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慧近来常犯困,吃的还多,但她没往有喜那边想,听到这个消息,她有些懵懵的,过了会察觉是真的后,才忙让采月去拿赏钱。
年轻的小夫妻,身体都不错,有孕很是正常。
“王妃初次有孕,得多加小心才是。”大夫道,“听闻王妃原打算上京去,老夫还是建议不要。头三个月最是重要,若是磕了绊了,有个什么事之后,对您的身体很有伤害。最好是留在王府养胎,等次年孩子平安落地后,也可以回娘家。”
王妃远嫁而来,思念家乡亲人很正常。大夫出于王妃母子的健康考虑,才会这么建议。
李思慧心心念念想回京都,却听到大夫这么说,那抹喜色便成了惆怅。
等大夫走后,麝月端茶过来,她更会察言观色,低声道,“再过一年便好了,到时候您带着小主子一块儿回去,夫人肯定更欢喜。如今您有了身孕,夫人肯定也不希望您冒险回京都。”
采月听了跟着点头,“麝月说得对,明年再回去,夫人他们肯定高兴。”
李思慧也知道这个事不好冒险,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还有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很重要。
一声长叹后,欣喜后就是忧愁。
李纪刚回府,就听人说王妃有孕了,兴奋地跑过来。
但看到麝月喊他,才迟疑停下。
听完麝月说的,李纪眉头一拧,思索片刻,再进屋。
“王妃在看什么?”李纪走到窗边,见李思慧望着窗外的竹林,问到。
李思慧回神说没什么,神情淡淡。
“我都听麝月说了。”李纪道,“王妃有喜是好事,不过大夫也说得对,你刚有身孕,不宜跋山涉水去京都。”
李思慧点头说是,她向来不是个任性的人,不会做任性的事。
李纪又接着道,“既然咱们去不了京都,不如年后派人接岳母来渝州。如今你兄长已经分家出来,岳母在京都也不用看你大哥的脸色。渝州城与京都有着很不一样的风景,也正好让岳母能看看你住的地方。”
李思慧愣了片刻,犹豫道,“这样可以吗?”
“有什么不可以?”李纪道,“咱们成了亲,那就是家人,岳母来女婿家玩,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再说了,我一个大男人,也不懂伺候孕妇的事。倒不如让岳母来陪你,这样我也能安心一些。”
安氏虽然长年吃斋念佛,但算起年纪并不大,还没到四十。
李纪希望李思慧能高兴一点,所以才会这么说。
“若不是大舅兄在任上,也可以让他一块儿过来。”李纪道。
“母亲能来,我已然很满足了。”李思慧主动抱住李纪,这一刻,她再次感受到了这个男人的温暖。
第918章 番外——李思慧vs李纪——酸梅
王妃有喜,不仅王府的氛围不一样了,连渝州城里的百姓都知道从王妃处讨好王爷。
但凡对孕妇好的,李纪都会带回来给李思慧。
折子已经送去京都,李纪今年也不去京都上贡。他不去,也省得李兴多心。留在渝州城里,好好的陪自个儿的夫人比什么都重要。
李思慧刚开始两个月,反应比较大,等到了除夕时,便好了许多。
一年除夕又过去,当渝州城里冬雪消融时,李纪的亲随也带着书信去了京都。
李思慧开始翘首以盼母亲的到来,她又有些不安,怕山高路远,母亲会吃不消。但她又很期待,想着一年多没见,不知母亲如何了。
化雪的日子,比下雪时还要冷上许多。
堂屋里生了地暖,李思慧坐在靠窗的软塌上,把木窗推出一条缝隙,感受到一丝丝新鲜的空气,她才没有昏睡过去。
采月看了担心,“王妃,开了窗有凉气冒进来,若是您着凉了可怎么办?”
“不至于那么柔弱。”李思慧看着窗外飞来一只麻雀,期待道,“麻雀儿都飞来了,想来外边的雪化得差不多,算着日子,渝州去的人,也该到京都了。”
采月点头说是,“王爷说了,等院子里的桃花结果了,夫人就会到了。夫人想您,必定会来的。”
李思慧点点头,起身道,“咱们出去走走吧,成日里憋在屋子里,人也跟着不痛快。”
采月拿了件厚厚的狐裘披风,给主子穿上后,才小心翼翼地跟着主子出去。
冬雪化得差不多,只有阴凉的墙角和石头缝隙还残留一些,夹道上不知名的小草刚冒出嫩芽尖尖。转出小院,迎面的红梅开得正艳。
李思慧停下赏梅,感叹道,“这株红梅开得真好,看树干,有些年头了。”
“这是我祖母在时种的。”李纪从身后走来,“我祖母喜爱红梅,祖父特意让人买来树苗,本想种满这片园子,结果因为那年天气不好,才活了这么一颗。我小时候祖父会让人把梅子摘下来,虽然梅子很酸,但加了蜜糖去腌制,压过梅子的果酸味以后,便会有股清甜的香味。”
说着,李纪伸手拿下李思慧发梢处的一朵落梅,又抿唇道,“那时候我并不爱腌梅子的味道,觉得加了再多蜜糖,也还是酸。可祖父却视若珍宝,每次喝茶时,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颗放嘴里慢慢含着。”
李思慧仰头朝李纪看去,目光温柔,“祖父尝的不是梅子,而是回忆祖母在时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