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激起民变。
一个名叫魏老秋的泥腿子,拉起了队伍,号称木莲军。起初只有一千多人,滚雪球一般,滚到了二十几万。
朝廷派了三十万大军去清剿,他们却像野外的杂草,今天割了,明天又长了,还长得更好。
期间他也想过招安,不顾金淑妃的哭闹,将金子明杀了,人头送到木莲军。
但魏老秋就是不退,还骂他是无德昏君,让他早日上吊以谢天下。
他气得连杀几个宫女,才暂时消了心中火气。
三十万大军,就这样被木莲军拖住了。
还有西南小国兰射、夜哇,眼见大楚生乱,也在蠢蠢欲动,朝廷不得不派十万大军驻守边境。
大楚常备军约七十万,除去这四十万,另有十万守卫京城,绝对不能动。
剩下的二十万常备军在哪儿呢?北境,用于防守对楚朝威胁最大的蛮族。
如今蛮族是退了,可顾羽裳就是在北境打出名声的,他哪里敢调北境之兵拦截顾羽裳?
北境所有将领的忠诚度,此时在他心里都打上了问号。
想得深一点,北境诸军,也许就在等着他调兵的圣旨。圣旨一下,他们就能光明正大地南下中原,与顾羽裳汇合。
到了那时,他这皇帝真就当到头了。
他甚至不敢跟顾羽裳撕破脸皮,不敢宣布她是反贼!
杨老儿明知朝廷无兵可调,却提出这个建议,是何居心?
欧阳锐眯着眼睛看杨尚书,看得杨尚书遍体冷汗。
吏部陈侍郎与杨尚书是亲家,忙道:“陛下,臣有个想法。请陛下为破蛮军中其他将领加官进爵,封妻荫子。普通士卒,也赐粮米布匹,令他们回北境镇守边关。”
欧阳锐刚要发怒,忽然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分而化之?”
陈侍郎:“陛下英明!财帛动人心,官职更动人心,臣不信破蛮军中人人都服顾羽裳。只要有几人接受陛下的册封和赏赐,顾羽裳的气势就散了。”
欧阳锐想了想,道:“有些见地。陈爱卿,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陈侍郎:“是!”
欧阳锐:“若是办得不好,提头来见!”
陈侍郎变成苦瓜脸,“......是!”
欧阳锐挥挥手,“滚罢!”
众臣如蒙大赦,跪着退出安荣殿。
不上朝的时候,欧阳锐通常在安荣殿召见大臣。能得他召见的,也都是他的股肱之臣。
现在他觉得这些股肱太蠢,也许该换一批了。
1055 但使龙城飞将在(46)
威远侯易凌匆匆进宫,恰好遇上灰头土脸的大臣们,好言安慰几句,又勉励他们尽忠职守,不负圣恩。
众臣表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易凌一走,大臣们就在心里呸了一声。他们倒想尽忠职守,可这事儿太难,做不到啊!
顾羽裳有反意,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朝廷也不是束手无策,方案还很多。
方案一,调集守卫京城十万大军中的五万或八万,在路上设防,堵截顾羽裳。
以五万八万对一万,胜算很大。
但陛下不答应。因为,龙城十万蛮族被一万破蛮军斩了,他不相信京城守军打得过破蛮军。
也算有道理,大臣们便也不坚持。
方案二,向民间招募兵勇,讨伐顾羽裳。
陛下也不答应,因为他担心招募来的兵勇像木莲军那样造反。
而且国库余钱不多,他不想动用自己的私库。
那就还有方案三,请陛下为顾家洗刷冤屈,恢复爵位,同时下罪己诏,厚赏顾羽裳,化解她对朝廷和陛下的恨意。
结果陛下勃然大怒,把提出此建议的谢郎中打得满头是血,要不是其他大臣求情,谢郎中可能当场被打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来硬的他不敢,来软的他不愿低头,只会天天逼着他们想办法。
......他们又不是神仙,能有什么好办法?
易凌迈进安荣殿时,欧阳锐正闭目养神。
见他来了,急切地道:“姚催寒出关了么?”
七品武者姚催寒,是他最大的杀手锏。他能躲过数次刺杀,就是因为有姚催寒的保护。
不巧的是,三个月前,姚催寒闭关冲击七品大圆满。
而且不告诉他自己在哪里闭关。
易凌:“回禀陛下,还没有。”
欧阳锐狠狠一拍桌,恼怒地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朕养他何用!他和大臣们一样,都是废物!”
他是可以审讯姚家人,问出姚催寒所在之处。
但这样一来,姚催寒出关后还会听从他的命令么?
不把他当仇人就算好的了。
易凌:“陛下勿忧。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不容易说动了姚家老夫人。她答应臣,会去叫醒姚大人。”
欧阳锐大喜:“果真如此?”
易凌笑道:“臣不敢欺骗陛下。”
001:“宿主大人,那一世顾羽裳的记忆中没有姚催寒,是因为他一直在闭关么?”
七杀:“也许是吧。”
世事并非一成不变,某个环节变了,后面一连串事情也就变了。
001:“可他出来也没什么用呀,宿主大人一拳,就能送他上天。”
七杀:“先让他们高兴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