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正德帝自己就是个昏君,大多数政事都交给了韩国舅,可面对安王那样没出息的儿子,他看了也是心塞。
宋池笑着替安王说好话:“因为皇上与国舅将我大周治理得繁荣昌盛,二叔才能高枕无忧,且二叔虽然贪玩了些,对您的孝心却是日月可鉴,如果皇上有什么吩咐,二叔定会全力以赴替您分忧。”
这马屁拍得正德帝心情舒畅,如果前面那句只说他自己将大周治理得繁荣昌盛,就更好了,韩国舅虽然有功劳,但也全是听从他的安排做事,哪有资格与他共享同等赞誉。
可见宋池还是太年轻,这拍马屁的功夫远远不及韩国舅。
一点小事,正德帝没放在心上,继续刚开始的话题:“既然你没有心仪的姑娘,朕就让皇后替你挑选一个?”
宋池笑道:“娘娘慧眼识珠,必能替臣择一贤妻,只是臣有个不情之请,还请皇上成全。”
正德帝奇道:“什么不情之请,说来听听。”
宋池俊美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迟疑片刻才垂着长睫道:“皇上也知道,臣九岁来到京城,一直住在平西侯府,承蒙皇上厚恩终于有了自己的府邸,臣与妹妹才有了真正的安身之处。现在娶妻,对臣没什么区别,妹妹却要因为多了个长嫂而多了拘束顾忌,所以,臣想先让妹妹快活自在两三年,等她快活够了,再劳烦皇上、娘娘替我挑选贤妻。”
对于宋池兄妹的遭遇,正德帝自然十分清楚,早在宋池进京那年他就问出来了,所以宋池提出这种请求,正德帝觉得合情合理。
他叹了口气,替宋池打抱不平道:“都怪晋王,害你们兄妹俩这么多年连个家都没有,可惜当年的旧事空口无凭,不然朕一定替你做主。”
宋池脸色一沉,冷声道:“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无须皇上费心,总有一日,臣会亲自报了此仇。”
正德帝很是满意,或许再栽培几年,宋池会成为他铲除晋王最锋利的那把刀。这就是年轻人的锐气,韩国舅年纪大了,让他做点什么顾忌这个顾忌那个的,这么多年也没抓到晋王的把柄,害他一直存了块儿心病。
“好,朕也替你盼着那一日,婚事的事你放心,朕先记着,你何时想娶妻了,何时再来告诉朕。”
宋池看眼正德帝,就在这刹那的功夫,正德帝震惊地发现,宋池的眼尾居然带了一丝潮红。
没等他仔细分辨,宋池重新低头,微哽道:“皇上赐臣官身府邸,还为臣的婚事费心,大恩大德胜过亲生父母,臣除了披肝沥血报效朝廷,无以为报。”
正德帝笑了,这些于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年轻人居然感动到想哭了。
“去吧,好好做事,只要你有本事,朕给你的赏赐只会越来越多。”
“是,臣告退。”
行过礼,宋池转身往外走去,跨出御书房的外门时,迎面撞上了韩国舅。
韩国舅上下打量宋池一眼,笑道:“还未恭贺郡王乔迁之喜。”
宋池回礼道:“还要多谢国舅栽培,给了我立功之机。”
韩国舅颔首,拍拍他的肩膀:“立功是好事,但也不要居功自傲,你还年轻,需多加历练才是。”
宋池笑着应了。
韩国舅越过他,进去找正德帝了。
正德帝来御书房就是为了见宋池,说完正事,已经打算去后宫享乐了,得知韩国舅来了,他只好又坐稳,等着韩国舅开口。
“皇上召见郡王,可是为了郡王的乔迁之喜?”韩国舅打听道。
正德帝:“是啊,子渊的母亲没能留给他们什么嫁妆,兄妹俩没什么家底,朕不赐些东西,他们办个宴席都寒酸。”
韩国舅感慨道:“皇上宅心仁厚,老晋王泉下有知,定要惭愧当年的痴心妄想。”
正德帝哼道:“他最好还有这点羞耻之心,好生悔改,求个转世投胎的机会。”
韩国舅说那番话,其实是想提醒正德帝别忘了宋池的根在哪里,不能因为宋池立了一次功劳就掉以轻心,不过眼看着正德帝想歪了,韩国舅只好揭过这茬,问起赐婚一事来:“皇上之前打算给郡王赐婚,不知郡王看上了哪家的闺秀?”
他想,不管宋池看上哪家,他都能分析出宋池意图结党营私的野心来,警醒正德帝。
他只想正德帝把宋池当一条狗用,可不希望正德帝真的器重宋池,分了他手里的锦衣卫的权给宋池。
正德帝心不在焉地道:“他忙着在锦衣卫当差,哪有时间去相看大家闺秀,谁都没提,暂且没成婚的心思呢。”
韩国舅:“哦,这是为何?”
正德帝就把宋池的话转述了一遍。
韩国舅思索道:“莫非郡王是想暗示皇上先给郡主挑个好夫君?”
果真如此,宋池也够老谋深算的,兄妹俩两门婚事,就能拉拢两户官员。
正德帝只是不想浪费时间处理政事,脑子并不笨,韩国舅如此明显的阴阳怪气,他还是品出味来了,斜着韩国舅道:“人家那是心疼妹妹,寄居侯府这么多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还没新鲜够就娶个嫂子回来,姑嫂生了罅隙,妹妹住着还能舒服?你啊,年纪一大把了,早就忘了兄妹间这种纯粹的情分了吧?”
突然被骂,韩国舅老脸一变,看出正德帝不高兴了,忙赔起不是来。
正德帝已经说够了,起身道:“行了,朕累了,你也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