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娘那人咱们确实要防着些。你看她如今都被爹这样管着了,但只要一背着爹的眼睛就想出幺蛾子,万一以后爹哪日一个脑子不好使,又跟以前那般啥事都依着她,她不知道咋翻天了。尤其如今咱们几家都好些了,她到时候指不定会提出啥要求,到那时我们几家怕是更加不会有啥好日子过了。”
钱氏这话倒是也没错,但毕竟这还是等于背后在说余氏的坏话,在这院里,菲儿,翠秀。枝儿她们几个是小辈,肯定不好附和着她越说越起劲。
而菲儿大姑是余氏的女儿,再加上她和钱氏的关系说不上有多好,她自然也不会和钱氏一起说余氏的闲话。
剩下的就是高氏了,高氏是个懂分寸的人,而且暂时来说余氏对她没做出什么特别过份的事情。她也不会和钱氏一起说,因此钱氏独自一人说了一会,看院子里的人都不回话,她便也不多说,跟着大家一起整理起东西来。
人多就是好办事。一群人忙到下午,总算是把东西一份一份的给分出来了,然后家里的这些个女人又分工合作把这些东西给村里人一家一户给送去。
村里人收到这些东西,家家都开心的不得了,说富贵家这样的还真是村里头一家,家里有了钱后不只没有看不起人,还对村里人这样好,这在村里办厂,以后肯定能给村里带来些收入,不只这样,前不久富贵家的又给村里修了路,这次又给村里人送东西,这真是应了发财立品那句话,这样还真是没多少有钱人做得到的。
其实夏菲儿家里本是应着蓝家把东西给送去,但没想到倒是在村里得了个好名声,虽然这名声不能吃不能穿,像夏菲儿他们这些小辈并不在意,但是夏富贵却非常在意,他说
以前他走到哪里都被人看不起,但如今却完全不同了,他觉着铁柱说要在村里开厂的事情还真是做对了。
村里大多数都厚道,这好好的收了人这么重的礼物,心里实在不好意思,便托给他们送东西去的菲儿大姑他们,说要她们跟富贵家说,要是他家以后有啥事情要帮忙的,只要去知会他们一声,他们定来帮忙。
村里另外还有些极其聪明的人,在收到东西后第二日,就特意从家里送了些自己家里种的一些蔬菜瓜果什么的到菲儿家里来,表面上是说来感谢菲儿家里,但其实是来问菲儿家里那酱厂的事情。
因为他们知道菲儿家里在村里买了那么大一块地开酱厂,等厂开起来之后,肯定要不少人做活的,这在本村找个活干自然比去外面找活干的好,既能赚到酱厂的钱,还能顾着家里的事情,这是多好的事啊。
夏菲儿当然也知道村里人的想法,但是对于酱厂的事情以前一直都是夏铁柱着手的,她这还没正式接手,之后到底还怎么弄还没具体想好,因此也只是先应着来问的人,说要是有需要,一定以村里人为先,但是暂时还不能确定,要过阵子再说。
一转眼,离夏铁柱走已经有十来日了,家里也回复了平静,像菲儿大姑和枝儿他们都回镇上做自己的事情了,而夏菲儿也开始忙起来了,大部分时间都是镇上家里两头跑。
因为家里的酱厂这边的地基早已打好,厂房什么的已经正式动工了,不过好在盖房子这些,夏菲儿除了之前给泥瓦工他们画好厂房的图纸之后,盖房子倒不要夏菲儿时时看着了,大部分时间是夏富贵带着家里新买的几个小厮在那边看着。
家里原本有大灿和小灿两个小厮做活的,但因为大灿是夏铁柱的贴身小厮,因此夏铁柱走的时候把大灿也一起带走了,而小灿也跟着夏铜柱在镇上做活了。
夏菲儿看家里都是些丫头,偶尔要做什么重活都没人,便又在镇上买了四个小厮,年纪比较小的长贵,今年十三岁,夏菲儿拨去给夏银柱做贴身小厮,说夏银柱那边反正说要这个年纪的学徒,让长贵跟着夏银柱,要是能学会木匠活更好,不能学会,就贴身伺候夏银柱,如今翠秀在家里,夏银柱的吃穿住行总要有个人管着。
另外年稍稍大一些的小厮长顺,夏菲儿拨了给夏富贵用,夏富贵如今一个人在酱厂那边看着,很多事情也兼顾不过来,也实在需要人帮忙,再加上夏菲儿觉着家里像夏铜柱他们身边都有贴身伺候的人,夏富贵身边也应该安排一个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另外的两个小厮是两亲兄弟,大的叫大庆,今年十五岁,小的叫小庆,十三岁,夏菲儿看他们机灵勤快,便让他们在家里跟着桑菊,桑竹两个丫头做活,有时候夏菲儿他们镇上家里两头跑,光是带着桑菊也不成,总要有个固定赶车的人,于是大庆和小庆除了做家里的事情,也常帮着夏菲儿赶车,跟着夏菲儿跑来跑去。
自从大庆和小庆买回来之后,桑菊那丫头是最高兴的,因为大庆和小庆的面相都长的不错,至于怎么样不错也说不好,反正挺符合桑菊那丫头的审美观就是,用桑菊的话说,大庆和小庆两人看着就赏心悦目,而且还比较懂礼貌,整日桑菊姐桑菊姐的叫,反正比那该死的大灿好多了,桑菊还夸夏菲儿这次选人的目光真是不错。
这日,夏菲儿难得一大早就从镇上回来,难得在屋里歇息一阵,小庆进来问夏菲儿下午还要不要用马车,要是不用,他想把马牵到河边去给马刷刷毛,那样马也舒服点,听夏菲儿说最近这两日都不用马车之后,小庆便去给马刷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