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别的,头一回,为儿子的未来,顾筠担心得睡不着觉,裴殊心大点,“儿孙自有儿孙福,他只是人小鬼大,咱们引导的还行,不会出事的。”
顾筠翻了个身,“健康快乐就好。”
她宁愿孩子不那么聪明,每天只想吃吃玩玩,没想到,还是这样。
次日,顾筠给裴时收拾好东西,“吃的都在这里,饿了就吃,对朋友大方一点,分给他们吃一些,知道吗?”
裴时:“知道了……可是他们的吃的没有娘做的好吃。”
顾筠:“……这不是我做的,是春玉做的。”
裴时:“哦,那就分一些吧,娘做的吃的,只有咱家人可以吃的。”
对裴时来说,背书不难,他学的快,慢慢地身边的人从跟他一般高,到比他高一点,最后比他高好多的,十三岁,裴时多了个小妹妹,和爹说的一样,软软的喊他哥哥。
再后来,裴时没有跟着裴殊,而是去了西北。
戍守边关,一生戎马。
---------------------------------------------------------------------------------------------------------------------------------
第六十九章 番外二
对于百姓来说, 裴殊是他们的恩人。
让他们富起来,手里有了余钱,让边关将士吃饱穿暖, 这些恩情,无以言谢。
他们以为裴殊的孩子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百姓眼中的英雄,继续增加粮产,把一生奉献给徒弟, 结果裴时参军去了。
初入军营,裴时十五岁。
年纪轻, 在家里没吃过什么苦, 细皮嫩肉的,到军营半个月就叫苦不迭。
怎么可能不喊苦,裴时习惯把什么事都说出来,但是军营无人知道他的身份,喊疼喊累都没用。
千娇万宠的小少爷,哪儿受过这种罪。
西北风沙大, 天寒地冻,裴时尝尝从泥坑里滚,他也没练过,咬牙才能跟上别人, 一天下来, 腿疼得好像不是自己的了。
练兵结束,裴时拖着疼痛的身子回军营。
在军营, 新兵蛋子就是十几个人挤一间帐篷, 头挨着头,脚贴着脚, 练完兵身上还疼呢,再说天冷,谁会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呢。
起初,裴时还因为这个被人说道,后来他有心干净也没精力了,练完兵恨不得回来躺着。
军营里吃的还不错,馒头,一个炖菜,这边天冷,隔两天还能吃到一回炒青菜,有时候是炒鸡蛋,赶上好日子,能吃纯炖肉。
炖鸡,炖猪肉,大锅炖的特别香,而且这里的料包有他家的生意,裴时吃着还挺好吃的。
好日子并不是指逢年过节,而是上战杀敌前,若是打了胜仗,回来也能吃一顿,只是……
回来的时候,身边的兄弟有的就不见了,然后会搬进来新人。
裴时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和那些人一样,就回不来了。
裴时想了想在战场上发生的事,有敌人的血,自己人的血,漫天血色。
前一刻还是活生生的人,下一刻就死在了自己面前。
裴时第一次杀人,回来一口肉都没吃,脑子里全是杀人的场景,心现在还在战栗。
营帐里有老兵,对这种新兵蛋子见怪不怪,他们手上的沾了血,按人头论功行赏,护卫国家,哪儿有手上干干净净的。
他们头一回杀人的时候,也不想吃肉,感觉手上沾了血,就恶心想吐,到后来,一次次死里逃生,不知道下回身葬何处,
吃一顿少一顿,谁舍得不吃肉啊。
裴时眼眶有些红,他仰头躺在床上,不敢闭眼,他想家了,想娘的怀抱,想爹跟他讲大道理,想软软,想听软软叫他哥哥。
他说要去参军,父亲只问了他,用不用找找关系,让他去小安王手下。
裴时摇头说不用,他既然来参军,就不会因为选择走捷径,爹娘总说世上没什么捷径可走,走到最后都是靠自己的。
但现在,裴时想家了。
他不过才十五岁。
裴时两天吃饭都没胃口,肉全给了别人吃,年底新兵也不能回家,裴时还是走了后门。
小安王让裴时做了护卫,带他回京了。
裴时见到顾筠就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裴时抱着顾筠,眼泪都流到衣服里去了,“娘,儿子好想你!”
顾筠笑了笑,“多大人了,还哭鼻子,快洗洗。”
裴时吸吸鼻子,“儿子多大都是娘的孩子。”
裴阮还没裴时腿高,今年两岁,她站在顾筠的脚边,仰头看着,“哥哥,哥哥,别哭啦!”
裴时擦掉眼泪,伸手把裴阮抱起来,“软软你想哥哥了吗?”
裴时一走就是大半年,其实裴阮已经不记得他了,喊哥哥也是娘说这是她哥哥,但他哭的好可怜哦。
裴阮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想了的。”
裴时深吸一口气,“小妹,哥也想你!”
儿子大了,出去一趟有什么跟以前不一样了,裴殊拍拍儿子的肩膀,“行了,不嫌外面冷,快进屋吧。”
裴阮乖乖待在哥哥的怀里,她不记得人,但知道哥哥是个好人,就是有点凶,抱她好紧啊。
裴时心里难受,裴阮对他来说,不仅是妹妹,感觉有裴阮,他心里就没那么害怕,这是他的妹妹,家人,他想保护的人。
他在西北就不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