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凌云分明是与他夫人一道来的,想必也目睹了一切。他虽已辞官,威望犹在,再怎么说也是个证人,楚御史却丝毫不提他,直接放弃了他的这份有力证词。
董穹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楚子然。
楚御史与他同级,又是此案的受害者,他不好多问什么,遂转向姜芙,“唐夫人,劳请你将方才所见都说出来吧。”
姜芙看了一眼古月,有些犹豫,却仍是实言道:“方才我与夫君进门时,却是看到了崔夫人在给安国公夫人下毒。”
她清楚,董穹不是草包。她若是在此时出言包庇,对古月未必有利。
董穹点点头,让手下将古月作案用的那柄团扇一并收了起来。
他亲自为她戴上镣铐。许是为了顾及崔明和的面子,他还特意为她准备了一盏幂篱。
“人正物证俱在。既然如此,崔夫人,请随我去大理寺走一趟吧。”
古月被带走时,姜芙忽然拉住她的手,“古月姐姐…”
此时说再多的话也无用了,她只问了一句:“楚夫人入京的事,是谁告诉你的?”
楚夫人世代居于维扬,便是楚逢曾官至户部尚书时,她也甚少过来。她此番赴京是为了楚子然的前程而来,住所又在人迹罕至的桐花街。
若非那日姜芙去允棠阁找史嵩,根本不会知道楚夫人入了京。
那古月又是如何知晓的呢?
她的回答却让姜芙有些意外,“无人告诉过我。之所以知道她在建安,不过是我上月来允棠阁结算时偶然撞见的罢了。”
允棠阁地处桐花街,而楚子然的宅子就在允棠阁的斜对面。
如此,倒也说得通。只是…
美人斋与允棠阁的结算日一直是在月初。可上个月初古月来结算时,楚夫人还没到建安…
她心下虽疑窦丛生,可此时也不是问话的好时机。
姜芙点点头,放开古月的衣袖,目送她随董穹一行人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起,一时间嘎的人太多了,基友说我是晋江刺客...我不辩解,反正楚夫人是最后一个...
第68章 送别
嘉宁二十年秋,崔明和之妻崔楚氏因蓄意毒杀安国公夫人,被判处斩刑。
崔楚氏被大理寺收押期间,崔侍郎各方游走,动用了一切崔家的人脉关系,却始终没能将崔楚氏保下来。
数日后,他似被点醒了一般,主动请求辞去工部侍郎一职,只求能保爱妻一命。
最终,太子念及其多年来为朝廷鞠躬尽瘁、劳苦功高,并未准许他辞官的请求,而是将他贬谪至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司,着降为正四品的按察副使。
对于其家眷崔楚氏,太子怜其年幼时被被害人虐待的悲惨遭遇,将她的死罪改为了流放。
有了之前何清棠狱中自尽的经历,姜芙不敢掉以轻心。古月关押期间,她日日来牢中探望,亦给夜间值守的人打点了不少。
许是有崔明和这个牵挂,古月并不似何清棠那般心存死意,只是有愧于他因此受累。
没了崔明和这个主心骨,至此,崔家算是彻底撤离了建安权力的中心。
伏日已去,秋意渐浓。古月被流放的日子被定在了月夕节。
建安城郊十里开外的凉亭里,三人围着石桌而坐。十里开外,是随行看押的官兵。
“凌云,对不住…”
古月一身素白的布衣,除去了满头的珠翠,乌黑的秀发仅用两根木钗固定,丰盈的青丝下是白皙饱满的小脸,倒也别有一番娴雅之美。
自她入狱起,美人斋的口碑一落千丈。虽然也请了新的掌柜来打理,收益却远不及过去的辉煌。
达官贵人们纷纷闻风而动,斋内曾经人满为患的盛景早已远去,如今只剩门可罗雀。
作为美人斋唯一的的女掌柜,她历经了不少风雨,呕心沥血地将店铺发展到如今的盛况。世人皆言她幸运,得了夫君的扶持才会如此顺遂,可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崔明和很爱她她不否认,可他于经营上却一窍不通。若非唐瑾一路的资助与指点,她是绝不可能将美人斋发展成如今这般模样的。
除了被贬谪的夫君外,如今她最对不住的人就是她的老东家了。
“崔夫人不必介怀。”
唐瑾端坐于石桌旁,眸中划过一丝愧然,“我本是承了恩师的嘱托来照顾你的,如今你落得这般田地,实是我有愧于恩人。”
“十六岁那年,到底是我年岁情况,一心想着将夫人从烟花之地赎出,却未顾及夫人往后的前途。”他望向不远处正在饮马的崔明和,“好在夫人觅得良人,找到了好归宿。”
唐瑾微微颔首,远山般的眉宇间满是宽和之意,“美人斋建立的初衷,也只是想让夫人多个可以傍身的倚靠。崔大人固然温和,可崔家到底势大。夫人有了自己的积蓄,便有了话语权,亦有了退出的底气。”
“况且,”他笑笑,“夫人这些年将美人斋经营得这样好,我亦是跟着得了不少好处,如今落败了,我又岂有怨怪之理?”
唐瑾这番话不仅没起到宽慰的作用,反倒让古月心中愧意更甚。
望着眼前这个温和的男子,古月不由想起了嘉宁十三年那个鲜衣怒马的状元郎。
那年他才十六岁,拿着两箱银锭,信誓旦旦地说要替她赎身。也就是那时,她才知晓了自己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