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梁瑾终于在众人瞩目下来到了蒋家,一进来蒋大爷就将他迎到了男宾上座,原本蒋家寿宴一向都是女眷们来得多,虽设了男宾席,但不过是充当摆设,但这一回因为梁瑾的到来,反而比女眷席上更隆重几分,蒋老太太穿着喜衣,带着累珠寿冠,拄拐前来,身后跟了一大众女孩儿。
“郡王大驾光临,真是让我们蒋家蓬荜生辉啊!”
老太太看到梁瑾,比看到万两黄金还要欢喜几分。
这回身边陪着她的不是大夫人,而是二夫人,她接着话道:“到底是福气大,能叫郡王临门观寿。”
目前梁瑾还没看到蒋含娇的人影,所以对着蒋家的人也都是谦柔和顺着,“哪里哪里,也是听人提到了,想来凑个热闹,不打扰到老太太就好。”
要论说话的火候,梁瑾再不着调,那也是皇室子弟,从小熏陶出来的,他若想,也不必挑着话说,都能让你给他打个好印象。
老太太看他愈发高兴,这样大的身家,却没有半点架子,真是好啊!
她使了个眼色,二夫人赶紧把几个姑娘拉过来,蒋家行首的大姑娘,和底下的二姑娘早些年就嫁人了,到了三姑娘,正是二夫人的长女,再加上一个红瑶,她一手牵一个,倒把后面几个都暂时落下了。
没得到上前献脸的大夫人在门口和蒋大爷抱怨着,看着那二夫人的脸都恨恨不平,“这回好,她两个姑娘在手,倒叫她捡了便宜!”
蒋大爷无奈道:“那也没法子,咱们两个姑娘不是都嫁出去了。”
大姑娘是嫡出,又是嫡长女,嫁的是观察副使周家的二公子,这门亲事还是蒋老太爷在世时定下来的,早早过了聘,定了文书,只等着及笄后出嫁,后面即便家道中落了,这周家也赖不掉。
到后面的二姑娘是大房张姨娘所生的庶出,没那么好的福分能攀高枝儿,再加上大夫人和张姨娘本就不对付,故意使绊儿,竟把二姑娘许给了赵家做续弦。
那赵家老爷在金陵也算是一方地头蛇,颇有些财力,和大夫人的娘家也有些连襟关系,只是岁数都有四十多了,二姑娘一个二八年华的女儿,比他嫡妻所出的女儿还要小上几岁,当初人人听说这门亲,哪个不说一声委屈?
第14章
大夫人在这边气得牙痒痒,只恨不得立即从肚子里再能蹦出一个女儿来,那头二夫人眉开眼笑,向梁瑾介绍着蒋轻荷与蒋红瑶。
“这是轻荷,这是红瑶,我们家的三姑娘和六姑娘,她们一听说郡王临驾,个个都央着一睹郡王风姿呢!”
姑娘家的闺阁名讳,其实轻易不好告诉外男,总觉得轻薄,若有人大庭广众之下唤她闺名,那就是个实打实的浪荡子。
可蒋家这么眼巴巴把姑娘名字说出来,不仅失了规矩,也丢了气度,像是在卖女儿。
在场不少贵妇对此都很不屑,难免又看轻了蒋家几分。
到底是没了根基的破落户儿。
蒋轻荷半带含羞看人,一抬头,她诧然了,这不是那日灯会下的那个翩翩公子吗,他...竟然是郡王?
蒋轻荷又急又羞,生怕再被错过,赶紧道:“郡王还记得我吗,咱们之前见过的。”
梁瑾正把目光放在其他几个姑娘身上,三姑娘,六姑娘,含娇是行四的,为什么没过来?
听蒋轻荷这么说,梁瑾略微打量了她几眼,哦了一声,“是你。”
听到二人之前有过联系,二夫人更是乐开花了,论年纪,论长幼,她这位嫡长女都是更为合适的,她不求着能做正妻,若是郡王看上轻荷,讨回去做个贵妾,那都是她祖坟上冒青烟了。
跟在身后的蒋清歌这回也是精心打扮了,翻出压箱底的藕粉色立领繁绣百花衫裙,衬得人愈发娇嫩鲜艳。
她见二夫人只顾着引荐自己的女儿,将其他姑娘都撂在一旁,自然是不甘示弱,这样好的机会,哪怕只是在郡王面前露个脸,那也是值的。
蒋清歌忙挤开蒋红瑶凑过来,拿团扇遮住半边脸,软着声音道:“郡王,我叫清歌,在蒋家姑娘里行五。”
梁瑾开始有些不耐烦,这三姑娘,五姑娘,六姑娘都出来了,含娇呢,含娇去哪儿了。
二夫人没想到蒋清歌这丫头居然敢上来自荐,她沉下脸色,拉着人衣袖扯到一边,其他金陵贵妇们看到这一幕,都带着嗤笑。
这蒋家怎么像是花楼里荐伶人的,姑娘们一个接着一个凑上来,哪里有半点高门淑女的矜持模样,她们再心急,到底也知道一个礼仪廉耻,只把姑娘带在身边让人瞧一瞧,这样没皮没脸的事情,她们可做不出来。
老太太也察觉出来这样不太妥当,一堆姑娘围着郡王一个人,她微微轻咳两声,正色道:“五丫头,不许胡闹。”
受到警告的蒋清歌咬了咬牙,只得往后退了几步,但眼光还是黏在梁瑾身上。梁瑾还没说话,旁边的钟子明却将他的心事说了出来,他咦了一声道:“这三姑娘,五姑娘,六姑娘的,怎么中间独独缺了个四姑娘?”
梁瑾眼一亮,看着钟子明如获知己,果真是好兄弟啊,一下子把他想问不敢问的事给问出来了。
老太太难免有些尴尬,本是她故意不差人告诉云阁的,
“四丫头身体不适,不能见客,还望郡王见谅。”