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在倒下的将士身边摸了一把弓,咬着牙搭箭拉弓,因唐虞手中的力气逐渐变弱,弓总是还未拉满箭就飞了出去,落在不远处的地上。
她们周围没有什么箭,也暂时还未有人分神在他们身上,温芝索性小心翼翼的挪到不远处,拖回来一筒羽箭。
这羽箭应是那个将士偷偷携带的,也许是想在场面不可控的时候对唐虞出手。
那箭头涂了墨色与金色交接的漆。唐虞记得,两年前皇家围猎,唐虞与尉迟寻分在一组时,清楚的瞧见了尉迟寻常用的箭就是这种,这是太子独一无二的标志。
只是,杀人灭口,竟会让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出现于此?
唐虞吃力的拉弓,额上的汗刚渗出就被雨水冲刷,找不见踪影。在她的帮助下,与贺重对抗的人数少了一番,贺重逐渐占回上风。
这边顾觐与那面缀红痣的男人依旧打的难舍难分,每每顾觐就要刺中要害,呈弱势的那人又堪堪避过,直面不敌顾觐,却总能避的巧妙。
但顾觐很快就换了一套招式。先前与那人对抗的时候,使的都是在军营中学来的稳扎稳打的正经招式,但偏偏只能压着他一头,并不能彻底击败他。于是顾觐将持剑的手换成左手,开始走不寻常的路。
不寻常的招式正好就是顾觐所擅长的,但这样的路子须得速战速决,否则容易被对手悟出解法。很快,那人就扛不住顾觐的招式,最后被顾觐挑翻,一剑刺在地上。
那人躺在地上,胸口上插着一把长剑,血流如注,雨水打在伤口上混着血水染红了大地。他的面具脱落,露出了清秀的面庞,那颗本看着妖冶的痣,被这清秀的面庞一衬,倒显出几分不同寻常的俊美。
若不是他穿着黑衣,手持长剑,单看这脸,只以为是哪家书生如此隽秀。
唐虞与温芝就躲在顾觐身后不远处,见那人倒下后,唐虞按住温芝躲好,拖着无力的身子一步一步,慢慢的朝他走去。
大雨让人看不清路,唐虞却看清了顾觐面上的狠厉还未消,双目仍紧紧盯着地上死透的男人。
这男人,方才差点就杀了唐虞。
听到身后动静,顾觐立即抽出地上的剑,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度对着唐虞。
唐虞急急停住,才没有撞到剑上。
见是唐虞,顾觐立即将剑收起,上前两步扶住将要摔倒的唐虞。
“你……”顾觐眼中不复冷厉,怔怔的望着她。
唐虞浑身滚烫,握着顾觐冰凉的手,没一会就捂热了。
“你快离开……”
闻言,顾觐沉下脸色,不理会唐虞的话,手伸到唐虞膝下,想将她抱起来。
下一瞬,唐虞瞳孔骤缩,用尽全力扑在了顾觐的身上,将他掉了个方向,扑倒在地上。
溅起的泥点落在顾觐怔愣的脸上。
而唐虞,背上赫然插着一支羽箭。鲜血涌出,与嫁衣混在一处难以分辨,但雨水顺着她的脊背,将血水顺到地面上,满地泥泞混入了红色的养分。
顾觐好似还未反应过来,手颤抖的放在了没入她背后的箭上,试图分辨那是否是扎在唐虞身上的。
直到摸到满手被雨水稀释过的血。
搭在顾觐肩上的唐虞的手,慢慢滑落,垂在地上。她的气息逐渐隐匿,紧贴他胸膛的心,悄然没了动静。
“唐虞——!!”
第五十二章
外头蝉鸣阵阵,偶有暖风拂过。那场大雨后,大地更显生机。
屋子里照进几束日光,映在床榻上双眼紧闭的女子脸上,那细小的绒毛展露无遗。
这间木屋子落在湖心上,周围都是青山绿水的美景,可惜女子昏睡了好几日,没能一览屋外无限风光。
不知是被蝉鸣声惊扰,还是日光照的眼睛不舒坦,床榻上的女子手指动了动,终于睁开了眼睛。
顾觐提着食盒走进屋时,床榻上的墨绿色棉被揉成一团乱糟糟的,原本躺在那的女子不知去向。
他眸中神色骤然转寒,食盒脱手重重的摔在地上,而后他拔/出腰间佩剑,缓步走向屋外。
屋外的水上凉亭,女子穿着一身雪色寝衣,坐在围栏边的长凳上,如墨的青丝垂在腰侧,被阵阵暖风吹过微微扬起。
她的脑袋枕着胳膊,趴在凉亭边的木制围栏上,白皙光裸的脚踩在地面,垂着眼睫看着湖里的小鱼正吐着泡泡。
听到脚步声,女子回头,看着顾觐的双眼明亮又……陌生。
“唐虞……?”
见来人提着剑,她不知怎的,也不觉得害怕,歪着脑袋笑着问他:“你是谁?你认识我?”
顾觐看着她陌生的眼神,笑容却是十分熟悉的。
那是她还真心实意将他当作弟弟一般时,时常展露的笑颜。
只是她的眼神和口中的话语,让顾觐心口一钝。
“你不记得我了?”
*
出发前往和亲的前一天傍晚,唐虞趁着苏嬷嬷忙着清点嫁妆时,悄悄溜出了定安院。
她找到郭大夫的院子,向他讨了一枚药丸。
这药丸的主材料是大量的曦和花,加以一些辅料制成药丸,早在取回曦和花的时候,唐虞便央了郭大夫制这药丸,以防万一。
当然,她一点也不想有用得上的时日。
据郭大夫说,吃下这药丸半个时辰内便会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