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年纪都大了,恐怕就得死在牢里了。”
“只是有些成年的孩子三观不正,我怕会走歪路。”
她既解气又担忧,可是自己能力有限。而且那些孩子知道是她报的案,甚至有人仇视她。她自己好不容易逃出来,不愿意再受伤,让爱她的人伤心,所以最后也只能交给警察们管了。
对年纪小不记事的两个孩子,她向民政局递交了申请书,希望能够收养她们。
黎想劝道:“小娟你尽力就好,做这些事的前提是你先照顾好自己,别让我们担心好吗?”
汪小娟感动道:“嗯,我知道。我最近也把以前的专业书捡起来,到时候在找个稳定工作再说吧。”
没有工作她也收养不了孩子。
黎想心中一动,道:“你想不想去小琳的慈善机构啊?他们那边正好有个人辞职,说起来这个基金会也是因为你才成立的。”
黎琳的妇女救助基金会是在汪小娟被拐卖后成立,专门用来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并提供基本的创业基资金,让他们能够有一技之长,保证生活。
“不过因为工作繁琐,又经常出差去调查申请人的资料,非常累。”
“但工资还不错,一个月一万五。”
汪小娟睁大了眼睛,迫不及待道:“我要去,不要工资我都去。”
作者有话说:
航母相关资料来自网络,相关数据是作者胡编乱造的--作者注。
第117章
黎想笑道:“怎么能不要工资?我们做公益, 总不能让员工养不了自己,那公益就没有意义了。”
黎琳的妇女救助基金会很少接受捐款资金,目前大部分都是她、林家、季燚、季淼捐出的钱, 维持公益支出。
因为他们要求十分严格, 申请的救助人会反复受到调查,所以工作人员非常辛苦,离职率也挺高的。
但是汪小娟性子坚韧, 工作认真,再加上她的特殊经历,她应该能够做得好。
“就这样吧,我一会给小琳打电话, 她会联系你的,不过等你身体好了之后再去上班吧。”
汪小娟感激道:“谢谢想想,我都五十多岁了, 没有想到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 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其实前几天她有试着出去找工作、投简历, 可是一听她二十多年没有做相关专业的工作, 基本上都没有下文了。
能够找到的也就是保洁、饭店洗碗刷盘子这类没有技术含量的。
小辉小梅也不愿意她去劳累, 说两个人每个月出五千,让她在家里修养。
可是小辉有孩子要养,小梅也有家庭,都不容易, 她怎么好意思安心当个废物, 让她们为了自己起冲突?
还好有想想。
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认识了想想。
黎想嗔怪道:“小娟,你再这么客气的话, 我就生气了。”
汪小娟忙背后头擦干眼泪, 挤出笑容道:“好, 好,我以后不说了。”
她只怕这辈子都报答不了她了,只能在心里祝福想想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想想,我和你说说我的经历,在六湖也没有好好说。其实相对来说我还算运气好的,因为我还活着。”
而很多人早就成为一抔黄土。
黎想有些不忍,忙道:“小娟,你不想说就不要说了。”
汪小娟摇摇头,微笑道:“不,想想,我想告诉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其实我是听到有人说我疯了,我自己却觉得我很理智,我不是疯子,我的三观也没有扭曲,但是有些人不太相信,所以我也想和你聊一聊,你能帮我判断一下吗?”
“如果我的精神的确出了问题,请你毫无保留告诉我,我愿意等治好了,再去工作。”
想想为她找了这么好一个工作肯定很不容易,如果她的事情传出去,那些人质疑她无所谓,却绝对不能牵连到想想。再说她的确也有点不自信,怕自己真的不正常。
黎想皱眉道:“谁说你疯了?”
王小娟被救之后不是在医院,就是汪小辉或者汪小梅家里,谁会这么骂他?
即便她的案子作为典型被媒体大报特报,可是她特地嘱咐了律师,让记者放照片的话,一定要打厚厚的马赛克。
也就是说,即便出去的话,应该没有人知道她的经历,骂她为疯子的,范围就被圈定了。
被解救出来的妇女孩子和汪小辉兄妹的家里亲人。
听王小娟的语气,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兄妹俩知道吗?汪小娟迫切想工作,也有这些原因吗?
看来她有空得问问汪小梅,汪小娟刚救回来,正是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可受不得刺激。
汪小娟笑了笑,没有回答,反而说起了自己的事。
她第三个买家在得知她生不出来,之所以没有杀她或者转手再卖,是因为在她主动说自己是大学生,可以教村里的孩子上学。
村里非常偏僻,是没有小学的,孩子上学要翻过两座大山,出了很多事,他们也怕孩子说漏嘴,毕竟村里的妇女好多都是拐卖来的。
她主动提了教孩子,村里的人就心动了。在她教了一个星期后,孩子们的确学到了东西。村民们就同意了她的请求。
她趁机把村里其他被拐卖的大学生也都弄的学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