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黎想冷笑一声,走进自己的屋里,里面几张木板打成两张小床就是姐妹俩睡觉的地方了。
写字学习的桌子?没有。只能用破烂的大凳子代替。
再打开堆在墙角的纸箱子,前面两个好点的箱子都是衣服,基本上都是旧的,补丁摞补丁。
其它纸箱子则是书和笔记,原主都用旧报纸包着,簇新得如同刚发下来一样,笔记记得清晰明了。这是特地给黎琳留下学习的。
这么点东西就是姐妹俩的全部了。
黎想叹了一口气,将带回来的袋子放好,把买的衣服拿出来,挑出三叔一家的东西,用蛇皮袋装好出了门。
走在路上遇到人问:“呦,大丫提了这么多东西是去给你爷奶吗?”
黎想笑了笑,道:“不是,五爷,我去三叔家,我能读书多亏三叔三婶借的钱。这不,期末考试考得还算行,学校就奖励了些衣物,所以窝就给朵朵、果果拿点。”
说完从荷包里掏出两颗奶糖,一包瓜子给他,甜甜笑道:“一点小东西,五爷拿回去给栓子几个吃。”
这也是她在县里特地买着回来收买人心的。
至于原主爷爷奶奶,大伯一家极品一个瓜子壳都没有。他们不是一直说她是赔钱货,还差点把原主争的学费抢走,有什么资格得到她的孝敬?
五爷笑呵呵接过来放在兜里,道:“是个知恩的好孩子,快去吧,一会天黑路滑该不好走了。”
然后背着手哼着小曲回家了。这糖听说可甜了,栓子兄弟几个肯定想吃。
黎家大丫头会做人啊。
不过听口气只怕不会去看建伟了。嘿嘿,不知道建伟有没有后悔和孙女不亲呢?他早就说了人和人是要相处才有感情了,否则光凭她是你的后生就让人家无条件孝顺你?凭什么?况且还隔一层呢。
可建伟不听不说,还总是骂骂咧咧,放话说谁敢不孝顺他就不认她。呵呵,人家稀罕?
这黎家大丫头去了县城,怕是凤凰要飞走了哦。
傍晚天气越发冷了,黎想拢拢脖子上的厚毛巾,把口鼻遮上,快步向前走去。
路过她大伯家脚步都没有停的直接越过去。
很快到了黎三叔家,敲了敲门,一会门就开了,出现一个干净水灵的丫头,正是三叔的女儿朵朵。
她看到黎想,惊喜道:“想想姐,你怎么来了?快进来烤火。”
又朝里喊:“阿爸阿妈,想想姐过来了。”
黎想摸摸她的头,道:“今天刚回来,过来看看你们。朵朵期末考试这次又是第一吧。”
朵朵今年十岁,正在读四年级。三叔三婶最为疼爱孩子,所以哪怕朵朵只是女孩,六周岁一过就送去读书了。朵朵也争气,成绩一向很好。
朵朵拉着黎想的胳膊,撒娇道:“不是,想想姐,我这次占第二名,四年级数学好难,我只考了九十分,拖了后腿了。”
黎想摸摸她的头,笑道:“不要紧,下学期赶回来就好了。我寒假都在家,有不会做的可以随时问我。”
“太好了,我最喜欢想想姐了。”
这时一个浑厚却不失温和的声音响起:“朵朵,又缠着你想想姐了?”
作者有话说:
谢谢宝贝们的支持,么么哒,也能给我一个么么哒吗?^_^
第13章
黎想抬头就看到一个中等个头精瘦却满脸风霜的中年人,正是黎三叔。
旁边的女子是黎三婶,她矮三叔一个头,穿着青布棉袄,腰里系着蓝布围裙,脸上有些皱巴巴的,一看就是操劳过度的农村妇女,当然黎母也是这个形象。
只不过黎母是一脸愁苦像,眼神已经没有了光彩,就好像只是机械的活着。
而黎三婶却是神采奕奕,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她眉眼弯弯,喊道:“三叔三婶。”
然后递给她们五十块钱,道:“这是还你们的钱,要不是三叔三婶,我肯定读不了书了,真的非常感谢。”
“我钱是我考试得奖的奖金的一部分,学校还奖励了我一些东西,我也给你们拿了一些,给。”
说完另外一个手把袋子递过去。
黎三婶把钱推回去,嗔怪道:“不用着急还,等你工作后再说。我们也不急着用。”
黎三叔附和道:“你三婶说得对,听你三婶的。”
黎想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黎三叔一家穿得都是几年前的衣服,补丁摞补丁的,怎么会不需要钱?不过心疼她罢了。
原主悲剧的一生中还有这样温暖的事和人,总算显得不那么可悲了。
她放下袋子,把钱放在黎三婶手里,甜甜笑道:“三叔三婶放心,奖金够用到大学了,不相信你们看看报纸,我都上报纸了。”
说完把报纸递给他们,他们一眼就看到黎想的照片,顿时喜不自胜道边看边道:“真是想想,呦,市长还接见你了?想想真是出息了。”
朵朵和果果也凑进去看,然后鼓掌道:“想想姐好棒。”
因为黎想是本市第一个国一,所以记者详细报道了她的学习经历,本来还想过来采访她爸妈的。
她把家里情况透露给校长,让他去说服记者别挖掘她背后的故事,她的成功和家里没有关系不说,反而可能会影响她上学。
一听影响上学,校长立即打包票搞定记者,才有了现在这篇中规中矩的新闻稿。不过也占据了当天三版面大半版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