起一股鄙夷,不过区区二百两银子,这位二姑娘对她的态度前后大变,那讨好的样子就像乡下精穷、没见过几两银子的穷酸。
也是,边关那种地方,常年征战不断,外族三头两天跑过来烧杀抢掠,那里的人许是比乡下的人还要穷,一年到头都不知道能不能赚到十两银子。
乍一听到有二百两,可不得欢喜坏了。
薛氏见曹嬷嬷脸上的神色得意又鄙夷,哪里猜不到她在想什么。她手中的茶盏差点忍不住要朝她砸过去。
萧锦悦眼疾手快地按住,朝她娘安抚地笑了笑。
薛氏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一再阻拦自己,可想起先前女儿将这位曹嬷嬷怼得哑口无言,到底将心中的怒气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