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多出来的食物进了他的肚子之后,能量消耗极大的哨兵还要再多喝两管营养剂。
“今天的早餐也很好吃。”云含雪歪头碰了碰坐在身边的陆獒脸颊,闻到他打理过自己的清新味道,加深了这个吻,“走吧,我们的绿洲有了新发现。”
作者有话说:
感谢“潇湘筱雨卿”小可爱的8瓶营养液,感谢“南风知我”小可爱的瓶营养液,挨个抱住亲亲!
--
嗯……狗狗唱歌差不多……腾格尔的《恋爱循环》叭(bushi)
第39章 第 39 章(二合一)
◎小云向导,生日快乐。◎
无边无际的沙丘上依然看不到人类的踪影, 烈日炎炎黄沙漫天,似乎和过往许多年里毫无区别。
头上长角的沙虫王在精神烙印的呼唤下迅速赶来,虫群翻涌如海浪, 如果忽略掉部分沙虫身上挂着的小型草编袋子, 沙虫王出现后立刻伏地爬行靠近, 生怕被再扇几下的样子,倒真像是杀气腾腾准备对人类下手。
云含雪拍拍它的角, 投喂了一波,摘下干草袋, 里面干燥变脆的纸张上荆棘果刺画出淡淡的痕迹, 是最新的展示汇报。
干草变成的袋子取材自隔壁草原区域,沙虫王的长角显示出莹白柔润的光泽。角的光亮在阳光灿烂的沙漠区域里并不怎么显眼, 但只要用袋子围挡住,就会发现,长角宛如塔前时代的深海鮟鱇, 相当吸引注意。
但正如鮟鱇灯下是一张大嘴,沙虫王同样如此。
精神力甚至能感应出沙虫王的精神光点自长角变得明显起来,向外散发着友善乖巧的信号。
既是灯泡,又是类信号发射、增幅装置, 虽然并不强大, 但麻痹周围生物已经足够了。
仔细感受过沙虫王的精神波动, 云含雪肯定地点点头,“他们分析的没错, 沙虫王有着类似催眠的精神力, 会影响周围存在。”
处在变异过程中, 半年来进化趋于完整的沙虫王, 是很好的研究素材, 盯准它安排上的研究员们,也有了长足进步。
虽然人数少、研究器材捉襟见肘、物资也不如塔内享受,但在研究材料上,塔外绿洲的研究员们堪称财大气粗。
说到底,在高塔中等待探索和采集队伍带回来资源再加以分析,或者被护送着前往白色区域研究时,科研部都是以死亡的变异生物材料、活着的E、F级变异生物研究为主。那时压根碰不到活着的C级变异兽,更别说半年来在沙虫虫群配合下,钓回虫海的其他变异生物。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向来是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即使在高塔风向转变的如今,依然坚持他们的理论、守着或许不可能出成果的项目努力的研究员们,相当简单而赤诚。外面的世界有着太多可以研究和尝试的东西,宛如一座桃源。
科学是认知世界的方式,世界变了,科学也就变了。过去缺少大量求证资源,但在虫海中,云含雪给他们补足了。
萧晓总结提出,变异生物的等级划分并不完善,低等级的变异兽同样有可能出现特殊能力进化。
“……我们发现,沙海中依然存在食物链联系,沙虫食物包括荆棘果丛、沙虫本身以及沙海地下水中的水生生物,水生生物定期啃噬荆棘果丛茎块维生,荆棘果丛扎根于沙虫骸骨,三个月以上汲取尽营养物质后沙化消失,荆棘果正式成熟,沙虫不食用根系,守卫荆棘果丛,成熟后吞噬,产卵于水生生物体内。
沙虫的毒性来自荆棘果丛,单独食用水生生物的沙虫不存在毒性,但同时会造成生命极为短暂、骨骼弱脆等问题,目前养殖最高体重约为40公斤(以人体体重估算)。至此,我们可以说,真正在沙海存活下来。
人类百年居于高塔,今日重回世界……”
半年里虽然沙虫王在精神烙印控制下不会杀死人类,但无法顺畅沟通的沙虫和人类之间,究竟谁占据主导位置,是沙虫奴役人类去寻找食物,是互相利用,还是人类驭使沙虫,经过了好一番努力。
到现在,人类终于在沙海站稳了脚跟。
亲眼看着都没什么差别的沙虫虫群,从出现沙虫王、人类到来后,逐渐出现了储备粮、兵蚁型沙虫、工蚁型沙虫等多种分化。似乎只要有一点外力影响,时刻处于变异中的变异生物就能形成新的进化方向。
花费漫长时间深入沙海腹地观察、总结规律、利用规律,绿洲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第一批人类与沙虫的共生走上前台,萧晓写下的研究报告里,压抑不住的喜悦已经溢于言表。
研究员们分工在药剂、生物养殖种植、解剖等多个领域又同时进行配合,作为高塔实际上最支持科学理论的一批人,从高塔的光电科技,迅速转向了生物科技。熟悉了的科技规则在这里转了个弯,还有熟悉的影子,却饱含想象力的变化。
虽然还要面对来自其他区域的间歇性兽潮攻击,但依靠区域霸主沙虫群的主场优势,绿洲的居民们已经开始展望未来。
“变异生物药剂、变异生物器官改造武器、生物合金装置……还希望能想办法获取矿石,在区域建立堡垒抵御兽潮?”云含雪看着汇报中的未来计划失笑摇头,“立足沙海,谋取周边两大区域,胃口真不小。”
但她喜欢这样大的胃口。
有了困难,有了目标,才有动力实现,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还谈什么塔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