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李家小孩多,我虽然年纪小,但比他们都大一个辈分。他们刚出生的时候,母亲都要让我过去送礼的,尽管没有自己带,却也见了很多。”李思慧在李家那会,克己复礼,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李纪知道李思慧在李家的那段日子比较艰难,蹲下后,看着睡梦中的儿子,温声道,“往后啊,我会和儿子一起护着王妃,让你做这渝州城里,最让人羡慕的人。”
李思慧哈哈笑了下,“儿子还小,等他长大还要许多年,还是要靠王爷了哦。”
听到这话,李纪抬头看向李思慧,“往后私下里,你不要喊我王爷了好不好,我喜欢你喊我名字,这样显得亲近。”
李思慧啊了一声,“这怎么能呢?”
“为何不能呢,你喊我李郎也行,或者喊我小字,都比王爷好。我以后也喊你思慧,咱们是最亲近的人,本就该亲亲热热才是。”李纪哼哼道。
李思慧低头看向儿子,躲开李纪灼热的目光后,才小声回了句好。
李纪马上诶了一声,随即站起来,开心地吻了下李思慧的额头。
第924章 番外——李思慧vs李纪——回京
三年后。
继后大典,作为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个皇后,蒋皇后的册封典礼,显得格外地隆重。
李纪的马车刚过城门,就感觉到城里气氛的不一样。
李思慧掀开车帘的一点,看到满街都是张灯结彩,放下车帘,回头看李纪,“这次的册封典礼真是不一样,皇上不仅通知了所有的宗室,还邀请了番邦等国。”
“自然是要不一样的。”李纪坐在李思慧的对面,天儿刚入秋,两人都多穿了两件,“皇上登基初期,为了扫清余孽,没有功夫去做表面的功夫。如今天下大定,该收的权力,皇上也都收回去了。说是继后的册封典礼,其实是皇上想让众人看看他的功绩。”
李兴登基的这几年,确实做了不少实事。他不算特别有才干的帝王,但是他愿意多听多问,敢去用人。所以这些年的晋朝又恢复了往年的气派。
从政事上来说,李兴是个还不错的皇帝。
不过李兴如何,李纪并不在意。无论李兴治国如何,对他来说,都是有好有坏。
如今朝廷上的事,李纪一概不关心,不去多问多管,才能平安无事地生活。
但让他们两个没想到的是,李兴选的继后,还会是蒋贵妃。
本来李兴刚登基的时候,众人就以为皇后是蒋贵妃的,可后来李兴不仅没扶蒋贵妃上位,还打压了蒋家。就在众人觉得蒋贵妃就此没希望,开始给李兴举荐其他世家女子时,李兴又突然宣布册封蒋贵妃为继后。
李思慧叹了口气,“其实皇上册封蒋贵妃为继后,现在想想,也能明白。皇上怕京都的世家做大,所以不选他们家的女儿。而蒋家是从封地而来,在京都没有基础,一次的打压就能让蒋家清楚地明白,只有依附皇上才是蒋家最好的选择。”
“王妃聪明,皇上便是这个意思。”李纪笑道,“所以才会欲扬先抑,不得不说,咱们这位皇上啊,是把人心权术算计得死死的。”
李兴上位艰难,会有这些谋算也是情理之中。
李纪他们这次来京都,并没有把儿子带来,小孩儿毕竟年纪小,跋山涉水难免辛苦,万一生病就不好了。所以只有他们夫妇来京都。
在他们出发前,就收到了京都的来信,安芷邀他们去裴家住,但李纪自个儿有府宅,不好去麻烦安芷。
李思慧已经写信让母亲帮忙把宅子收拾出来,马车停下时,她就听到外边传来哥哥熟悉的声音。
李纪先出了马车,李思慧随后跟出去,等看到京都熟悉的景色,还有熟悉的人,当眼眶一滚,热泪盈眶。
“女儿见过母亲,哥哥嫂嫂。”
“快快起来。”安氏忙扶住女儿,仔细地打量几眼女儿,紧紧拉着手,把女儿女婿往宅子里带,“从收到你的书信后,我就派人把这宅子给打扫干净,被褥都换了新的,前两日天儿正好的时候,全都拿出去晒过。快快进去吧,我已经备好酒水,就等着给你们接风洗尘了。”
第925章 番外——李思慧vs李纪——留恋
嫁去渝州几年,再回京都时,李思慧都有些不习惯。
夜里躺下时,李思慧握住李纪的手,虽然眼前漆黑一片,却又很让人安心,“最初嫁去渝州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一辈子不回京都的准备。那会的我,实在是想不到,如何还能再有机会回来。”
对于京都,李思慧并不是真的眷恋不舍这个地方。更多的,是对京都里亲人的留恋。
李纪翻身,侧着面对李思慧,感受到身边人的温暖,让他也很舒心,“世事难料,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会有什么事呢。”
“是啊。”李思慧笑道,“咱们谁也预料不到明儿的事,倒不如不去想那么多。李纪,遇到你,我是幸运的。”
李纪把人搂到怀里,“我也一样。”
一夜好眠后,李纪先起来。作为王爷,李纪有着许多事要去应酬,尽管已经推了大部分,但还是有一些推不掉。
李思慧则是迟了点起来,一番洗漱过后,便带着礼物去了裴家。
如今的裴家,可以说是京都里最显贵的门第,裴阙稳坐首辅之位,安芷的芝兰书院也越办越好,想要巴结裴家的人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