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得快,还是听见后面父母吃吃的笑声,感觉有点羞耻。
幸好楼下吵,吵得方熙没功夫多想。
特别是方琛抓着方嘉进屋,后面跟了一群小萝卜头,一个个守在厨房门口,等着二叔方骏的寿面出炉。
今日客人多,不仅仅里面的厨房开着火,庭院里还搭了个临时的露天炉灶。
炉灶有专门的厨师现场制作寿面,可这些凑热闹的还是闹着让二叔亲手做。
方熙走过去,一手抓了一个小家伙顿在餐桌边的椅子上,道,“坐好了,别乱跑。排队,一个个来,不准抢,不准吵,不准跟在方琛屁股后面闹。”
他是老大,平日就管着弟弟妹妹,很有些威严。
闹哄哄的场面一下子没了,几个怕他的也悄悄缩位置上去。
方琛又被针对,想反驳,结果方骏从厨房里出来,拍他后脑勺一下,“学学你哥,少让人操心。你跟我来,打下手,端面——”
方琛哼哼着跟去厨房,见大锅里翻腾着香气扑鼻的臊子,小锅里的煮面水也开了,旁边一字拍开许多份分好的湿面条。他口水长流,笔出两个手指,“叔,我要吃两份。”
半大小子,肚子是无底洞,多少都能吃。
方骏揪着面条团子下锅,搅面条的空当冲方琛道,“排碗,打肉臊。”
方琛欢天喜地应一声,特别给自己选了个超级大海碗,塞了大半碗的肉汤,还专门捞稠的。至于方熙的碗,小小一个,意思意思弄了一点点肉汤和肉末在里面。等到面条熟了后,还故意只给了一小束,然后冲方骏,“我哥喝风就能饱。”
因此,当寿面出锅,餐厅一字排开十多个碗,方熙面前的最小最少,方琛面前的最大最多。
方嘉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喊道,“二哥,你又耍诈。大哥,你看他——”
方琛嘿嘿一声,挑衅道,“我干活了啊!我帮二叔干活了,当然要多吃。你们全等着吃现成的,比我少又怎么样?”
方骏啧啧两声,摇头走开了。
兄弟矛盾,兄弟解决,大人不要沾边。
方琛得意冲方熙一笑,就要拿筷子开吃。
方嘉不服气,就要去抢碗。
一群小的跟着起哄,眼见着好好的寿面要撒。
特别是俩小孩,看看面前的小碗,再看看方琛明显大了不知多少倍的大碗,委屈得冒眼泪花了。
方熙只好道,“大家别着急吃,咱们玩个游戏好不好?猜拳啊,谁先赢就谁先选面条,好不好?”
应者如云,一片踊跃支持的声音。
方嘉点头如捣蒜,“我支持,少数服从多数。”
方琛筷子都插满当当的碗里了,听见这话就晓得肯定是针对自己的。他刚要表示反对,结果七八张小脸冲他来,还有俩着急的小伙子跑他面前,强行将面碗给挪桌子中间去了。当下也顾不得他愿意不愿意,少数服从多数,划拳开展得十分热烈。
第一个赢的,是个不到十岁的男娃,当仁不让就选了最大的碗。
方嘉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还指着方琛喊,“你活该!”
方琛着急了,道,“那么多,你吃不完,吃不完浪费。”
第二个赢的选了普通碗,拿着勺子从第一个的大碗里分肉,“我们说好了一起分着吃。”
没办法了,再等下去方琛连汤都没了。他恨恨地瞪一眼旁边稳坐钓鱼台的方熙,骂了一声后,立刻冲划拳的堆里去,凭着打混的功夫获得第四个赢的资格,最后有幸分到了一勺肉。他含泪捧碗,坐方熙身边,“都怪你,人家特别让二叔给煮的大碗。”
方熙伸手就是一下,“要你耍小心眼,有得吃已经很好了。”
立刻,有个乖巧的妹妹送了分到的肉肉给方熙,软软道,“哥哥,我吃不完,你帮我吃。”
方熙摸摸她的小脸蛋,说了谢谢。
方琛委屈巴巴的,“我也是哥哥,居然不给我,偏心!”
吃完寿面,后面就是疯玩。
方熙去外面放零食的地方看了会,发现有巧克力和牛肉干,就用纸袋装了一袋。
方琛跑过来问,“你又给那好吃鬼带啊?”
小米喜欢吃,总被方琛叫好吃鬼。
方熙嗯了一声,没说话,悄悄将袋子放外面的车上去了。
回家后,他将袋子塞书包里,又去厨房的冰箱翻了会儿,找出来一个坚果酸奶和一大包巧克力。
幺姨迷迷糊糊出来问,“你饿了?做什么呢?”
他回一声,“明天带学校吃的。”
幺姨哦了一声,问,“最近怎么没见小米来玩了?”
小学时候,方琛最喜欢呼朋唤友,再加上方洲给装了个电玩室,什么玩具都是最新的。
楼里的邻居,学校的好朋友,几乎每天都有客人。
为了招待这些小客人,幺姨每个周要采购大量的零食回家。
上初中后,因为课业逐渐紧张,好朋友们纷纷被家长拘着上培训班,人少了。可不管怎么少,小米每个周都会来一次,要么是专注吃东西,要么是躲在阳光花房那边看漫画,要么是跟方熙游戏对打。
可初中毕业那个暑假,小米一次也没来。
现在高中开学差不多半个月,她还没来。
方熙含糊了一声,没回答。
次日上学,方熙书包里鼓鼓囊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