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杀:“都怪他胆小!”
心里对那人有三分同情,秦始皇上门,还要彻夜长谈,谁有过这待遇?吓得上不来气也正常。
对秦始皇的同情却有七分。
如果那人被吓死了,秦始皇就又多了一桩残暴的事迹,说都说不清。
以残暴著称的秦始皇,没有杀过一个功臣,这一点,后世很多明君、仁君都没能做到。
无论君臣情分多深厚,无论当初说得多好听,该杀就杀。
秦始皇的恶名,倒有大半是胜利者随意书写的。
有个很搞笑的例子。
《史记》记载,秦始皇出巡时,在湘山祠遇到大风,几乎不能渡河,他迁怒于湘君,命人把湘山上的树全部砍光,湘山变得光秃秃,露出了红色的地面,很丑很可怜。
一个神经病暴君的形象,跃然纸上,被口诛笔伐了几千年。
可现代出土的秦朝简牍记载,秦始皇过湘山,称赞“其树木野美”,明令“皆禁勿伐”。
太史公若再世,可能会尬得用脚趾抠出三室二厅。
而后世对秦始皇的污蔑,又岂只这一件。
不过,这一世秦朝未灭,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
秦始皇在史书上,将是举世无双、万民称颂的千古一帝!
“父皇,这都三年了,那徐福一去不返,甚是可恶,我们把他抓回来,好么?”
秦始皇微怔:“抓回来?”
不返大秦,就代表着背弃。
他当然想抓回来惩治,可上哪儿抓去?
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去到何处不得而知。
七杀:“沿着他当初的路线,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秦始皇:“若找不到,岂非白白耗费人力物力?”
说完此言,觉得很熟悉,似乎有很多人跟他说过类似的话。
没想到如今轮到他跟女儿说了,哈哈。
七杀一笑:“就算找不到,秦军所过之地,也将是我大秦的疆域。”
秦始皇连声大笑,当晚多吃了一碗饭。
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嬴家列祖列宗可以放心了。
过得数月,将韩信和张良、陈平调回来,以韩信为主帅,张良、陈平为参军,再带上一个御督使,东渡大海去抓徐福。
项籍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开上郡去干大事,气得砸倒了一棵树,被蒙恬罚栽十棵。
他边栽边在心里咒骂,嬴伊婳,臭丫头,为什么不让你项爷爷去?
其实七杀考虑过项籍,他在水边长大,懂水战,有优势。
但是,扶桑那边的倭人,从古至今都透着种怪异。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
她怕项籍一个看不惯,全杀光光了。
这个孽造下来有点大,估计项籍扛不住,迟早被天道算账。
不在这一世,也会在下一世,或者下下世。
何况,空无一人的扶桑郡,她要来何用?
人力是资源呐!
不能全灭,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化。
好在这一点上,华夏向来做得完美。
让倭人学习大秦的文字、使用大秦的语言,移风易俗,度量衡什么的也和大秦一致,接着植入儒学。
过上几代,等还记得故国的人去世,倭人就真成秦人了。
不,那还不算什么国,充其量是大型部落。
七杀觉得,给韩信五万兵,差不多就能横扫扶桑了。
但想到他那个“多多益善”的名言,又给他加了一万,六六大顺。
七杀还考虑过让范增也去,这老汉老谋深算,很适合放去扶桑搞阴谋诡计、收拢人心。
但看看他老态龙钟的模样,还是算了吧。
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海上风浪。
遂让韩信等人跟他多交流,他也不藏私,说了许多建议。
行前一切军需筹备,则由萧何负责。
他做事井井有条,完成得很好。
蒙毅忍不住跑去跟秦始皇说,新皇真有眼光。
秦始皇笑而不语。
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女儿!
大军出发前一夜,七杀梦里有个小孩嚎啕大哭,“乱了乱了,全乱了!都怪你,现在全部乱了!”
七杀:“离远点,泪水别溅到我身上。”
小孩张牙舞爪地扑过来,向她吐口水,被她一脚踹出梦乡。
弱鸡天道还敢入她的梦?找打!
001为祂掬一把同情的眼泪,“这么惨的天道,本系统好像只见过一个,这是第二个。”
七杀:“祂太笨了,竟然没发现自己长大了好多。”
001:“一根筋天道?”
七杀:“这个外号不错。”
771 大秦女皇(72)
无论是华夏历史还是这个时空,秦朝的造船技术,在同一时代都属于世界一流。
现代曾出土一座秦朝造船遗址,约建造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规模极为巨大。
综合造船木材的选择,以及船台的大小等因素,专家们认为当时已经可以造出宽8米、长30米、载重五六十吨的木船。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所用的船只仅仅130余吨。
而秦始皇统一岭南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14年,中间相隔约17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