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阴差阳错,可若是没有那些经历,她便也不是如今的魏瑄了。
定州暴雨时,她幸运的拜在了师尊门下,又被师尊传授了一身功力。骤然得到仙力,从凡人一跃成为散仙,魏瑄本以为自己会很惶恐。
可神奇的是,当真的到了那一刻,她却发现自己的心里其实挺平静的。
她依照师尊的命令去了南海,请来了南海龙君,这一切于曾经的她来说,千难万难。可如今,她做到了。
她看到了师尊脸上的欣慰,得到的是师尊师伯的夸赞。是以,哪怕这一路并不平静,因着她刚得到仙力,控制不好,甚至差点葬身妖口,魏瑄也没有什么害怕。
便如她曾在师尊面前说过,她不怕死,她怕的只是带着不甘和遗憾死去。
此后数年,她潜心修炼,终于慢慢融合了一身仙力。
而正是因此,所以即便师尊不说,可彼时的魏瑄也终是看出来了。难怪身为神仙的师尊会看上去越来越衰老,原来师尊……竟是已命不久矣了。
“无用的,为师全身经脉已断,无能救。”面对生死,火灶婆婆倒是坦然,脸上甚至带着淡然的笑意道,“无需伤心,为师活了数千年,早活够了。这般死去,也算死得其所。”
“所以,你不用再做这些徒劳的事了,好好修炼,为师期待有一日你能位列仙班,这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散仙不少,可真正能位列仙班的却是极少数。
徒劳吗?
那时,魏瑄没有反驳师尊的,她只是平静的告别了师尊,看着峭壁上的沐浴在寒夜中的野梅,然后坚定的投身于那红尘之中。
此后勤学苦练,日夜不缀。
她没有那青云之志,她只明白,人这一生,没有那徒劳之事。
第102章 番外四:相见(阿钰和无咎)
靖皇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政令,不过十余年,便已显了盛世之容。靖皇之名,更是传遍了天下,深受百姓爱戴敬重。
大靖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往好处发展,只一点美中不足。
靖皇登基已有十余年,早已过了而立,即将到不惑之龄,然而直到如今,依然虚至后宫。宫中除伺候起居的宫人,无后无妃。
这也意味着,靖皇膝下无子无女,或会后继无人!
前些年,靖皇刚登基时,也有朝臣上书请陛下立后封妃,却都被靖皇以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为由拒了。
而靖皇也如他所说,登基数年来,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兢兢业业,乃是万民楷模。
起初,朝臣们只以为陛下是心怀社稷。于他这般的明君来说,儿女私情确实只是小事,自然比不上江山社稷。
那时,大靖上下皆感念靖皇的贤明,对圣上自是更加敬重。
不但如此,朝野内外更是风气清肃,朝臣百姓皆在为盛世而努力。
毕竟靖皇登基之初,虽说天下一统,可不服大靖统治的却也有不少。前朝余孽想要复辟周朝,而向大靖俯首称臣的戎国也并不安分。
可如今十余年过去,前朝余孽几乎肃清,即便再次卷土重来,也成不了气候。毕竟如今的大靖百姓心中认定的帝王唯有靖皇酆无咎。
而戎国也在三年前被去了国号,改为戎阳郡,彻底成为了大靖的国土之一。是以,待忙完了这些,朝野上下庆祝之余,终于想起了当今圣上竟还未娶妻生子,还是个单身男子之事。
帝王婚事不仅是皇家的家事,更是一朝的大事。
因着靖皇勤政爱民,努力了十余年,才慢慢有了这初现的盛世之景。如此,便更需要一个贤明的继承人,否则,多年努力说不定会毁于一旦。
因此,朝臣们终于着急了。
在大靖,男子大都十七八岁之龄便会定亲,弱冠之龄时有好些甚至都已做了父亲。如靖皇这般的年龄,成婚早一些的,说不得都能做祖父了!
可他们陛下呢?
这么些年过去,朝臣们才恍然,他们陛下竟是连一贴心人都无。
因着宫中无女主子,靖皇又一向节俭,是以,早在登基初便遣散了宫中一大批宫人。内侍因身体原因,若是出宫,不一定能过得好。
可宫女却不一样。
是以,遣散出去的大多是宫女。
而随着宫中每年的裁减,皇宫中留下的宫女竟是寥寥数人,而且都是年龄颇大的姑姑和嬷嬷们,妙龄的宫女早出宫了。
朝臣们便发现,他们陛下身边伺候的竟是连个宫女也无,除了内侍,便是人高马大的侍卫们。
这下大家登时急了。
若是再这般下去,那他们陛下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单身的身份啊?!
靖皇虽年近不惑,可勤政爱民、威名远播,且还生得隽秀无双,是以,便是不为了荣华富贵,想要嫁给靖皇的女子也数不胜数。
这些年来,其实不是没人制造过一些偶遇,然而,靖皇似乎一心只在社稷,根本没给旁人多一分心神。
时间一长,各种各样的传言便传了出来。
因着靖皇的威严和恩德,大靖的百姓们自然不会说自家陛下不好的事情,可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却不会顾忌,反而会抓住这个“把柄”,肆意传播不好的流言。
比如,甚至有人说……靖皇不行!
这可是捅了马蜂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