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无力地反驳:“不,天底下没几个人会真的觉得学习很快乐。”
七杀神之蔑视:“呵,001,你如果变成人,肯定是学渣。”
001:“......请停止对本系统无休无止的人身攻击。”
沈家人整日繁忙,本来没发现唯二清闲的姑侄俩在做什么,但一天晚饭后,七杀起了个头:“何谓五伦?”
宝儿连忙口齿不清地接下去:“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
一篇背完,跑到七杀面前伸出小手手,“姑姑,糖!”
而沈家人全都被震惊了。沈老头就好抽个旱烟袋,此时烟灰掉腿上都不知道。
宝儿的爹是沈春分的大堂哥沈有雨,激动地道:“这是个啥?宝儿,你这,小妹,这都是你教宝儿的?”
七杀点头,道:“是我教的。这是孩童启蒙的《幼学琼林》,大哥,宝儿很聪明,没教几遍就会了。等他再长大点,便让他读书罢。”
沈三牛:“......闺女,你咋还懂这个了?”
其他人也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七杀轻描淡写地道:“我嫁过去后,夫君说他的娘子不能大字不识,有时会教我读书认字,现下,我已能看懂夫君的一些书籍文章。”
向归远的确教过沈春分认字,不过只教过一两次就嫌她愚笨,再也不教了。
亲哥沈有谷疑惑中带有一丝失落:“这才一年多,你就能认字?”
当初说好大家一起当文盲的,你怎么偷偷脱掉文盲帽子了?
七杀:“这正是我想让宝儿念书的原因啊!”
沈家人:?
七杀:“我发现,我非常聪明。”
沈家人:......
沈三牛哭笑不得:“闺女,咱不兴自己夸自己。”
001吐槽:“宿主大人,是本系统对你的赞美还不够,导致你不得不自我夸赞吗?”
七杀不理他们,道:“夫君说过一遍,我基本就都知道了。甚至于,夫君背书时,他还背得磕磕绊绊,我已经全部背下来了!”
说着看向沈老头:“爷爷,咱家人,真是天生的读书种子。我教宝儿时,他也背得很快,以后让他读书罢。”
沈老头紧吸几口旱烟,没说话。
谁不知道读书有出息?但读书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巨大的负担,跟烧钱一样,关键是还不一定能烧出个前程。
--
作者有话说:
今天来得比较早,三更继续~~~
第215章 状元郎的糟糠妻(14)
沈老头暗想,孙女婿是靠读书改换门庭了,可像孙女婿这样的人,世上有几个?很多人读了一辈子的书,秀才都考不中,到死都是个没啥大用的童生,连累得一大家子潦倒落魄。
村里的老黄不就如此?五十多岁了才放下考秀才的执念,学着下地种田,无妻无儿的,那情状可惨。
他怎能让重孙落到那般境地?
况且,家里如今虽只有宝儿一个重孙,往后肯定还有。他如果让宝儿读书,就得让别的重孙也读,一碗水得端平了。
哪有钱供他们呢?
七杀明白他的顾虑,笑道:“爷爷莫忧,侄儿们可以全部由我来启蒙,学得好的再往学堂送,若是学得不好,就跟着哥哥们干活。”
若是这般,倒还可以。沈老头磕一磕烟袋,道:“行!”
其实他不信孙女真有她自己说的那么厉害。她再聪明,也没有正经进过学堂,孙女婿忙于科考,不可能教她多少。
但眼下孙女婿不在家,向家那婆子又不喜孙女,她呆在娘家也是无趣,爱教侄儿便教罢。
七杀刚要保证自己肯定好好教,手臂忽被抓住,回头一看,见是大堂嫂孟氏。
孟氏热泪盈眶:“小妹,你明日想吃点啥?嫂子给你做!”
她的宝儿,才刚有家里吃饭的桌子高,竟然会背那么老长的文章!
都是小妹教导有方,小妹还劝爷爷让宝儿读书!说宝儿聪明!平时只见他们姑侄俩呆在一块儿玩,哪知道是小妹在教读书呢?
这臭小子也不说,问他跟姑姑玩什么,他就说姑姑给他糖吃。
她这个当娘的,真是欢喜得无法言语。
这种小姑子,再来十个她也不怕!老沈家,她算是嫁对了!
若有一日,宝儿也能像他姑父那样考中举人,她真是死也甘心。不,哪怕不是举人,只是个秀才也好呀。
沈、孟两家,半个秀才都没出过。
二堂嫂、三堂嫂、四堂嫂,还有三个亲嫂嫂也都围过来,这个说要给她做条花裙子,那个说要给她做双绣花鞋,还有一个很实际,说每天给她蒸桂花糕,十分的热情。
她们现在没有孩儿,以后总归会有。为让小妹对自家孩儿多用一份心,她们拼了!
001叹道:“万万没想到,会在一群古代农妇身上感受到内卷。”
七杀:“你不懂。华夏子民,自古重教育。古代一家之主虽是父亲,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无可替代。”
经过多方比对和砍价,沈老头用七杀给的七十两银买了五亩上等田,五亩中等田,还背着孙女跟儿子们讲好了,田里出息九成归孙女,一成归沈家,大家都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