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祖母和锦娘做梦都没有想到,她们(孙子)儿子会陪她们守岁,还和颜悦色的听她们聊天。
十二岁以前,楚厉煊有跟她们一起过年,但都是端着小脸,拿着书静坐一偶。
从来不会抬头听大家聊天,后来去军营之后,就再也没有一起过年。
“你们听翔哥儿说得真好,字正腔圆,悠扬霁月。”锦娘说道。
“是啊!小小年纪记忆力这么好,说得还很顺畅。”楚二婶也很喜欢听。
以前姜欣妍说故事的时候,楚二婶经常带着女儿和儿媳妇们,在洗锅做饭。
此时,她们听的津津有味,这吃喝不愁的日子,在哪里都一样。
这遍地都是雪,可是大家一点都不冷,或坐或站,听着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故事。
“他们都不冷吗?站在离火堆那么远的地方。”楚叶好奇的问。
“可能是年轻吧!年纪轻就是好,还不怕冷。”锦娘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能这样解释。
这场景让姜欣妍想起以前听到过的笑话:“他们不是因为年轻,而是因为高兴。”
“妍儿,这怎么说?高兴就不怕冷了?”长公主祖母好奇的问。
因为此时,她也很高兴啊!但是要不烤火,还是会冷吧。
姜欣妍就开始说那个笑话:以前听说过一个下雪天,几个老太太一起打牌,过一会儿喊她们孙儿添火,几次之后,她孙儿恶作剧的添了一盘雪。
过了很久都没有听到他祖母再喊他添火了,孙儿过意不去就问道:“祖母还要添火吗?”
“不要了你去玩吧,这火真热,祖母都烤得流汗了。”
吓得她孙儿以为他祖母冻糊涂了,走进去一看,原来他祖母赢了一堆钱,高兴得不要不要的,是真的不冷。
“呵呵……”
“哈哈哈……”
长公主祖母和众人大笑不止。
隔壁烤火的郝保荣和聂次萌他们也是大笑出声。
姜欣妍自己也呵呵笑个不停,楚厉煊只是嘴角上扬,他是看到她高兴,他就高兴。
至于笑话本身,那是达不到他的笑点。
“祖母,我们来包红包,今晚的压岁红包,和明天的拜年红包,这里有红纸和银票,还有碎银和铜钱,你们想包多少个,自己决定。”
第259章 皇宫晚宴
姜欣妍和楚厉煊夫妻俩包了几万个红包,里面的银子不多,但数量多。
还好,在空间里楚厉煊居然可以用意念包红包,不然真是累惨了。
“好啊!虽然银子是你们夫妻俩的,那祖母就借花献佛,包一个最大的给你们。”长公主说。
“也不算是我们的啦!祖母和娘做的衣裳有工钱的呢!明年开始每个人都发月钱。”
“哈哈!好!”锦娘乐了,自己有月钱,那真是太好了,到时买糖和玩具给孙儿也好。
锦娘自流放以来,身上一个子都没有,虽然吃穿不愁,但是以后有了孙儿,还是要买糖哄他们的不。
其他人听到有月钱也很高兴,有银钱傍身总归是好事情。
楚厉煊喊楚一,魏大斌,赵郁他们过来吩咐道。
“我们夫妻俩包的红包在院子里的那个会议厅里,那里还有红纸,你们的月钱都放在那里,有名字的,你们俩了自行去安排。”
姜欣妍接着说:“要不要包红包给你们的小弟,就看你们了,我们给的月钱和红包,只是意思意思一下,给一个好彩头,等明年有收入了,就会上涨。”
他们夫妻俩确实是不缺银子,但也没有必要暴富,悄声发闷财。
“谢谢爷和夫人,属下,吃喝不愁,就不要月钱了。”
大家都真心实意的推辞,但是楚厉煊坚决要给,他们也只能收了。
他们以前都是有朝廷俸禄的将军,此时再领到俸禄,还比平时多了十两,高兴得不得了。
他们很多人以为今年会饿时的,不但没有饿到,还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新年。
全天下的人都要过年,可每个人过年又有不同的过法。
有钱的人家张灯结彩,杀猪宰羊,鸡鸭鱼肉,平时吃过的,也都不怎么稀奇了。
有钱人穿新衣戴新帽,里里外外一身新,拜亲访友,说的是恭喜发财,风调雨顺。
而穷的人家买不起灯笼买不起绫罗绸缎,就只能在家门口灶门口贴上简单的红对联。
端上平时不常吃的猪肉和鸡蛋,大方的给小孩子也置办一身新衣裳,抠唆的又将去年的衣裳接一截。
也有更穷的人买几块糕点,几块糖果,就糊里糊涂地又对付过去一年。
岩洞里的人最近几年,连对联都没有了,肉是有的,因为他们会打猎,但是其它就没有了。
今年,他们吃得满嘴流油,还有节目看,有故事听,更是有红包拿。
楚厉煊和姜欣妍自来到幽州,白天就一直在刨雪种菜,晚上回空间又要种粮食。
他们一心要养活一大帮人,想在这里扎根,就要给他们吃饱,才有力气帮他们搞基建。
夫妻带着众将领去拿红包,然后就趁机走开了,锦娘她们以为楚厉煊夫妻还在分红包呢。
“夫君,我们去京城看看,他们过得如何了?”
“嗯!”她应该是想她爹娘了吧。
楚厉煊他们到了幽州之后,就再也没有派人出去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